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sailuo 中国目前是以出口和政府消费为主产生的GDP,这种GDP的结构根本就不健康,应该通过家庭消费产生GDP。
北京市统计局宣布,2011年北京市地区人均gdp(按市场汇率)达到1万2,接近富裕国家的水平,我想,深圳市、上海市、苏州市、广州市应该也差不多,都属于“富国(地区)俱乐部”的成员。根据2010年的GDP和2011年的增长幅度,这些城市已经进入“富国(地区)俱乐部”:深圳、无锡、苏州、广州、青岛、大连、济南、天津。
当然还有已经宣布的上海、北京和杭州。
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并且按照购买力平均计算,上海、北京、天津、江苏和浙江属于高收入地区。北京和天津是靠首都和直辖市,它们周围的河北比较贫困。而长三角是靠地理位置,整个长三角都比较富裕。
大家看一看,北上广是不是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了呢?
北京、上海相继宣布,进入世界富裕国家(地区)俱乐部。2011年,按照市场汇率,北京人均GDP为12447美元,上海市人均GDP为12784美元,为全国最高水平。该金额已接近香港一半水平;此外,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人均GDP超过12275美元,即属富裕国家水平。
现在,已经到了如何更加好地分配蛋糕的时候了。实际上,世界银行的标准是“收入标准”,不是“生产标准”。按照该标准,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12275美元的,就是高收入国家(地区)。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东部大城市已经是高收入地区了,尤其是以户籍居民为标准。
每次讲这个问题,总是需要强调,国民总收入不等于个人的可支配收入。
按照美国的标准,不仅中国的农村居民是穷人,城镇居民也是穷人。
美国穷人每人每月可以拿到700美元的救济金,相当于28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
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是1800元,中位数是1600元。上海城市居民(上海已经没有镇居民的概念)为3000元,相当于美国穷人救济金的标准。
之所以说在美国700美元的购买力相当于在中国28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是我自己的估计。但我的估计是有道理的,也被国际组织所证实。以前一些国际组织认为,1美元相当于3,4元人民币的购买力,以后又提高到1美元相当于3,85元人民币。由于这两年中国大陆物价涨的很厉害,我估计,1美元已经相当于4元人民币的购买力了。最近,我查了资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2010年,1美元的购买力相当于3,95元人民币。
国内媒体报道,除夕夜湖南发生爆炸案。为什么春节期间,领导人要走访民间?可能是因为弱势群体和市场经济的失败者的不满情绪会集中爆发。中国和日本的差别体现在日本收入高,物价低,中国相反。
1,日本人的月工资是35-40万日元左右(2万8人民币)。日本一台普通家用车的价格不到200万日元,普通车型的价格与中国同价,甚至更低。普通的数码照相机、摄相机的价格比在中国还要便宜。比如可以用3万日元买在中国出售价格在4000人民币以上的相机。
2,日本人的住房,每户日本人基本都是住一户建,也就是中国普通意义上的小别墅。价格在3000万日元至5000万日元之间,折算成人民币是在210万-350万人民币之间。日本人住的是五六个房间、有私人停车场和小花园的家庭一户建(别墅);而中国人住的是两室一厅。
3,日本普通出行的电车票在130日元-300日元之间(16人民币)。
4,买一件T恤,如果是日本以外的国家制造,价格在500日元至1000日元之间,日本本土产品的价格在1500-2000日元之间(80人民币),冬装外套的价格在1万-2万日元(800人民币) 。
5,一个三口之家的日本家庭,每个月的家庭火食费是在5万日元至8万日元左右(4900人民币)。
6,在日本因为每个人都有国民健康保险,所以去医院只付担30%的医药费。因为日本员工都在工作期间交纳了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一般每个月可以从国家领到15万-30万甚至更高的退休金(1万6人民币)(这不是政府公务员,只是普通日本公司员工),而这个时候的医寮费用只花10%甚至3%。在日本旅行,比如去澳大利亚中档的六日旅,费用在10万日元左右,相当于月工资25%-33%;去加拿大、美国十五日游,费用在15万-20万日元(1万2人民币),相当于每个人月工资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