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38#张镝我们的政策对黑龙江特别是农垦就是瞎折腾,看看黑龙江的农垦是怎么种地的:
https://new.qq.com/omn/20180730/20180730A0D1CY.html很多人一提起农业机械化,就以为全世界最厉害的农业机械化一定是美国,其实这是多年来媒体的误导。目前,全世界最强的农业机械化垦区,是黑龙江农垦集团的建三江垦区,这里也是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端之地。建三江垦区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8%,超过了美国的平均水平,是世界农业机械化的典范。全世界最大的农用航空公司,就在黑龙江农垦。有一百多架运-5,运11,运12、农-5B、PC-6、R-22/44等机型,还有很多植保无人机。
在七十年代,我们垦区已经实现了大机械化作业,收割全都是机械化,就像下面照片一样,收割机根本不会停,收割机存储仓满了,汽车就开过来,边收割边卸货到汽车上,然后再送到粮食加工厂进行烘干处理。改革开放前,我所在的九三农管局,都有专门的农机连,专门负责驾驶和保养这些大型机械的。后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生生把这种工厂流水线一样的农业耕种方式,拆散成一家一户的手工作坊。承包了收割机的家庭,驾驶收割机去一家的承包地块,收割了之后,开着收割机再去卸货。这种当时几十万一台的收割机,由于个人家庭没有足够的保养(想想你家的车,由4S店保养改为你自己保养的效果),很快就损坏不能用了。

后来农垦的家庭农场自己再联合起来一起干,形成实际上的大集团,又用起了大型机械,流水线作业。现在甚至已经在用无人播种和收割。
黑龙江日报10月6日讯 “你看收割机无人驾驶就能作业啦,以前从来没想过秋收还能这么轻松!”日前,一台黄白相间的小型水稻无人收割机在垦区红卫农场种植户贾伟家的水稻地里开始了作业。自动行驶、自动转弯、自动收割、自动装车……收割机精准、灵活地完成着每个环节。收割完水稻,随后的一台无人驾驶翻地机车紧接着就把地翻好了。
“不错!不错!”说起无人收割的感觉,坐在遮阳伞下喝茶水、玩手机的贾伟连连称赞:“这块地是春天无人智能侧深施肥插秧机插的秧苗,株距、行距精准到位,现在又用无人智能收割机进行收割,全程做到智能、无人,人坐在地头收割机就能干活,简直太神奇了!”
只要事先设定好程序,整地、打浆、插秧、喷药、扬肥、收地、翻地,全过程都由无人驾驶机械作业,不但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劳动力,还节省了大量人工费用,有效降低了成本。“一个工一天500元,光收这170亩地,我就省了最少2000元。”无人机械种植的水稻,在北斗卫星的导航下,行距精准、深浅适宜。目前长势很好,预计亩产绥粳18水稻能达到1100多斤,和过去传统种植方式比起来效果没有差别。而且智能无人机车较常规机型更加轻便、机动,驾驶室也较简便,可极大地减少自身配重,减轻对地块的破坏,同时将促进高分辨率精准农业的发展,优化农田耕种投入。
可惜现在农垦改革,要把这些大机械化的流水作业农业生产线给地方管理了。就好像过去一个现代化的工厂,原来是企业自己管理,大投入进行高效的先进生产,现在划归所在地村子管理了,生产的效益要上交给村子,但村子拿着这么大一笔钱,还能给工厂投入多少钱进行生产就只有天知道了。
现在黑龙江的农村也是有很多人工插秧种地的,钱到手之后,自己人还没有人力驾驶的插秧机,会把钱投给原来的农垦,现在虽然也是自己的手下了,去搞无人驾驶插秧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