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潭?净土?说说中国的学术界
- bigwizard随着90年代后国家对科研学术投资力度的加大,中国学术界急剧膨胀。大学扩招带来的重要后遗症之一,人才饱和,使得科研从业者数目爆炸性增长。
我查了一下网上资料,07年,全国科研年投入超3000亿,从业人员3500万。今天这个数字只会更加庞大。
90年代,一个博士头衔被无数光环笼罩,而今却已向屌丝的同义词转变。
就我所知,说点中国的学术界。欢迎讨论。
在线慢慢写。。。。。。
==============================================================================
1、升级模式:
任何行业都有一套完备的打怪升级模式,确保一个人从加入之日,每日勤勉往上,大概到退休之前能够到达这个体系的终极或次终极职业。如果从学校的研究生阶段开始计算,那么大致按以下6阶段前进:
硕士博士-(博士后、工程师、讲师)-(副教授、高工等)- 教授 -各类冠名教授学者- 院士
按23岁开始研究生教育算,大概30岁正是进入学术界,如果不被淘汰的话,60岁前可以弄个教授关荣退休。最后两种职业需要天分努力和机遇。
2、为什么搞学术?
答案有两个,讨生活或者爱好。可惜的是,中国目前的状况:讨生活的居多。
本科毕业时,不好就业只得选择读研究生,硕士读完博士,博士读完惯性下进了学术单位。
那么搞学术的待遇是否非常好?
3、待遇:
大致列一个价目表,按升级模式中的各职业。(地区和学科差异极大,大致行情,不对请补充)
硕士 0.5-1k
博士 2-3k
讲师工程师: 2-5k
副教授:3-10k
教授:5-20k
冠名教授:10k-50k
院士: 货币只是符号,不一定很多,但个人收入没太大意义。
[本帖最后由 bigwizard 于 2012-11-29 13:00 编辑] - ZeroYYY60岁才弄个教授?混得有多差啊……
现在的教授都年轻化了,感觉30出头的教授越来越多,当然是比较牛逼的
出国转一圈的,拿XX计划、XX学者头衔的,有大老板撑腰的,发牛B文章,都比较好往上爬
也看过年过半百的讲师 - 那一枪的风情学术方面的事情水实在太深了,这里面写一千万字的大头书都不够陈述的
30多岁的教授,里面不乏真才实学的青年才俊,但是严格按比例来说,我认为,不算多,而靠堆文章吹水评上的教授/副教授,按照比例来算还是不少的
以我为例,我32岁,今年刚评上副教授,问题是如果严格按照副教授的能力要求,我是否确实具备副教授的能力?我看未必。我靠的什么评上的副教授?无非就是学历、工作资历、发表的论文这三样,你说我有没有“领导独立的科研团队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我自认为没有。当然有很多身怀奇学的青年才俊活跃在祖国各大学术领域,但是中国戴着教授/副教授头衔的人,其总数量显然远大于真正在各个领域为国做贡献的人。
多余的话就不说了,家中一家三代都有着教授/副教授的头衔,好歹也是个书香门第,在这一行里吃饭的,终归要点穷酸面子。
另:从“各类冠名教授学者”到“院士”可不是从教授到所谓的“知名学者”那么简单,而是天与地的差距。 - yougerenls瞎了
- Gillian_Chung如夫人,同进士
- kerorozhou深有同感,家里上两代也都有教授博导,自己明年毕业也是进学术圈,条件够水平不够的太多了
- bbyeahr学术界的话,有没有真做事的,也有,但是极少,集中在好大学的好专业里,别的一般都是酱油混饭吃
算算我家族里也有3,4个副教授了,我目前在国外的大学做研究,也算是学术圈里的人吧,但是他们几个我还真不认为有副教授的资格。看论文数量评职称最后就是出来无底线的烂杂志烂文章。翻译个芯片datasheet啥时候也能算paper了,这玩意在经销商那里多得是
不过惭愧我本科的时候也为了出国搞了两篇,一篇自己写一篇乱凑的...出来后倒是认真多了... - zenodante有功夫总结这个,直接投稿自然杂志的新闻好了,他们这两年最好这口,一投一个准。这可是有页码的nature,评职称用妥妥妥的,连中国男博士婚恋问题都有人投中了哦
- alex8637还有这一招?
- bigwizard这也行
- cloudian首先要上量,以后再讲质。
- dantedevil有个小白问题始终没弄明白
看见高校里教授副教授都挤破头了去拿国家这个基金那个基金
严格了说这钱只能用于课题研究没法买房买车,总之私用的难度和复杂度貌似都不低
而且照目前势态以后审计会越来越严,更会打击XI钱的空间(如果存在的话)
当然拿的课题基金什么的多了才牛逼地位职称才上得去,但是爬上去了拿更多更大的课题了也还是没法从这里头提高收入啊
职称弄再高说到底不也是为了挣更多钱么,拿课题这条路既然表面看起来没什么个人收益为什么还是那么多人要拼命了去走
也许是里面有更多的猫腻或手段?求高人解答 - bigwizard1,项目等级和数量是升级条件之一
2,工资很大部分需要项目支出
3,搞学术很费钱的,没钱只能等死
4,可以洗钱 - BTPIG我弟的毕业论文被他学院一个老师抄袭了我会乱说么?还好我弟的前导师是学院的院长,通过院长找到了那个老师,最后人家飞到北京登门给他道歉。
- laarcenciel呵呵,圈内人看得也觉得很有意思。大学教师在哪个国家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工作,这里指的是工资收入。我舍弃国外四十多万一年的工作回国一个月三千当大学老师不可能光为了钱。很多东西,比如在好的期刊上发表文章,拿到好的项目,以及做成一项研究或者工程的满足感不是一年账户上多几个数字能比得上的。当然,横向做的好,收益肯定比大多数国内外拿死工资的工作多,但这个还是看个人修行了。
- HKE大学的线代老师真心数学爱好者....高数老师也是,讲起课近乎癫狂一般的高潮...
- bigwizard上面有科学家提到了nature,那么说一下顶级刊物在国内的影响。
CNS(cell nature science),三本顶级科学刊物。如果用课题经费来换取,大致的价格是500-1k万人民币/篇。第一作者可以借此在国内二本院校拿到教授职位。(3-5年前,在国内顶级机构够教授了,但这两年职位紧张人才过剩,只能混个副教授)
没法子,的确很难发。对中国人尤其难,因为老外们普遍对国人数据质量有所怀疑,因此完全中国作者的CNS文章不是太多。有人统计过,北大+清华,2007-2012年中,CNS正刊发表的论文总计21篇(这里面有多少水分不得而知,比如挂名等等)。
然而,实际上在一些牛逼的国外实验室,博士毕业一篇science往往是传统。
CNS和院士有没有关系?答案是没有,下一节详细说说院士这个食物链顶端的存在。 - Singularity问样别的东西
科学家你有看电子版的自然吗?我学校有自然电子版的授权,但就死活登陆不了。
我看到买了授权的机构名单里有马普所,所以就问问你了 - zenodante当然能看,还能看nature集团的科学美国人.....不过一般我不看,看了伤感情,因为自己发不了:D 等哪天我如果能发篇nature子刊了,我估计会去看的....
一般我都看比较通俗好看的jpcb,langmuir之类.... - 本ID转让幫頂,臨近聖誕已經無心學術的人飄過
自己感覺實驗性質的學科的研究已經走向了玩知喪志的極端,無論是國內還是歐美
並不是我自己瞧不起基於實驗的學科,但事實的確如此
搞學術只有有興趣愛好才能長久發現新結果,而且需要敏銳的直覺,例子就是Terence Tao,大結果直接發在博客上 - co3请问操版下一个方向是啥:D
- Singularity噢,这样的,谢谢。看来是我这里的问题,得问问图书馆是怎么回事了
- 马拉多纳这个不错,看看
- bigwizard接着码——院士
学者顶级职业,两院院士。
副部待遇,附加无退休属性。控制学术圈资源分配,拥有大杀器投票权。
正如上面提到的,院士大多为顶级学者,但顶级学者很难成为院士。院士圈是一个制衡的世界。
有人觉得院士数量也不少,并不稀奇,但分散到各个学科,往往出现几个人垄断的局面。并且,院士往往身兼另一个属性,红顶子科学家。算算是吧打代表中的院士数量,绝对让人吃惊。 - bigwizard大多基础研究都是贵族职业,靠钱堆,靠个人兴趣
- 马拉多纳这个不错,看看
- zdztony我觉的自然比细胞和科学都要更高端一点吧。。。。另外看了楼上诸位的发言才明白,老姐留在国外的原因,她挺了不起的
- bigwizard严格说,应是Nsc顺序
- 哆啦B梦还没毕业的二流大学硕士路过
本身学建筑,比较喜欢历史,课题做的城市历史
很想以后搞这方面工作
一看上面大大们的讨论
泄了 - bigwizard过往的很长一段时间,建筑学教授们非常滋润。左手横向,右手公司,钞票在双手之间来回舞动。加上手下的廉价劳力,性价比极高的学科。
学术圈还有一个最大优势,大多为事业编制。在目前公务员奇热的阶段,退而求其次选择高校成为很多人的共识。相比公务员,高校更加稳定。即使在未来的改制中,也必将进入公益1.
一线城市,万元购房,二线城市3k购房,对高校而言,不是梦想。
[本帖最后由 bigwizard 于 2012-11-30 14:40 编辑] - ytkof2005关注留名
- 哆啦B梦哎....其实我是一个懒人,喜欢清闲,远离人情世故
前途迷茫
好郁闷 - aweiwei有人要投Nature么?我同亚太的推广经理很熟,可以开培训班单独由编辑预先审稿。
- 本ID转让明年往後可能會去某國家實驗室,現在主要搞的是有限元的微分幾何統一理論,以後的長遠計劃是進行兩個大質量天體交互時電磁場和引力波的模擬
- 普通法马克,四年后评副高,论文要准备
- 11508721前段时间不是有个视频,某教授说炒菜要晚放盐,不然会挥发变成气体
- bigwizard
太闪了
有包过的价格吗? - 易水寒风我一正牌儿师妹今年28,武大正教授。我这个做师兄的还在公司当钓丝,我擦差距太惊人了
- 无面大学教师一个,正在摸索这上面的门道呢。很好奇你们副教投的都是哪些文章?核心的等级应该不够吧?
- bigwizard要求差别很大,有的地方2篇核心论文即可,有的地方3-4篇sci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