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真能100年吗?在调控和廉租房的双重压力下……

  • p
    pppkkk
    按说现在各地经过这10年的疯狂建设,房子早就趋于饱和了吧?现在政策调控,廉租房大批上马,有钱的早就买了,没钱的绝逼买不起,中间的这些年也买的差不多吧?
    本贴只讨论国内二线以上城市,因为这部分房价泡沫明显。

    本帖最后由 pppkkk 于 2011-12-4 18:52 通过手机版编辑
  • E
    Eurydice
    posted by wap

    智商鉴定贴

    一百年妥妥的
  • y
    yesword
    只要普通人无法获得一个有效且实际的投资收益通道,那么商品房的炒卖是必然会持续有的,一线大城市房价100年妥妥的。
  • 雾桑
    你确定你能住进廉租房?
  • a
    agefan
    有拖拉机和印炒机在100年妥妥的,
    关键是经济除了房地产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 g
    goddest
    在负利率下普通民众只能买房,否则资产肯定不断缩水
  • p
    pppkkk
    不饱和是因为分配不合理吧?有的人占了很多,其他人却没有,但是当房价下行的时候这部分人会抛售房子,这样一是造成房价下跌,二是让分配更加平衡。至于廉租房也许住的不都是低收入人群,但既然有人住,就说明他起到了稳定房价的作用。如果经济真的只剩房地产,那结果也一样,房地产必须死,而且是立刻!至于投资,没人会看见火坑还往里面跳的。
  • V
    Verhoffin
    肛需在此100年妥妥地
  • p
    pppkkk
    如果房价下跌,那这个论点不存在。
  • p
    pppkkk
    如果靠肛需房价能涨成这样?兄弟你明年可有买房的计划?
  • t
    tripx
    TG是什么货色大家都清楚, 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顶多就是小降一下.

    能降个30%真是极限中的极限了,
  • f
    ferrerorun
    至少北上广深绝逼妥妥的100年
  • 红叶
    廉租房 根本没开工这么多,很多地方就是挖个坑就报上去。
    而且相当一部分是各个部门的福利房
  • w
    weff12
    房价跌不跌和老百姓意义不大 一般的老百姓连经济适用房都买不起
  • p
    pppkkk
    问题的关键其实不是降多少,而是后续政策的跟进,比如房产税之类的,否则降两年之后一个月就涨回去,有什么意义?股市抄底吗?
  • 为何不分手
    等廉租房的慢慢等 10年看你能不能住上了
  • f
    ferrerorun
    廉租房就是做做样子 14多亿人 你觉得是穷人多还是富人多
  • a
    airbox
    我身边有两个亲戚申请到了廉租房。感觉门槛也不是特别高。
  • y
    yangjuniori
    根本就是TG不能从房市获利 现在开始立牌坊了
  • l
    lusiwen
    我明年就能申请了
  • p
    pppkkk
    明年我也要申请
  • 装机工
    申请廉租房的人操商品房的心干嘛?难道你还是想买商品房?那你还说没有刚需??
  • i
    iamabu
    房价和刚不刚需从来没半点关系

    房价只和买得起,卖得出的人有关系
  • a
    agefan
    内环已经跌了 武宁那地方天园 世纪同乐最高时候30000+一平平均 现在已经27000左右了
  • 已婚群众
    当广大群众纷纷表示房价不能降的时候就是市场饱和的时候。
  • c
    casiosushi
    没意思,赶紧崩盘吧
  • h
    hopoleee
    楼主是从市场经济角度谈的,tg不是市场经济
  • 为何不分手
    喷了,我也要申请廉租房
  • 阿信gg
    饱和个毛。。城市化背景下,未来20年还是供小于求的。
  • p
    pppkkk
    申请也不是就能拿到,拿不到不还是的买房,既然买房还是的分析是否降价,话说我这里已经降20%了。
  • p
    pppkkk
    你们的城市廉租房怎么建啊?我研究一下我这里是配建,就是一个小区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廉租房,这样的话的多好的地段都有廉租房,这样找人在市中心弄一套廉租房就牛逼大了。
  • a
    ayaso
    廉租房 保障房 大部分都是各个机关 法院 公安的宿舍了..我们这边开工的豪华房子都是法院的宿舍
  • 绿
    绿腰
    小县城,现在房子确实有点卖不动了。问了几个中介,基本每天都有十来个登记卖房的,买房的有时一个没有
  • 喜欢它likeit
    对,房地产也不是真正的市场化,因为供应由tg控制,考虑现在城市化的需求和地方政府的利益,这个完全饱和的供应,于心于力都无法达到,一个稀缺市场怎么可能结构性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