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在FC过后,国内普通人就逐渐不更新游戏机了?
- ywydsd
- savagealexander5700的土星。。。。土豪啊
现在ps5敢卖5700绝对被骂死 时代进步了 - Asukalangley33我爸老玩家了,PS4前我家玩的所有主机都是他买的
他说在盗版卡带成气候以前,跟我买一盘游戏得300块,要是跟我妈说这东西要300得砍死他,毕竟当时大部分人一个月工资也就4,500块
后来PS PS2时代在省会一类的大城市其实普及度还算可以,90-95那批人(包括我)小时候就算家里没买主机,至少也去机房玩过火影 实况 GTA之类的,特别是实况在当时年纪大一点的80后群体里相当有人气
但到了PS3/360时代国内主机的发展仿佛突然就停滞住了,一方面是禁令,再就是当年网游可太牛逼了,连我家里放着一堆主机的都懒得玩,天天跑去玩泡泡堂 冒险岛 WOW,大多数人对主机的印象应该就停留在此了
现在NS在国内倒是有点以前PS2那味,相当多的人都分辨的出来 - orcher1945他可能买的是美版的NES
- bighand3714国内发展水平差异还是挺大的,我在老家玩小霸王和在北京包机房玩P two (PS2)应该差不了两三年。
—— 来自 OnePlus ONEPLUS A3000, Android 9上的S1Next-鹅版v2.2.2.1 - zhfatwork他还真体验土星版仙剑了,说不如PC版好,老读盘。我觉得确实也是(笑)
其实我个人觉得90年代从PC游戏起手的的玩家接受不了TV游戏的主要原因还是语言问题。
PC上台湾制/或者翻译的中文游戏很多,大陆正式发行的游戏也有不少给翻译成中文了,或者至少有个中文说明书。即使什么翻译都没有PC上也是英语游戏居多,硬吃也不是不行。
而除了经济因素以外,TV玩家还需要对日语有相当程度“忍耐力”。一直玩TV游戏的玩家一路硬抗下来应该会在日积月累中有所提高,或者找到窍门。但这个会让玩惯中文游戏PC玩家很难拐过来接受。 - 朋克水鸟那件事之后,PC 就成了中国电子游戏的唯一正道。
- 强尼高达土星发售价只有44800日元,正常主机售价
我记得小时候看外汇牌价见过0.04x的日元的,即便按20年来最高的0.084计算,一台土星也不到4000,当时卖5000纯粹物以稀为贵
后来四通代理了土星,价格就便宜了很多,两千多就能买到了,高中同学有好几个都买了 - jinyang411都是小霸王和99合1,跟fc有什么关系
- 绯红残叶
- unlimited_blade我家当初那台fc也不知道是怎么让我爸妈开恩买来的,我自己都不记得了
后面他们又借了台小霸王来练打字应付考试,结果到老了差点变回一指禅 - 乙山法純泥潭不是一堆奔4的么,小霸王之前还有早期仿红白机
- 奥柏伦亲王我的感觉是,一般人的认知往往还停留在FC时代,但是实际上他们体验FC的时间恰恰是FC过时之后才开始的,而现在这个时代才是国内普通人和游戏主机迭代同步率最高的时期。
首先FC上市是83年,北美85年,香港86年,那段时间中国人家里有18寸以上彩电的都屈指可数,拥有FC那得是相当富裕且有门路的家庭了,SFC90年上市,也就是说老任开始卖第二代主机了,国内才开始渐渐铺开FC,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山寨机。
这种延后性其实一直保持到08-10年左右,楼上就有朋友提到自己08年买PS2,其实当时这种事情一点也不稀奇,包括2000年你去买个PS1或者土星,不仅不落后反而还是个很时髦的事情,毕竟小伙伴们对游戏机的认识基本都是从小时候家里的山寨红白机,过渡到街机厅和包机房,包机房里面横跨两个世代的主机放在一起供小孩游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PS2算是一代小孩子的梦想了,360则是靠破解成为同时代比较标志性的机器,但也恰恰是因为需要破解,所以导致行业彻底走向地下化小作坊化。PS4世代开始,第一时间购买机器的人变多,正版意识更强,机器的知名度也更高,然后是NS这个怪物的冲击,前段时间在北京地铁上,恨不能平均每节车厢都有一个玩动森的小妹妹。下个世代,主机在国内的销路一定会更好,玩家们接触的信息和日美欧相比,同步率也一定会更高。 - 不会武术我记忆里带电池的黄卡一盒60块左右?
大概1999到2001年前后吧
而且小县城全县就买不到几种卡,来来回回都是些低k游戏
玩过最好玩的大概是国产山寨dq的封神榜 - hypnossz86ss的仙剑我觉得头像比pc版有味儿
- yurejian_2你们大城市我是不知道,反正我们这里小县城00年主要还在玩FC,然后PC网吧就开始了、游戏主机瞬间变成小屁孩才玩的玩具。
- 000000嗯,现在回顾太幼稚的主机RPG偶尔也会出戏
不过DOS就没这个影响,基本能有暗示和黄段子,小时候看不太懂的现在恶趣味长大重新回顾也都读出来了
评价的话肯定有加成的,抛开色暴,最起码也有个元素+画风 - 一夜四次羊
当年真的差点就买了土星 还好我穷
- SUNSUN砖头GB出电视广告时700不到,卡带倒是真贵基本2百朝上,事实上正规店面卖的GB卡带从来就没便宜过,GBC都普及了还要90多一盘
- SUNSUN你这记忆是90年代末了,我的FC 93年市百一店入手港产胜天 350,随机买的卡带30合一 120,而到2002我买DC时FC的黄卡还在30左右(机器倒是100上下了,一般是台学习机带光枪送99合一卡卖150这个样子)
- SUNSUN有少量正版(也可能是水货)机在几大发达城市的大百货公司有售,至少市百一店确实有卖正版FC和SFC的(但正版MD却没有,基本上买正版MD卡带都是上卢湾的)
- SUNSUN美版卡吧,那时候有个FC改型美日版都能插的
- MonicaRuan那么真的有人为了学习买学习机吗?
我来报个名,当年看了步步高学生电脑的广告花了1000多大洋(机器+一堆软盘)买来学习 (此时我已经有fc MD和GB多年了)。这魔性的广告当年在央视1套循环,很多人都有印象吧
买回来使用了一段时间发现上当了,一不能编程,二来当时配套的软件学习的内容太简单了,完全对付不了应试要求。回想那时拿这个钱买个超任不好,也不用蹭机房怨念到模拟器时代了 - talesof213我在94年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盘FC卡带,3合1,也是120。
- Zak想想确实是在电脑上自学了天堂鸟elf等一大票游戏,不光折腾dos还折腾dosv,弥补了学校计算机教育和性教育的不足
- P-L就是贵
- shimotsuki14小学只能借别人电软来看,PSSS那时候卖得贵能标到三四千,游戏还是三五百,这价格放现在很多人都舍不得买,别说是二十几年前了……
中学买大软,国内正版PC游戏稍微抬头一些的时候是几十上百,暗耻家的各类游戏记得都是三四百按汇率算的价,那时候还是只敢想想。初中那时候很傻,有钱同学买了刚出的GBA玩,我才攒了点钱去买了个GB,花了一两百买到手的还是个山寨机,加一张多合一和一张机战2G——不过也玩了好几年。高三经常带着盘和记忆卡去机房玩PS2,但攒了几百块钱最后为了莎木和樱战买了台二手DC。
真放开买就是近十年开始了 - deadpeople那时候被更好玩的PC给吸引走了
- 冬凉夏暖ps末期盗版已经2.5块一张,10块钱5张了啊
- whzfjk小霸王的家电化包装还是太强了,给人一种错觉。身边而言,小学时掌机的民度更高,可以成为一种攀比素材,而小霸王不行。
- 马抽人当然是穷,外加游戏机禁令呗
当年的小屁孩,对游戏机的只是也是口口相传似懂非懂,16位 32位,没人能知道有什么区别,只是觉得数字越高越厉害呗,到了家长眼里那就更分不清了,大多数小孩的第一台游戏机都是FC吧,要是想再买的话,大额的花销不说,在家长眼里都已经有一台游戏机了,为什么还要花钱再买? - mimighost因为之后pc普及了
- zievod
- trentswd非游戏爱好者肯定会和游戏慢慢脱节的,这种东西你不感兴趣就不会了解
- mimighostfc的卡带可不是59啊
当年卡带都是100刀左右 - mimighost我记得当年百货公司有fc的装柜,有些游戏要当年的1000块钱
这个根本是真天价,当时父母的收入大概一个月三四百吧 - mht6666其实嘛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 包括东欧也是pc比主机流行很多 主机流行地区大部分是发达地区【拉美除外】
- sakuranosibe你都说了 是末期 最初盗版盘刚出的时候可是三十到五十一张啊 我买的相对晚点(98年末)也是二十一张 的水平啊
一直记得买的第一张盗版盘是3cd的樱大战2,60大洋
后来去了日本买的第一张中古也是樱大战2 105yen 时价6软妹币(/ω\) - sakuranosibe正版卡和一部分高质量盗版卡是磁带大小 不过你哥的“正版卡”要是灰色且方方正正的话 就有可能是米版nes的正版
- 牧濑紅莉栖很多人讨论忽略了掌机,对中国人来说gba的普及度是很高的,虽然有一部分是模拟器的功劳,但是神游光靠卖机器都能活下来而且活得不错,有粗略估计神游gba和sp卖了50w台,水货gba和sp应该只多不少,后期的ds也是在中国只卖硬件卖不懂软件
- 棺材叔叔
- 杨松所以我1994年吵着买龙珠Z外传单卡,我爸很不理解,问凭什么一个游戏比那几十个游戏合卡还贵
- isowowsl
感觉基本都是小霸王,问题出小霸王的时候FC都快过气了
- 纯战士说实话FC游戏还是挺多的,99年左右我记得家里都有PS了我们还经常玩FC,热血时代剧什么的。
- 杨松我倒特别怀念必须学好英语或日语才能玩好游戏的年代,算是一种虚伪的逼格吧
- 杨松确实个人经历差异很大,我在2000年底玩到永恒传说时,感觉当时PC游戏都是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