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儿子拒绝赡养父母 指着母亲鼻子大骂“滚”

  • 大宋忠臣黄文炳
    硕士儿子拒绝赡养父母 指着母亲鼻子大骂“滚”

    东方今报讯父母含辛茹苦供养儿子读完研究生,任职高薪职位,不料,在老父看病急需用钱时,儿子不仅不照料病中老父,竟然连以前买房炒股借父母的钱也拒不归还!年迈的父母无奈,把儿子告上法庭,要求还款。

    12月13日上午,49岁的“儿子”王庆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什么养育之恩?都是小市民思想!想要钱!你也转告他们(父母),我和他们今后没有任何关系,以后不要再和我胡搅蛮缠!”

    满足:一辈子养了5个孩子,3个上了大学

    王宣大爷今年已72岁了,是平煤集团的离休工人。他和老伴李素兰从1958年来到这里生活。老两口这辈子最满足的事,莫过于养了5个孩子,3个都考上了大学。二儿子王庆,是家中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并且在那个年代,一口气读到了硕士研究生,家人甭提多自豪了。

    李素兰回忆起那段往事说,那会儿生活困难,她没有工作,就在矿上干临时工,什么做水泥、做砖,再苦再累的活都干过,就为孩子们能好好学习!高兴的是,孩子都很争气。1982年,19岁的王庆考上了天津大学,家里头一回出了大学生,家人高兴啊,还专门为这事请了客。开学时,父亲为孩子准备好学费和生活用品,亲自背着行李,把他送到天津。1986年,当听到他考上研究生的消息后,他父亲高兴地说,只要好好上,哪怕上到博士,家里就是砸锅卖铁也支持他上学!

    失望:二儿子两年多不看望病中老父

    王宣老人年纪大了,病也多了。因为糖尿病引起的脑血栓、高血压、冠心病需要时常住院,有4年多了。

    “后来两年多的时间,王庆都没有回来看过住院的父亲。”李素兰老人说,“有一次,我打电话给他,说你再忙也有礼拜天吧,抽空回来看看你父亲行不行?”可还是没有看到儿子的身影。2003年1月31日,快过年了,王庆才回到父母家。

    他的大哥拿给记者看一张借条,说当时问他,“为什么不回来看父母?”王庆回答说他不管,以后家里的钱,他也不要。

    一听他说这话,老大感觉太不近人情,就让他把原来借自己的钱还了。王庆补了个借条,生气地站起来就走了,再没有回来看过父母。

    老人告诉记者,一家人现在连王庆的住址、手机、住宅电话都不知道。就知道买房借钱时说过是在一个小区的五楼。当问他为啥买恁高的楼层父母怎么上时,儿子回答买的楼层低的话老的都跟着他咋办。问他要电话号,他也不说,说是怕家人打扰他。虽然一个城市里住着,可比见一个陌生人还难。

    心酸:二儿子指着鼻子让“滚”

    今年的8月18日、19日,让李素兰老人一家最痛心。

    李素兰说,看着王庆总不回来,老伴又准备到郑州看病,缺钱了,想着看他能不能凑点,可又不知道他家住哪里,联系电话也没有一个。

    8月18日,她和小女儿王娟无奈去王庆单位找,在门卫那里才查到了他的办公室电话和手机号。门卫给他打电话,谁知他不出来,打手机,关机。没有办法,她们央求门卫给领导打电话,叫他出来。“谁知他出来指着我的鼻子说,你们不要胡搅蛮缠,你给我滚!”

    王娟给记者拿出了几张照片,说当时看见他骂母亲,还要伸手推母亲走,她上去拦在前面,气得骂了他,他一巴掌打过来,把她眼镜打在地上,左眼乌青,脸上也青一块紫一块的。说着说着,她的泪就掉了下来。

    第二天,王庆夫妇来到父母住处,在胡同里当着许多邻居的面,指责父母小时候亏待他,让他6年穿一件棉袄,还总是让穿他哥的旧衣服。

    为缓和关系,父母找人调解,遭到了儿子的拒绝。看到儿子这样,无奈的父母只好诉诸法律,想要回儿子原来买房炒股时借走的钱,好去看病。

    丢人:邻居评价儿子所为

    12月13日中午,记者在采访中,几位老邻居指着胡同里的一块地方说:就在这儿,那家老二和他妻子那天哭着喊着点着他们父母的脸,说穿旧衣服亏待他们了,当时把他父亲气得直哆嗦。

    “丢人,真丢人!”年近八十的田老太提起这事就气愤,“当时我就气得在一旁拍手叫‘好!好!读那么多年书咋啦,尊老爱幼的美德学哪去了?挣那么多钱,搭了!’丢人哪!”她说,那个年代,谁家的孩子不是穿旧衣服过来的,父母辛辛苦苦养育几个孩子成人,上了大学,已经够不容易了。“他难道不想想,人都会老啊。”

    “不通情达理,哪儿兴这呀,指着老的脸骂。也不想想,上那么多年学,家里难道没有出力。”

    “上了20多年学,还不剩不上哩!”邻居们议论纷纷。

    心寒:儿子说出绝情话

    12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王庆的工作单位。在大门口,门卫拨通了他的电话。当记者说明来意时,他以工作时间不能会客为由拒绝了当面采访。

    电话中,王庆对记者说,“没有什么好谈的,法院自有公断。他们不就是想着我调到合资公司,想着我的钱吗?”

    记者问他,“难道一点亲情都没有了吗?父母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话还没说完,他立即打断了记者,说“什么亲情?什么养育之恩?都是小市民思想,想要钱。”

    “既然你们来了,我告诉你们,任何调解我都不会接受,法庭上见。这场官司我相信我一定能赢。你也转告他们,我和他们今后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以后不要再和我胡搅蛮缠,我有事也绝不会找他们去。”

    12月13日中午,当记者把王庆的话告诉他的父母时,李素兰老人伤心地说,“恐怕到死也再难看到他来了。”

    王宣老人歪在靠椅里,手里扶着拐杖,低着头,不时地有些抽泣。

    律师:血缘关系断不了,赡养老人义不容辞

    10月8日,两位老人向卫东区法院起诉,要求王庆归还借款29000元,法院立案。后因被告住址问题,该案被转至新华区法院,具体开庭日期未定。

    河南元瑞律师事务所刘艳军律师认为,不管父母怎么想怎么做都是自己的父母,血缘关系谁也无法割断。父母养育孩子是无条件的,子女赡养老人也是无条件的。赡养老人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孝敬老人也是基本的社会道义,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脱。
  • f
    ff42
    第一,这儿子是畜生;
    第二,这篇报道故意隐瞒了很多信息。
  • l
    loyntar45


    刚看到的,顺手转过来吧
  • a
    angelkos
    妓者永远比记者多。
  • 山水
    好文马克
  • 来自六年前
    必有 隐情!
  • 小血
    想起来看的一部电影《双胞胎》
  • 量产QUBELEY
    我估计是实在被要得太多,兄弟姐妹各种亲戚
  • 处男无性病
    估计是小时候被虐的太多了。
  • 狂奔的牛牛
    突然觉得记者这个行业也存在大量的劣币驱逐良币情况,你不写的极端点,危言耸听点,很容易被淹没
  • j
    jinyibo
    都白搭,高考那根弦绷着呢,玩这些没用的干啥
  • k
    kirbyx
    其实要是有记者专门新闻打假,是不是也能火一把?
  • z
    zo
    看下来感觉前因后果没说全…
  • 暖冰
    我朋友家里连他3男一女
    就他一个人上了大学,现在做了个小领导,没啥钱没灰色。
    以前农村不好过,他一人资助几个弟弟妹妹上学,无奈那几个家伙都不是上学的料
    弟弟要结婚,借钱,弟弟要搞种养,种姜,种果树,喊一起搞,出了钱,分红的时候一毛没有
    妹妹要出嫁,嫁妆钱
    现在农村日子好过了,前年农村家里他和几个弟弟和父母搞苗木赚了几十万,没有分红。
    去年又搞苗木,喊一起投钱,今年初卖了赚了几十万,分红又一毛没有
    今年这里11月又开始育苗了,继续投钱-------明年还不知道。

    我说尼玛的你手下都开轿车上班了,你开辆助力车你也好意思?他说家里供他出来读书,欠倒家里的,家里要钱没办法总得给吧。

    LZ文章是否有隐瞒我还真不知道。。。

    [本帖最后由 暖冰 于 2012-11-15 17:0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