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那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千万富翁们

  • 元首的动物园
    中国人最好的托辞:为了下一代。 然后一代复一代,继续做韭菜
  • y
    yzy193993
    他不想孩子进菜场小学,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

    想起轮大的那句话,父母不在一条起跑线,孩子哪来的一条起跑线
  • e
    emu10kx
    还是那句话,中国人民挺可怜可悲的 有时候还可恨!
  • 辛约_live
    讲真还不如9年国内二线城市上一等,然后国外高大硕,霓虹回来都蛮吃香的
  • 大地雷羽
    张家港高考第一,家庭年收入30W.
    眼睛看的却是上海一线的学校

    这编的有点不到位啊
  • a
    antonypapa
    个别顶级的私立还真的不一样,学校用自己编辑的教材,人家也基本不参与高考,有条件入这种学校的都是国外好学校铺好路了。注重素质教育,各方面能力都很强。比如人家请的体育老师是专业选手退下来的。
    这种基本和普通人属于另外一个世界了。
  • 辛约_live
    你说的这种,生下来就是含着金汤勺的,说白了这辈子不工作都行,只要爹妈不瞎搞,下一代都可以不工作。。。 这种没有可说性。。。

    大部人都还是温饱,小孩要读书解决问题送私立也是么办法。
  • s
    shan0008
    感觉应该是校友吧,估计比我大个1届左右。如果在上海这个岁数了还家庭年收入30的话,还是回来吧,以他这个资历,不出意外的话,个人年收入30肯定没问题的,没必要在上海挣扎。8,900的现金,这边小日子过得蛮好了,市区弄个小联排,至于教育方面可以读私立。
  • w
    wooingbin
    是的~~这个因素涉及很多,所有片面的看都是没有意义的,而且以点盖面也很偏颇。

    比如,运气其实也占很大一部分,不同的行业情况也不一样,比较复杂

    我们讨论的范围只是从基本概率的范畴来说,同等条件下,一线的机会要大一些。
  • f
    flyzhuan
    不是啊,你高中前在三线,高考还是回上海考啊。
    撸主那个朋友是上海人啊。
  • j
    jy43
    36岁 交大状元,加上老婆家庭收入才30万?月入2万多的人在上海比比皆是,凭什么比别人拥有学区房?
  • 楼主的马甲
    上海宁 同意吗? 上海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舒适度,其实远远低于二线城市。因为决定生活质量的因素,比如工资收入、商业繁荣度、交通便利性、环境舒适性,上海相较于二线城市根本没有优势
    不会吧
  • a
    ascari
    寫這篇的人多想住上海


    一個示範區

    上海的醫療 教育被大比例析出

    那麼爛,還搶著要

  • w
    wooingbin
    这都是夸大其词而已,走过世界不同的地方,和很多大城市

    上海硬件条件绝对在全球是排在第一梯队的,很难在那种老牌城市看到很多新的规划和建筑

    生活品质和舒适度,也牵涉到很多因素,环境和物价都是一部分的因素而已
  • y
    ye9ok
    说的很不错
    你是上海人吧
  • 7
    759706896
    国外精英补习比国内有过之无不及
    所谓的素质教育是建立在建筑工人挣的比白领还高的社会基础上的 就算没有知识只要肯出力一样能过上好生活。
    真以为天天逛博物馆下午三点放学能学习好?? 不要做梦了。
    我们学校有的20岁计算机研究生 给别人当tutor了 有的大一连高中数学都搞不明白的。
    要是能接受孩子以后当建筑工人 素质教育绝对适合
  • c
    cotting
    孩子万一成绩不好一切完蛋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 m
    msqdttt
    我觉得还是有钱
    能买22万/平的学区房
    22万的房子 我想都不想
  • g
    gammi
    伤害的卖了去内地买
  • g
    gtcizs
    上海的确是房价高,生活成本高,现在上海的年轻人想买一套房的确很吃力,一般的家庭买房都首选在有地铁的郊区沿线了。
  • w
    whereismyfs
    从老家考到大城市,压力太大回老家,孩子以后又考到大城市。。。
  • z
    zufh
    我不信,我都买了快3000的保本,银行才给不到7,有10的资源求介绍啊
  • s
    smileprince
    确实这样
    站的角度不一样看的问题也不一样
  • o
    oppoig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貌似走错了。
  • l
    longpowercn
    还真感觉是笔误,贩卖焦虑来了,作假也麻烦做的专业点好吧
  • j
    johnpan
    走什么路都是自己选的,有什么好说的。
  • w
    wuyi316904
    写的不错,分析的很真实。
    读后总有股凄凉感。
  • r
    releiyu
    离开上海才可以去小康,永远没有出路,房子=身价。变不了现~唯一出路离开上海~
  • r
    releiyu
    你基本在胡说八道把~

    孩子上名牌大学靠的是留在上海?

    除了上海,其他城市没希望?这样子也好~到高中就出国念去~

    反正国内大学也就只能在国内是名牌罢了
  • r
    releiyu
    我也是~那里不能过日子?潇洒自在
  • 辛约_live
    我行业,同年龄,海龟回来工资高5k,机会一大把,上海竞争就这样,双语巨大优势
  • 熊猫
    个人觉得现有减负方针不变的情况下,自家小孩的自觉性、上进心又比较一般的情况下,更好的选择是民办。 公办学校不论是上课内容、作业等都远不如民办(有的公办都没有回家作业),还有民办老师的功利心造成对孩子的督促和压迫(不知道这么说对不对,民办老师会在课堂、家长会上强调平时晚上不应该有学生看电视)。 公办学校的小孩还要上辅导班或者父母督促来巩固提高学业,不光时间成本高,对大部分小孩来说这类辅导的效果不如学校老师上课布置作业来的主动自觉和有效果,而且很可能会带来小孩的逆反心理。 和周围人交流的结果是,现在的小孩得到信息和诱惑远比我们小时候多得多,造成现在小孩很难静下心来学习,有的时候和他讲道理,他蹦出来的词都会让你措手不及。可喜的是学校老师的威慑力还在,辅导班的老师一般,家长就很弱了(除非你能一直在小孩面前保持严父严母的威严,从小开始说一不二),什么把小孩当朋友我觉得很难做到,另外体罚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 r
    releiyu
    没错~至少目前来看,3-5年,海龟还是有巨大优势的~
  • 辛约_live
    是哇,比起国内考试必入江苏地狱模式,外面语言过得去难度没这么大,认识有钱的基本往外面送,差一点的见过砸锅卖铁送外面,之前念书不理解,到了魔都面是同一公司,海龟的通道都不一样,办公环境也不一样,哎。。。
  • h
    hadis_zero
    我老婆跟我说是一学期100000啊...是一学年的价格吗? 让我研究一下, 考虑让我儿子去读
  • l
    lucifersun
    同样985录取率,江苏和上海的数据,比比看?

    另外高中开始送出去,算过要多少钱吗?而且这是真烧钱,学区房本身就能保值增值,一进一出差远了。而且即使你打算送出去,那一开始就得为出国做准备,从小就得双语锻炼,这方面的资源,张家港和上海能比吗?就像轮大找的那个暑假交流生,上海能找到多少,张家港能找到多少?
  • n
    naozi
    这算炫富吗?
  • y
    yeyecool123
    家庭年收入30 去掉房贷月供还有1万2,就是30-1.2*12=14.4

    月均1万2,养5个人,在上海,还能吃饱喝足存几千。

    又是高考状元。

    这故事是如何编的。。。
  • 辛约_live
    内环外三室一厅?
  • 大唐秦王
    本质上是选朋友圈,你定居在1000w的小区,小孩成长接触到的就是这个门槛筛选过后的人选,学区,职场亦然
  • j
    jy43
    现在农村考出状元的越来越少,综合能力高的更少。大城市各种外教美语教育, 一开口就知道有没有。。。阶级划分越来越明显。
  • r
    releiyu
    你拿小孩留上海的钱出国念书,读的大学世界排名高于国内985大学的排名的概率比比看
  • 辛约_live
    这个我知道,我的意思是,人在哪里不是最重要的,想去到哪里才是最重要的,有的人生在北上广抱怨没机会,有的人到了北上广发现到处都是机会,还是看人
  • l
    lucifersun
    而且今后的趋势就是给高考的名额越来越少,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制,有几个名额能给非一线城市的?
  • w
    wooingbin
    国内很多还是不了解国外教育的体制

    以哈佛等常青藤为例,其实都是私立大学,私立高等学府建立的初衷是让精英的自己的子女

    继续就读,来划分社会阶级的。而且常青藤的目的是这个,然后培养的学生大部分是通识教育

    让学生自己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其实这些学校招亚裔的学生很少很少

    国内的教育体制,目前来说就是求大而全

    以国内为例,就是这种有命的大学拼命了兼并其他学校来增加其专业的范围

    例子自己百度,包括现在的魔都的初中,高中也是这样!

    国外精英教育说白了也是应试,你要考常春藤也是要适应他们的要求,比如:哈佛

    甚至需要学生学过马球,说白了就是增加门槛,不让不是精英家庭的学生进来

    但是近年来又开始种族平等,又要按照一定比例招收有色人种,增加了非洲裔等等
  • w
    wooingbin
    国内还没有明显意义上的阶级固化(当然私底下早有了)

    高考入985算是一条明道

    但是入了985以后呢???万事太平了嘛?年薪30,买房结婚生子?
  • l
    lucifersun
    2张图

    2019藤校EA/ED录取·中国学生就读高中所在国家分布:


    2019藤校EA/ED录取·大陆学生所在城市分布:



    真以为老美大公无私普渡众生?
  • j
    joshubi
    非要作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