关于现在的中式英语口音,似乎还没有学者考据过是晚清时还是PRC后形成的

  • f
    ff42
    晚清和民国时很多学术大拿都有留洋经历,有些甚至自小师从洋人学西学。这些人的英语应该都是相当好的,因为新文化运动以后这个圈子里非常流行说英语写英语。平日信函往来要用英语自是不用说(比如徐志摩给林长民写情书,给王庚写战书,以及这两个人的回信,不少都是用英语写的),发个文章有时候还会中英双语,得闲聚会时更是要端着一杯洋酒彼此之间以英语侃侃而谈。

    不过我比较好奇的是,这些人会不会其实也是一口的中式口音?不知道有没有学者考据过,现在统治中国的北方中式英语口音,是不是形成于那个年代?
  • O
    OpEth
    现在统治中国的北方中式英语口音,这是啥玩意?
  • f
    ff42
    就是CCTV式的中式口音呗。
  • O
    OpEth
    也谈不上统治中国吧,香港人说的那种港式英语在粤语圈也很流行啊。。。。。

    本帖最后由 OpEth 于 2016-10-12 09:42 通过手机版编辑
  • t
    tit
    1. 学习外语时间越早,越容易没有口音。越晚,越容易带母语口音。
    2.学术大拿都智商高,但不等于都语言能力强。所以他们当中肯定有说得好的,也有说得差的,应该符合生态分布。但整体智商高,所以平均水平应该高过一般人。

    至于你提到的统治中国的北方中式英语口音,那是因为北方方言统治了中国北方。所以这其实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楼主似乎把它理解成了社会科学?
  • f
    ff42
    楼上,其实我没有问是非对错的问题,我只是突然想到这样一群人很优雅的用中式口音的英语聊天的样子可能会挺喜感,继而想到现在的中式英语口音,会不会就形成于那会儿。
  • d
    dorashop
    口音的形成和你母语发音规则有关。不是某些人的原因
  • t
    tit
    现在的中式英语口音,不是形成于那会儿,而是直接来自于你自己说中文的口音,所以也没有什么形成不形成。因为像你我这种半路出家的,必然带有浓重的母语口音。目前在中国大陆,并不存在一个和中文割裂的,独自传承的英语口音。新加坡倒是有的。
  • t
    tit
    我认为是的。
  • 孔子而思
    也开了一些国际会议。
    其实口音真的不用太纠结。
    真正的世界语其实是 蹩脚英语。
  • c
    csnlm
    英国佬自己本地发音都千奇百怪,爱尔兰,苏格兰,北伦敦南伦敦什么的。忘了哪里看到的说北欧人的英语才是说的最好的
  • 无印凉粉
    楼主,你去看英格兰小导演自己拍的那些独立电影,你根本听不懂那是英语,还是在伦敦拍的
  • f
    ff42
    楼上都歪了,我无意评论中式口音的优劣,我只是随便问问,当年那些英语巨好的民国大拿,会不会也是和今天咱们一样的中式口音
  • l
    lusiwen
    之前在外企呆了三年,感觉印度英语就是世界语言
  • d
    dayi
    菲律宾,印度英语谁之过?
  • d
    dongfang110
    Indeian agcent is vedy, vedy hard to undershd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