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我们与恶的距离》想到的

  • s
    seed0604
    看完《我们与恶的距离》,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子联想到三个事。
    一个是宫部美雪笔下的《模仿犯》。
    一个是在我心中一直有的疑问:为什么明明罪该万死的犯人,总是要有律师给他做辩护?律师的良心不会痛吗?看完这部剧终于找到了答案。
    还有一个是很久以前刚去媒体实习,采访本地一起精神病患杀小孩的事情,一个老小区的精神病患大姐,刺杀了住在她家楼下、刚放学的四年级小女孩。根据周围居民说,精神病患大姐进出精神病医院好几次了,但是家里没钱治疗,平时都是被关在家里的,那天不知道怎么就带刀跑出来了,她爸爸下班走到楼梯口看到并且送孩子去附近卫生站的时候,孩子已经没救了。事情发生后,小女孩一家人(还有个很小的弟弟)马上搬离了那里。其实我老师不想做相关的报道,但是我当时和《与恶》里的王律师一样,希望通过报道来呼吁大家重视精神病患和其家属的生存状态,呼吁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政策,希望为社会做预防,避免再次发生悲剧。当然最困难的还是采访受害者家属,我蹲了两天,终于等到了小女孩的爸爸妈妈回来拿东西,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是夫妻两个人坐在车上,沉默,悲伤,小女孩的妈妈手里捧着一袋刚从这个悲伤的房子里拿下来的鸡蛋。 iOS fly ~
  • m
    masake
    我认识的一位律师说,刑辩的被告律师很难做,因此收入很高。特别打赢两场被告官司以后,圈内的名气涨的很快。 被告律师往往是功利心强一点,喜欢挑战的人。小尾巴~
  • t
    tumh03
    回复4#masake
    我认识的刑律律师说不是这样,中国的法律环境和台湾太不一样 iOS fly ~
  • s
    seed0604
    回复4#masake
    对对对,前阵子那个为保姆纵火案被告莫焕晶做辩护的律师党琳山就是有炒作之嫌,通过案子出名,收入高不高咱就不了解了,但是心理压力肯定很大iOS fly ~
  • n
    nakwan
    这部片子确实很不错,看了两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