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有人做过类似的事吗?

  • v
    viaj
    这算已被煲烂的鸡汤了。
    下半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过于道。

    举个琐碎日常例子:私企的一个办公室,有一人非出于义务,独自做了个工具,如果分享给所有人,可极大地提高所所有人的效率,降低所有人的工作强度。但对他无任何直接好处。他会怎么做?HiPDA·NG
  • w
    wsyx87930
    当然是会分享给关系好的人啊
  • z
    zuoye
    如果仅仅是没好处,我相信大部分人会无私分享。但是现实中很多时候是能者变成sb,被累死。
    你说怎么做?
  • 礼拜二
    看到一堆人慢慢敲键盘输入Excel,忍不住写个批处理递过去。我经常这么干。
  • v
    viaj
    回复3#zuoye

    深刻,如果这工具涉及后续升级维护,这自然而然就成了义务了。演变成升米恩斗米仇的问题。HiPDA·NG
  • v
    viaj
    回复4#礼拜二

    高人!有没出现对方感觉智商被你碾压的尴尬局面?HiPDA·NG
  • s
    shadowmage
    无论私企国企,这个人如果非出于义务,搞出这么个提高效率的工具,但始终没有合理的回报,谁会去做?如何保证长久下去始终有人做?
    这个是制度应该保证的好处,否则还有什么工作方法的创新?
  • v
    viaj
    回复7#shadowmage

    高屋建翎啊HiPDA·NG
  • j
    josses
    效率高 易被别人 认为 不干活
    一个表格能完成事,一人能算半天,做了表格就显得那人 的工作没含量了。
  • i
    i86
    楼主举的栗子不符合老子上善若水的语境
  • v
    viaj
    回复10#i86

    欢迎换个栗子HiPDA·NG
  • a
    againy
    经常向老同事贩卖技术,经常向新同志传授职场经验。反之,常向老同志学人生经验,常向新同志学工作技术
  • s
    shadowmage
    哪里有什么高屋建瓴,只是有感而发罢了。
    国内好多所谓kpi也好卓越绩效也好,本质是在员工里面找坏人。每月都惩罚后进分子,期待提高绩效,能够有个相应的奖励制度出来就要求员工要怀感恩之心。
    你看看什么企业文化什么奖惩制度,基本都是我说的这个套路。
  • s
    shadowmage
    我觉着应该举例说有人经常在团队里查漏补缺而不具备存在感,很快就被另一个经常犯错误但善于补救的人给盖过去了。
  • v
    viaj
    回复13#shadowmage

    确实,重点一般重于罚恶,疏于扬善。是前者更重要,还是更易实行?HiPDA·NG
  • i
    inchen
    这事干到最后都很难有好报。因为只要起头,后面类似事情都有人来找你帮忙,直到你无力维护,最后把人得罪光为止
  • k
    k_u_u_k
    该做的就是让“分享”工具变为有好处
  • v
    viaj
    回复18#shadowmage

    瞎猜:身为老板,对于效率可能兴趣不大,能带来增量才能刺激他们肾上腺。同样的工作,一个员工从早忙到晚或只花大半到就完成,说不定前者更让老板觉得值回票价。HiPDA·NG
  • t
    tsounny
    当然不会分享了。自己暗爽就好
  • s
    shadowmage
    刚才爪机打了半天字,结果发不出来……
    我前几天跟人聊天就举了个栗子,同样的两个人,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一样,也就是工作量一致情况下,一个上午做完,下午各个办公室串串门或者网上看看小说,按点下班;另一个忙到昏天黑地下班没做完,主动加班到22点,哪个工作能力强?哪个受奖励?
    实际是前者强,后者是完全不能胜任工作的典型,但是老板们通常喜欢后者,所以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人在作无效努力。
    这个栗子里面,你觉得说老板们都是傻子?我觉着能有钱当上老板,不是他自己打败了95%的中国人,就是他爹打败过95%的中国人,都是不能小觑的存在啊。
    老板奖励的是给他免费加班的行为,初衷是希望那些有效率的人也同样加班,进而提高整体效果吧。虽然通常召来反效果。
  • E
    ETvic
    没那么复杂

    两者都能完成任务的情况下 老板当然要后者。
    够用就好 薪资稳定 iOS fly ~
  • v
    viaj
    加量不加价,没人不喜欢,这是后者给人的直观感受。另外,从早忙到晚的人,客观上工作态度好,易管理。综上,还确实是加分项。估计除非出现急特情况,否则后者更受待见。HiPDA·NG
  • s
    shadowmage
    这个归根结底是个性价比的问题,把员工看成工具,给老板赚钱的工具。中国老板们不愿意给高性能工具开高价,不愿意为性能溢出50%的工具付出20%的价格。而外国老板们愿意多花80%的钱买150%的工具。这就是为什么前些年人才都集中在外企的原因。
    近几年这情况有所好转,今年的疫情也是个契机,好多人回来过年回头出不去了。
  • v
    viaj
    回复24#shadowmage

    我对外企了解不多。
    如果是这样,看来东方的『道』在外企才行得通啊。HiPDA·NG
  • s
    shadowmage
    举个例子,我刚毕业那会儿,马云刚开始起步,我们都不愿意去,有个同学去了杭州吃苦,现在朋友圈天天花天酒地(疫情期间消停不少)。我们呢,有点本事的都盯着微软这种公司递简历,为啥?进去了扫地都是4000美元起。那时节南京房价2000一平米,国内企业私企拿2000已经算不错了,国企通常只有1000多,还打破头
  • k
    kongzhixin
    根据以往经验不分享,分享相当于降低自己工作效率,同时分享了也没人念你好
  • 淘子
    然后单位打印机问题都问我了,我懂个屁啊。我只是在以前说了几个电脑的常识而已,他们还以为我只要和电脑有点点关系的都懂呢。
  • m
    more
    写个vb 啥的,但是只写说明,有愿意折腾的只给他教程什么的让他自己动脑筋用
  • s
    sakjsak
    这种情况我司会奖励。。
  • 1
    14783139
    说句难听的,现实中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都是“Sb,坏种”,有一个算一个。 iOS f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