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投资经理的告白:我为什么想辞职

  • n
    ntxdz
    不懂,看评论
  • 激骚专用马甲
    这也叫玩投资吗,华尔街那些做投资的人会很有压力的
  • 山寨饭
    同是投资经理 只负责管理和给老客户做分析的表示无压力
  • b
    bsseven
    国内的所谓投资不就是圈P民的钱吗?
  • s
    shepherdami
    一看这奖金发放方式就知道是九鼎。

    这篇文章确实很客观的揭示了目前投资行业的现状。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了。几个基金越募越大,完全超出了自己能力范围,很像90年代末疯狂的券商委托理财。

    不过其实有资格抱怨的从业人员并不多,那些像狗一样四处跑却没捞到甜头的从业人员,大多是这几年才入行的新手,这些人中很多其实能力素质本就达不到正常的从业人员标准,完全是因为这两年行业发展过快人员缺口过大造成的,这又很像05年时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去年进入高朋的团购从业者。

    如所有行业一样,PE行业看上去光鲜,但真正吃肉的很少,大部分是以为自己很高级而实际在干民工活的底层人员。像LZ文章中这样的40岁左右的投资总监,早就赚够了,人家抱怨两句是闹着玩,所谓奖金拿不够,不过是本来该拿5、6000万变成只拿了1、2000万罢了。

    另外:

    TO 3F:华尔街的投资人并不比国内的土鳖投资人高明,他们要真高明,雷曼会垮?高盛会大裁员?会买一大堆衍生品然后去跳楼?不管是华尔街还是富凯大厦,专业投资人的平均回报率大部分时候都不如一群猴子来选股。

    TO 5F:如果不太了解的话,建议不要武断的下偏激的结论。私募是不能圈P民的钱的。圈P民钱的是A股——但很奇怪的是,没人拿枪顶着屁民买股票,为啥大家都要去送钱呢?
  • 我腾
    听业内发言就是舒服,有理有据
  • b
    banditcat
    唉,我也想去金融圈混啊
  • s
    shepherdami
    说实话如果能让我砍了重练,我会选择去学程序或者策划,然后去游戏公司干技术活,学个MBA再在里面当领导。

    游戏圈的中层干部的收入和他们的水平放其他行业是完全没法实现的。包括什么搜狐、18、腾讯的所谓投资总监,其水平比起真正投资圈的人差非常多,但收入和在公司里的地位那叫一个高。

    另外去年一年我也见了很多学化工和机械的年轻人发了大财。只要有能力,工科绝对比商科更容易致富。

    金融圈看上去高端又高收入,其实那是极少数人。大部分金融圈的人那是穿着西装在吃屎。
    什么是金融圈?银行?投行?信托?基金?私募投资?保险?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所有这些行业,都是领导才爽,喽罗们真不比代码民工、实业小喽罗过得好。
  • g
    gundamlrc
    说到底 金融业就是变着法的玩着庞氏骗局

    玩的好 跟玩的难看而已

    反正金融危机了,打仗了,钱自然就蒸发了

    做金融的大头 ,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

    可偏偏就是有那么多冤大头等着挨砸

    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啊
  • E
    Eurydice
    去看“泥鸽靶”
  • 无主义主义者
    游戏行业太年轻了,只有一个行业成为历史的时候,实力和公平的关系才能稳定
  • M
    Mostovoi
    完全同意对游戏行业的评论。除了这行当,从没见过那样的废物能拿那样的高薪的。
  • s
    shepherdami
    金融就好像是一把刀,你可以用它劈柴,也可以用它杀人。但你说这把刀是坏东西,我觉得是不对的。
  • t
    tripx
    专业投资人的平均回报率大部分时候都不如一群猴子来选股。

    这个太夸张了吧
  • f
    fwei
    业内帖马克
  • s
    shuatimson
    底层翘首观望。。。
  • f
    finalx
    有意思,希望更多业内评论
  • 永恒蔚蓝
    @永恒蔚蓝 mark
  • s
    shepherdami
    这个在美欧都有实证实验的……几个实验的结论都是——专业投资人的投资组合收益率低于大盘平均水平,也低于随机选股。
  • l
    lhwxp
    @lhwxp mark
  • k
    kanbeciki
    什么叫专业投资人?跑 输平均值还能这么有理有据的说?
  • 睡睡平安
    印象中天朝的股市是政策市 投资人的信息总比普通p股民来源多吧
  • 木瓦哈哈
    千万别转程序啊
  • h
    hoon379
    你用什么来证明砖业骰子人不是猴子?
  • d
    dantedevil
    马克学习
  • s
    shepherdami
    就是那些公募基金经理之类的人。
    这个结论比较直白的翻译就是——傻逼才拿钱去买基金,买基金还不如买ETF50。

    支撑这一实验结果的理论分析主要有两点:
    1、企业组合是一个混沌系统,无法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更优投资策略;
    2、职业投资人过度依赖理论工具导致交易过于频繁,大量收益被交易费用所吞噬。

    当然上述结论是针对职业投资人群体统计而言,对于个体是有差异的,比如巴菲特、芒格组合,以及国内的王亚伟(其实此人不算完全的策略高手,内幕消息也是其获利原因之一)团队。这些人确实在理论工具的应用上具有优势,并成功的将其理论工具转化为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
    但这并不能证明股民把钱交给职业投资人是理智的决定——因为股民无法判断到底哪个职业投资人是更聪明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比股民自己去选股来得容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投资人这个群体,确实如某些激进的朋友所说,是“不能为其客户创造价值”的,但这并不是说职业投资人“不能创造价值”。这种像玩文字游戏一般的结论,如果思考透了,会对各位朋友的投资逻辑产生很大的帮助。
  • s
    shepherdami
    如果你看过那些大的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的平均年龄、从业履历和选股程序,你一定会哭出来的。

    真正掌握有价值信息的那群人,是不会来募集P民的资金然后操作的,人家都是自己拉上一群超有钱的朋友玩,然后有钱人越有钱。P民投的那些所谓基金,就是一群没消息的P民在管理——而且管理者真不一定比P民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