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总共获得162枚奥数金牌的中国,为什么连1枚菲尔兹奖也没拿到?

  • w
    wangxt
    太丢人了。
  • b
    bluefall
    这个奖没法抄袭吧
  • l
    lanwater
    者难道不是垃圾自媒体文风? iOS fly ~
  • s
    sidneyliu
    回复38#icai

    按照中国人的基数,确会有一定数量在数学上有天赋的同学。能搞奥数,进国家队的那帮人就具备这个条件。但是培育方式不对!要能做数学,第一是对数学问题的眼界,这个需要有牛人引导,这个国内条件不大具备。

    第二是有人从本科阶段去培养你,说实话,大家都忙着培养自己,培养自己成杰青,成长江,成院士,余下精力才会培养下学生。

    第三是自己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下苦功夫。这个也不大具备条件,国内硕士毕业论文取消了,但是博士毕业论文还在。要正常毕业研二和博一就要有论文投出去了,有些数学方向审稿一两年是平常事,学生不着急,导师比你还着急。不发表论文不按期毕业严重影响导师生育和业绩啊。

    第四就是执着和环境。这个是最最难得的要素。
    1. 很多孩子的方向和就业一定程度是父母把控,人生未必是自己的。有天赋,但是学数学不赚钱啊,有这天赋,去金融,计算机不香吗?于是,很多有天赋的,奥赛选手都去了这些能賺钱的领域。
    2. 数学本质上是需要家里很有钱,能巨量投入时间精力才能产出的学科。现在大环境是短,平,快。有能力的数学教授忙着去搞帽子,本质上还是为了名利。还有的则关注于股市和楼市,因为从小学到博士是18年甚至更多,但是收入不如一个高中都未必考得上的拆迁户,压力着实有点大,面子挂不住,也没能力去拿基金,去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只能进自己所能改善生活。数学需要清高,但前提得有生活啊。
    3. 真的执着在一些问题。在攻破之前,干扰太大。国内环境很少有鼓励和赞赏。更多的是不屑和讽刺。心理不强大的真的顶不住。中国文化是趋同文化,我有的价值观,周围最好都和我一样。我结婚了,我就天天问周边大龄单身汪,热心给他们介绍。有孩子了就热心你们怎么还不生,天天朋友圈孩子生活照;有二胎的,则开始劝二胎。自己没婚的,则推介单身自由价值观。为何?就是怕自己是异类,要求同。国外则相对尊重求异,你结婚与否,有孩子与否,关我p事,你有个性,amazing!你二十年做一个问题不发一篇文章,在餐馆刷盘子,成功了就是死阔以,失败了活该。但是没有七大姨八大姑亲朋好友,每年好心的给你介绍工作,背后还说“这人读书读傻了,脑子瓦特了,给他介绍这么好的工作都不干,读书为了啥,你说为了啥?好坏都不懂”。不让人担心自闭了,还真不容易。

    我生活中有奥赛领队,奥赛满分选手,杰青,长江,有能力教授,一般教授等等。对这个圈子不能说陌生,但是目前只能说真是缺乏土壤。归根结底,还是观念。穷怕了。有几套房子,估值千万有如何?孩子有天赋,不是应该去赚更多的钱吗?什么叫成功?做教授是成功吗?长江,杰青,院士何其难。但是,普遍价值观是你有办法賺钱那才是成功。那天真发四大顶刊,拿菲尔兹 但是还是原来教授待遇,这时候除了圈子内的恐怕不会有多少人说成功,或许更多的是讽刺吧
  • c
    czd690
    回复56#jojo4097
    不要这样嘛,说出来就不好了,还是那句话,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就是了 iOS fly ~
  • h
    hookgao
    Mark iOS fly ~
  • T
    Tonyli0532
    碰就对了 爽
  • a
    abs001
    回复48#盛世美颜

    我咋感觉你是说反了
    儒家一直是重道轻术的,都是些清谈客。HiPDA·NG
  • b
    bbapro
    也才吃饱饭十几年而已,拳打全世界啊?!这种东西需要的就是时间,物质上去了,都会慢慢有的
  • 老兵-猫族
    回复10#halo-pda

    作者主要说的是“国内的数学人才培养”有问题
  • 朽木疙瘩
    关于adhd,好像京东就可以直接下单购买?
  • z
    zzzzz
    数学家还是好培养的,花钱不多保证普通生活就OK,只要国家想培养。
  • U
    UGPee
    数学竞赛和数学研究差别还是很大的好吗。
  • a
    ariza
    IMO奥数金牌狂躁症 iOS fly ~
  • v
    veron2008
    这文章非蠢即坏 搞奥数和菲尔茨奖差十万八千里 iOS fly ~
  • T
    Tonyli0532
    吃饱饭才十几年??
  • i
    icai
    一个更有趣的消息,明年开始AI也将要挑战IMO了

    ----------

    微软研究院的Daniel Selsam说:“对我来说,IMO代表了最艰巨的挑战。”Selsam是IMO大型挑战赛(IMO Grand Challenge)的创始人,项目目标是训练AI系统在IMO竞赛中拿到金牌。

    IMO Grand Challenge团队使用一个名为Lean的程序——于2013年由微软研究员Leonardo de Moura开发。原本是“证明助手”,可以帮助审查数学家的论文并自动补完证明里的乏味重复的细节。

    团队要为Lean添加一个庞大的数学库mathlib。如今,还在不断增长的数学库几乎涵盖了从小学到数学专业大学二年级时可能知道的所有内容,但是还远远不足。

    当为AI配备了必要的工具后。挑战团队希望通过训练AI学习已有的证明,发展出可用的决策树,学会利用库中现有定理证明未知的结论。

    虽然AI已经在各种棋类博弈中远远超越了最顶尖的人类选手,但是就本质层次上而言,数学研究,或者中学生的数学竞赛也是比下棋更为复杂微妙的活动(棋类有明确单一的目标,简单的规则,大致上遵循统计的对策……这些对AI是很友好的内容)。

    Selsam说:“在围棋里,AI的目标是找到最好的一步,而对数学,AI的目标是找到最佳游戏,然后在游戏里的找到最正确的玩法。如果今年让我们的AI参赛的话,它只会以0分收场……现在继续发展,明年我们才有那么点机会。”

    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a ... -the-gold-20200921/

    https://xw.qq.com/cmsid/20201003A04Q8G00?f=newdc
  • 小米电视
    全世界的学术界都存在圈子歧视
  • l
    lolo8
    这种沙雕文章不需要看
  • a
    a6585998
    奥赛需要从小培养,好多孩子还没接触到,年龄就太大了HiPDA·NG
  • J
    Justing
    回复28#NO-10

    你这个类比做的非常好,好在鬣狗不吃腐肉,也好在事实上鬣狗更多时候在被狮子抢夺。
  • b
    bbapro
    回复68#Tonyli0532
    九几年很多人的工资只有几百块,而脱贫攻坚是这几年才有能力财力搞的,那么我说吃饱饭才十几年不知道有什么问题
  • T
    Tonyli0532
    十几年前是九几年??你的文化看上去不怎么高啊
  • b
    bbapro
    回复76#Tonyli0532
    是的,确实没你高,开心吗
  • T
    Tonyli0532
    没感觉
  • k
    kyo2k
    傻逼文,不值一驳
  • b
    bbapro
    回复78#Tonyli0532
    哦,我以为你通过贬低别人来获得快乐呢。有事就论事,讨论问题可以,别动不动就说别人学历低什么的,显得特别low
  • N
    NO-10
    回复74#Justing


    那就改成吃腐肉的秃鹫吧, 这样满意了吗
  • J
    Justing
    回复81#NO-10

    不满意,还是鬣狗和狮子的类比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