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爱:一种新的农村自杀现象

  • 炉石传说
    看到第一句种田有利可图,真是让我笑了
    笑尿
  • j
    johentai
    识时务者为俊杰,来,喝了这瓶百草枯。
  • z
    zoy
    是,现在家里老人去世,关系近的除了说一句节哀,还会暗示活着的人终于解脱了,这种想法是不是和lz的观点很默契?
    细思极恐
  • 蓝蓝的天
    中国人普遍没有什么临终关怀的常识。
  • 炉石传说
    楼上又来了,中国人系列…老子又被代表了
  • 曾经的乌兹王
    这使我想起来今村昌平的《楢山节考》..
  • a
    applegreentea
    这作者观点有问题啊
  • p
    pdjforce
    老家有个90岁身体还很健康的老人,住在我亲戚隔壁,有3个儿子,喝农药自杀了。据说是因为活着没有意思了,每年一过完年,儿子全部外出务工,留老人孤身一人在家,和老人熟识的人基本都死完了。不过我是不太相信活着没意思这种说法的。
  • a
    aiplus
    楢山节考
  • 嵩山左冷禅
    百草枯几年前就已经全国禁售了
  • k
    kjjuhfv
    这药实在冤啊
  • m
    mai84619
    去过湖北一个远房亲戚的乡下,那里的老人得了糖尿病几乎都没有吃药或者胰岛素,就是在等死,让人唏嘘。
  • 女武神
    年纪不大喝农药的和临终关怀有毛的关系啊
  • z
    zuccbtpig
    说白了就是穷呗
  • 2
    20060602
    我的观点是:
    自杀是个人的选择,我永远也不会认同“安乐死相关法案”,因为那相当于鼓励自杀,相当于给那些没有自杀的人施加压力。
  • 蓝蓝的天
    这文里面开头一个69一个70,在农村算不上年纪不大了。

    不过还是多说两句,这把年纪最终选择自杀主要还是觉得恐惧,老年病病房待过的话你就知道现在护工对常年卧床的老人都是怎么照顾的,动作粗鲁,偶尔还斥责两句,更不要谈什么人文关怀了,还有的就是拉回家等死,短则两三天长则十来天,纵然是亲人,五六十岁有护理常识能妥善照顾弥留之际老人的有几个?能勇敢感谢告别老人而不是加油鼓励或者一上来就真真假假哭天抢地的又有几个?家里备了氧气或者制氧机的有几个?

    农村里就更不用说了,多少老人得重病或者逐渐无法进食之后就是躺着等死了,呼吸像是在拉风箱一样,重复着休克醒来再休克的过程,最后重度褥疮多发,连闭眼睛的力气都不再有。

    盼着老人早点死的另当别论,一般人就是没有基本的临终关怀知识,无法面对这些更不要说妥善处理了,进而会设想自己处于这样情景下的样子,恐惧是自然的,我不觉得经历过这些的人会在这种结局和自杀之间选择前者。
  • 残忍小红帽
    治疗治到倾家荡产子女一身债么?人家自己也许也不愿意。再多说一句,即便有钱,根病魔斗争好多年,家人陪着你一起起起伏伏伤心害怕,最后也是很惨。怎么选,是人家家自己的决定,外人可以唏嘘可以感慨,但是真的不要随意评价。
  • b
    bluna
    唏嘘感慨有个卵用??别以为你们活在城市里的是在看戏,这就是我们的明天,一切都是罡港揩屎
  • 深海魔物
    横竖都是死,何苦自己在家孤苦伶仃喝农药啊,找个破电瓶车,去政府大门口等着,领导车出来了就油门全开撞上去,反正非机动车撞机动车怎么都会有赔偿拿,这样不管是死是伤都有人负责了,岂不美哉
    ______________

    查了下新闻,原来不用等领导车出来,直接撞停着的车也可以拿钱
    http://henan.163.com/17/0315/10/CFIHM7H4022701R8.html

    [本帖最后由 深海魔物 于 2018-2-28 10:55 编辑]
  • f
    foxerfly
    穷呀,,
  • 億万千
    赞赏的态度有什么,这个不是说巴不得自己爹妈生病了马上去死,而是说自己生病了主动放弃不拖累子女
    在农村自杀比较简单,但是疾病不会因为你在哪里而有区别,同样的人可能在城市里被迫躺在病房动弹不得
    就像前一阵子记述自己岳父因流感去世的帖子,岳父到后期上了人工肺,花钱如流水,而且未必救活,救活很难自理,抛开给子女的负担不说,这样无法自理的生活谁能接受呢,至少对目前健康的我来说无法接受,如果我处在这位老人的情况,就这么去了未必不是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