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的差异是不是就是“较真”

  • z
    zxsoft
    “较真”在汉语里是个扁义词吧。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是扁义词。较真和认真的区别是什么?除了一个扁义词一个褒义词以外,有什么实体区别吗?

    德国人和日本人就是较真才能做出质量高的东西吧
  • O
    OpEth
    认真你就输了。。。。。
  • z
    zxsoft
    对,还有瓶叔这句。认真就输了是因为对方不认真吧。

    分析一下,一般人什么会用到“较真”这个词?一般是用在有人不承认错误的时候。那么为什么不承认错误呢?一般是因为不承认错误的那个人不认为“挑毛病”的这个人挑的“毛病”是“真的毛病”,他会认为“屁大点事儿”,或“无意的”什么的,对方为什么会挑毛病呢?明显是对方的问题。

    我觉得这是个非常不好的素质。说“较真”代表你不怎么在意别人的感受。
  • f
    ft1959541
    楼猪,应该是贬义词,字写错了
  • j
    jiamiao
    工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 开车也是抄近道逆行 不走人行横道什么的 这种态度是挺烦的
  • H
    Hillary·Rodham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本帖最后由 Hillary·Rodham 于 2014-10-8 15:03 通过手机版编辑
  • h
    handsomeken
    楼上这位最近对这篇文章很有爱啊。
  • 中国人所谓的较真,到最后往往会变成钻牛角尖。
  • m
    milanello
    较真另一个说法就是死板
  • N
    NoLife
    你和别人“较真”,别人要么觉得你是欺人太甚,要么觉得你不懂做人。

    规则从来都是用来给自己谋利的,而不是和他人共建的。

    所以中国的未来仍然不怎么光明,不论经济多好,兵荒马乱的因子始终存在。
  • 星无火
    重点是看在什么地方较真。
    在有价值的事情上较较真无妨,在无聊话题上较真就是傻逼了。

    比如A说我假期七天一直宅在家里,B说宅不是不出屋的意思,然后巴拉巴拉讲解日本宅文化,这就属于傻逼。
    因为没人感兴趣,而且就算知道了也没有任何用处,人家还会继续把宅理解为不出屋。
    B是正确的,但这个正确一分不值,所以就没资格耽误别人一分钟时间。
  • O
    Oldman
    多大雕事,南京人的口头禅。
  • s
    shepherdami
    我觉得任何性格其实都有其两面性。比如较真,如果是技术类的事情,较真就是好事,但如果是协调类的事情,较真恐怕就不是优点了。为什么非要一棍子打死呢?

    而且我认为,在这个社会——不管国内还是国外,较真弊大于利的时候其实更多,因为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成功对协作的依赖性更大,而协作必然就涉及到妥协、退让,较真反而难成事。廉蔺交欢的故事大家都学过,那蔺相如要是个较真的人,难道结果会更好?

    所谓“难得糊涂”,你可以理解成是中国人认真精神不够,但在我看来,这种态度其实也是一种对事物重要性进行划分的手段——不重要的事就不要占据精力,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重要的事上,以及牺牲小的利益换取更大的利益。凡事都较真,不活活累死?

    LS有些人说中国人就是因为不较真所以才工作做不好、不遵守社会秩序什么的。

    关于工作,我觉得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有的人热爱工作上进心强,有的人更关注生活认为工作不重要,只要没对他人造成伤害,你就没资格说谁更对谁更错。王均瑶累死在工作上,挣那么多钱有意义吗?国外那么多嬉皮士,一路流浪一路打工,居无定所但阅尽人间美景,你又能说没意义吗?凭什么较真才是对的,“差不多”就是错的呢?

    至于遵守社会秩序这件事,其实人都是有占小便宜的心态的,关键是外部制度的规范。这个不应该寄希望于行为者自身的较真,而应该指望监管者较真。中国的监管者不较真确实是有巨大问题的。不过话又说回来,LS有几位正义侠,不也就是键盘嘴炮一下,真是较真的人的话,索性辞了工作上街义务抓闯红灯才是践行较真精神——问题是,谁乐意做这种傻X呢?看,在这个问题上,大家不也都不“较真”吗。

    有人贴说明“差不多”先生,最后一句说中国成了“懒人国”——也真是有意思,这个“懒人国”连续30年保持高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种矛盾只有两个解释:1、“懒人国”这个说法有误;2、“较真国”在劳动效率上比不过“懒人国”——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较真个屁啊。

    [本帖最后由 shepherdami 于 2014-10-8 15:24 编辑]
  • b
    bn99zxc
    楼上说的真牛逼啊,完全可以当独立的文章了
  • b
    babylover
    lss说的什么东西?!你跟他讲西,他跟你讲东
  • z
    zerlier
    13楼的就是典型的逻辑混乱
    社会分工的必然就是每个人都较真,因为只要有一个人不较真,就可以损伤所有人的积极性,传播到所有分工都不较真,就拿做饭来说,种地的不较真,产量低,质量差,自来水公司不较真,洗米水一大堆细菌,或者含氯超标……,到最后你妈较真了,好好做了顿饭,有什么用?既然是社会分工,就应该做好自己的分工,较真自己的职业,这是社会人的基本素质

    其次中国不较真占主流,但是中国发展很快?这里面有什么逻辑关系?我天天拉屎,地球居然转动了,世界居然发展了,苹果居然出6了,我多大功劳啊!怎么就不能是中国少数较真的人支撑了这么爆发的发展呢?怎么就不能是要是中国人人都较真,中国的发展会更快人民生活会更好呢?

    最后,你这么较真,你怎么不上街捉闯红灯,这话不是自抽社会分工四个字吗?你我都能评论交警不较真,设定交规的不较真,你我都上街去捉人,这恐怕就不是较真的问题,是变天的问题了
  • C
    CrAdLe
    同意13楼的……
    如果是技术、生产、或者履行合同等方面,较真点是好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么……

    生活琐事中的较真的确实是让人有点烦了。比如周围朋友,因为自己不睡午觉,看到自己员工午休时间睡会儿,就埋怨人家事儿多,还得睡个午觉。这种人就很不招人待见。
  • z
    zxsoft
    所以呢?死板不好吗?
  • z
    zerlier
    脑子清楚点,你这例子不是较真,纯粹事儿逼,如果说员工多睡了半个小时该上班了不起床的去说,这叫较真
  • z
    zo
    中外文化的差异是不是就是“较真”

    如果和东南亚非洲这些外国比,你会发现天朝才是较真的一方
  • h
    handsomeken
    原来中国发展的快发展的好事跟地球转动一样的事情躺着就会转啊,受教了。
  • y
    yang_yii
    看完13楼的,笑了。扯也不能扯的这么离谱好吧。
  • 级替四
    这和中外无关,越是落后地方的人对待工作的责任感和个人荣誉感就越差。

    个体会有差异,但总体是这样。
  • h
    handsomeken
    您说的是啥?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
  • 不会跳的蛇
    TG坛友的区别也是较真儿,有的时候出于幽默回复一下,马上就有人跟你较真咬文嚼字炫耀自己的知识水平,一个论坛,至于么。

    而且这种情况还真不少,已经超过了“偶尔”的水平。
  • 级替四
    中国自己真正的问题是,并非手下人对工作不较真,而是领导对很多技术问题都不较真。

    因为上层成功的关键点并非是在技术工作上较真,而是在酒桌上,在私谊上,在办公室政治上较真才能获得成功。

    对技术工作较真的人说不定还经常会得罪其它岗位,多做必然多错,等你出错时大家都来踩你,领导让你背黑锅。整个社会风气是这样,所以聪明人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发现项目计划是有疑点的,和领导反映。领导告诉我,这计划是大老板定的,我们都知道它很可能会出错,但也只有等他出错后帮他擦屁股,现在去说就是捋他的逆鳞,难道你比他更英明?绝对没好果子吃。屁股擦得好,比未雨绸缪更受赏识。你不想靠拍马屁升职,就需要学会擦得一手好屁股。
  • h
    handsomeken
    领导是管理者,如果懂技术有好处,但未必有这个要求,技术出身做管理容易纠结细节,未雨绸缪,往往不讨喜。
    现代化企业一般高层几个出身:销售,财务,技术最少。而前两者的主要技能就是数字和做人,所以。。。
  • y
    yy3010
    星无火大大网友欺骗小学生,然后巴拉巴拉写成文,这是否属于傻逼?
    不是我要翻旧帐 只不过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取向 和你不同便是傻逼的 那你也太狭隘了一点
    我突然觉得我也是醉了
  • y
    yy3010
    能说中国话么
  • 心之一方
    tg最大的优点就是回复较真,要是和其他论坛一样就忒无聊了。
  • h
    handsomeken
    主因是圈子小,要是发言人数多几倍就不会这样了。。。
  • A
    AfterWorld
    對於鬼佬來說,國人喜歡在不需要認真的時候認真,在需要認真的時候卻常打哈哈。
    當然從國人的角度看鬼佬也是這樣。
  • 愤怒的双翼
    在中国较真的人死的都比较早
  • 皮埃罗幻想
    楼主认识多少外国人哦
  • j
    jinyibo
    说白了就是实用主义,咱们的生活里充满了有和无两种生活选择,比如能不能赚钱,可不可以艹到比,有用没用,也就是60分主义,你要较真硬要把事情做到90分100分,没那工夫和精力。
  • z
    zxsoft
    至于么,是一句较真否定党的口头禅。
  • 保密
    从13楼混乱的逻辑看出一个典型平庸中国人的思路:”协作必然就涉及到妥协、退让,较真反而难成事。“
  • h
    handsomeken
    本来就是,您以为呢?
    还真以为这世界都是一二三四画好的?
  • R
    Redofish
    这不是中外文化的差异,是高级与低级的差异
  • l
    lanlan052
    协作在很多方面就是妥协 退让 不然大家都不退让 不妥协 那怎么协作?因为牵扯到各自的利益 要达到双赢绝对是双方都要让一步 除非你拳头硬你说了算
  • c
    cherubim
    互相协作分工模式和较不较真有个脚趾头的关系?大家协作做事我出图纸你出工匠,我说pi=3.14你说pi=3,来个不较真的人说大家都妥协一下退一步海阔天空pi就加一加除以二取3.07吧,这不是脑抽吗

    [本帖最后由 cherubim 于 2014-10-9 13:26 编辑]
  • l
    lanlan052
    而且在国际事务上来看 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必然都是双方各有退让 只不过看哪个让步更大而已
  • h
    handsomeken
    你举得例子让我说什么好呢
  • 级替四
    妥协退让和较不较真没太大关系。

    一种是由于触及到对方利益会引起抵触,为了把事情做成,只能选择一种比较圆通的方式。想做到这种程度而不能做,这是被动式的退让。

    另一种是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可以把这件事做到80分的,但因为嫌麻烦所以只做到60分交差了事。能做到这种程度而不想做,这是属于主动式退让。

    有些时候为了给自己的主动让步找借口,会以客观理由伪造成被动式退让。这种每个人几乎都会有,只是程度频率不同。
  • s
    shramm
    13楼一贯的思路不就是唯结果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