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所知道的攀登珠峰
- 太鸟多谢分享,人在大自然年前还是要多一些敬畏 iOS fly ~
- mycarl88多谢分享!
- 不可深刻反正没钱也不敢去,就嫌人多好了。。。同时也警告某些动心思的。。
- 恰北北有什么意义?买张机票几百块钱轻松到达万米高度
- kyo2k仰视达人
- sunbun这贴好 iOS fly ~
- giadan以前天涯上有个登珠峰的热门帖子,帖主是个扬州一带的登山高手,从准备到登顶到回来的过程写得非常非常详细,还有大量的图片,身临其境一般。
追完那个帖子,不要说珠峰,就是四姑娘之类的我都绝对不敢动一丝念头。小命最重要。 - scidust感谢楼主带领我走近了一个无法自己去体验的超级活动小尾巴~
- 六弦感谢分享!这辈子是没胆去耍了,当然,穷是前提。
- 嘘嘘乐3500的高度待了2周,我就各种不舒服感觉要死了。
对了,我来自海拔5米的沿海地区 - 嘻哈小寒感谢分享,很长知识 iOS fly ~
- linlance2000很牛啊。。。
不过这么高难度,结果人那么多???看照片。。 - waterfish007搭个60层的电梯都会耳鸣。。。 一开始我是拒绝的
- lawzhang谢谢xd分享 不论如何 对自己的挑战 都是不容易的 ~ fly ~
- gobaobao和之前看的绝命海拔里的情节一模一样 iOS fly ~
- stevenflp唉 高端 iOS fly ~
- erik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来源
我到个大本营就满足了 - taihang感谢楼主用心的帖子,作为一个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去过高原都想死,心率太高了,4000左右海拔,8000的海拔无法想象,这辈子没啥希望了
- 靓老虎《Into Thin Air》说的就是96年珠峰山难,死了很多人。已经翻译成中文版《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也拍成了电影《绝命海拔》。造成这场山难最大的原因是天气突变,但背后也有很多问题,包括南非团队和台湾团队都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
电影改编得很真实,值得一看。有个小细节,南非团队的领队在大本营教团员如何使用冰爪,霍尔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What the ...... 霍尔和费雪的死都让人惋惜,也说明了在极限条件下容不得一丝心软。 - akindler科普好帖
- louis318看完楼主帖子彻底怂了,佩服那些挑战自己极限的人
- satoboy哎,有些人可能追求的就是这种走在死亡线上的感觉吧?冒险精神总是存在的,而冒险成功的人就成为了历史上牛x的人物。
- soulkiller001很多人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缺乏探索力和敬畏心。
谢谢楼主的文章 - 挪威的森林12年前还很年轻的时候去了趟珠峰北坡大本营,也就五千多米吧,不用背什么东西,随便走几步路就喘不过气来了,确实不简单。
- Romney珠峰完了还可以去k2..
- 出租车司机感谢楼主科普
- ibman看完后感觉王石还是很牛逼的,曾经俩次问鼎而且是50+
- hary_2005好文 iOS fly ~
- onceathief好文,我是不敢去了
- Greathit难得的好帖!
我是不敢想,佩服那些有毅力有勇气的人! - nakuyo应该加精
- summerleaf那么王石那个傻逼怎么上去的?我不信他有持续锻炼和挑战三到五年
- 我们的老天爷感谢分享,获得新知
- 靓老虎
- keer好帖! 谢谢分享
- 靓老虎因为每年的登顶窗口期都很短,加起来可能也就3、4天。这事儿还没法协调,因为窗口期不是固定的,你说这个窗口不让我登,那后面没窗口了怎么办。所以一有窗口大家都想上,几百人上去,到一些瓶颈位置就这样了。
- xczy感谢分享。
- hellfire6688夸张了。
首先,他这个死亡率算法是死亡/成功登顶人数,忽略未成功登顶的人数(大概4倍于登顶人数)
其次,他的统计数据是之前的。近年来死亡率已大幅下降 - woodylew这个帖子要加分了吧 帅五进九 ~
- babangida有没有外国人从北面登顶过?
- ashbury文笔好,干货多,谢谢分享!
原来这个事儿真的离普通人很遥远。。。至少我这种钱少、身体差的人是别想了iOS fly ~
- fanconi一没钱,二没兴趣。三有老有小
- admin01厉害了,想想都害怕 iOS fly ~
- 靓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