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每一个玩家都会有一段迷恋高画质的年华?

  • G
    GuardHei
    我的psp一直玩到2014年才感觉画面有点糊了,但也没觉得画质很落伍。然后ps3的时候也没感觉特别高清,尤其那个年代游戏好多都灰蒙蒙的,实际上当初看到别人的wii的时候才是羡慕死了。还记得当时有个加勒比海盗的游戏,可以用鸡腿操纵主角挥动武器,感觉这比画质吸引多了

    —— 来自S1Fun
  • 黑兽
    写实类画面的上限是你每天看到的现实

    非写实画面就没这个问题
  • 我是地雷我自豪
    虽然知道画面不是唯一,但游戏始终是一门享受各种要素的过程,条件允许下偶尔追求也不是不行
  • 閉肛!基佬。
    ns我當時就買了野吹,魔女,垃圾閉鎖夢yan,空洞,洛克人,黑魂1,沒買奧德賽。
    總體除了空洞和野吹一些地方掉,其他都沒什麼大問題。
  • 8
    8400gs
    哪怕是2D的GAL还追求知名画师

    3D游戏追求高画质有什么问题?

    画面好的玩起来也舒服
  • L
    Lunamos
    图形学这个标签确实大了点,这里说的还是直接和标题所谓画质相关的狭义部分,也就是Rendering。这几年比较亮眼的可能只有epfl的differentiable rendering,也属于被ML拖上车。
  • 培根芝士蛋堡XD
    一直玩老任的游戏就没有这个问题
  • 勇者仁杰
    不是,嘻嘻。
  • j
    jimclack
    追求高画质和很多游戏都不达标不矛盾啊,xb2在ns上表现的确差,因为ns掌机有不少游戏能表现得更好你没做到。
    不会去追求极致的画质,够用即可,画面好当然更好
  • I
    Ivent
    对画面不是很敏感 对我来说主要看画风 画风舒适就都能接受
  • 亚崔迪公爵
    工作前玩过最高画质的只到PS1模拟器,工作后也是从NDS PSP 3DS NS这些掌机一路玩过来,游戏有没有中文对我来说比画质高低更重要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 村长猫
    当年3d技术飞猛发展的时候,震撼肯定是不言而喻的,现在这种数毛+这光这水的已经没那种震撼了
  • 椎名mahuyo
    没有,一直都是电脑啥配置就用啥画面设置,差不多行了
  • h
    hshiki
    我在神海2刚出时十分崇拜顽皮狗,被动态演出的场景震得不行

    直到7年后玩到神海4,还是那些东西
  • L
    LilighT
    我从没有
  • z
    zqr211
    确实现在不迷恋了 因为要自己掏钱买显示器 电视 高配显卡

    我想了下 还是买台PS5在干5年算了
  • c
    clover293
    迷恋高画质 ×
    迷恋好看的画面 √
  • l
    lostyzd
    画面就是游戏性的一部分,许多玩法如果没有对应的画面做支撑,至少我是玩不下去的。

    如果按fundamental来区分,那计算机科学本身都没什么意义了,本就是偏向应用的学科,还不如直接去研究数学和物理。

    图形学的困境之一就是算力限制,没有能力去模拟微观尺度下的光照,无法统一Volume和Surface表示,甚至颜色还在用RGB表示。
  • B
    BAIN
    我个人的接受程度是劣质3Dno其他的接受程度都很可以
  • F
    FanKiE
    我只是单纯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2K,甚至4K的英维迪亚樱花雨...
  • 保科智子
    当年机能不足才去追求狗牙,现在性能需求过剩了。ps2的时候折腾软件破解480p,整Sony 贵翔纯平,淘线材。现在同平台宁愿选switch。
  • P
    Pettabuz
    画面好和好玩又不冲突,有必要么。。。


    —— 来自S1Fun
  • g
    gaosf
    虽然想迷恋过但电脑配置一直落后时代享受不到。
  • 含恨未了切莫死
    你说反了吧,绝大部分高画质的游戏其游戏机制和内容深度都比不上高质量的独立游戏
  • L
    Lunamos
    根源当然是你提到的——算力,而且也不局限于这一个学科。比如对波动光学的模拟也不算新,包括定义了surface和volume两种行为的微观物理的建模仿真(虽然更多的只是基于ML的image-based方法抽BSDF),颜色也是用Spectrum而非RPG,但需求和算力直接决定了精度和呈现。人们知道怎么算,只是算不完。好在实时图形方面现在刚刚进入几何光学级的模拟,还能慢慢从这边搬运一些东西过去。

    当硬件优化、启发适配、近似方法成为主流的时候就感觉进入incremental领域了,或者说不像原来那么激动人心。尤其是它的许多近似带来的牺牲和折中,更像是制程和体系结构限制下的HPC问题。当然这也只是个人的定义,比如见到照片级场景在几年内从PC跑两三帧变成移动设备60帧而觉得激动和fundamental,自然也没什么问题。
  • 芷雅居
    保底的画质需求还是很重要的,永恒之柱打的下去,冰风谷那画质就打不下去了
  • C
    Chia
    我想对比正剧和肥皂剧。
    比如我们的父辈多半不会去看《信条》这种电影,或者偶尔一看看完就歇了,至少不会连着看;但是电视剧却能从早追到晚。
    而我们多半不会读什么严肃文学;但网文确大多能说上几部。

    而你对比的是文艺片和商业片。
    如独立游戏的开拓性和高上限我完全赞同
  • 哈罗
    现在更在意沉浸感了,打完标杆作品再玩其他游戏发觉很难适应
  • C
    Cranberries
    欧美游戏很多不好玩但是还是主流,是因为其他游戏画面又差又不好玩。
  • 毅转身
    很多画面很好的欧美游戏我完全玩不下去
  • n
    nozomitech
    有,现在虽然不会看不起任天堂,但我仍然在追求高画质。
  • s
    s1kuku
    从来没有。
    还记得玩主机游戏没多久的时间一群人玩同一个游戏,突然有人走过来说(他玩的)xx游戏画面吊打xx(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我跟我的小伙伴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他。
  • k
    kanaviz
    画面写真倒不是应需求,但ui、特效这些要现代
  • i
    imbazdw
    沉浸类的游戏和欧美那一票讲究电影叙事的游戏,如果画质太差会极为出戏。
  • 尼曼兔
    很难说- -我还是迷恋强2D全动画的游戏
  • p
    penggelie111
    确实高清游戏的设计一大问题就是画面没有主次感,当画面内所有元素都是精细的时候人的注意力不可避免地会被分散
  • 雷卡特
    我个人是没有····好玩和气氛好才能入我眼。
    文字要作的好甚至可以字符画拼画面我也吃
  • p
    penggelie111
    好玩是需要反复重做的,高画质是需要更高成本做地图的,一结合成本瞬间爆炸
  • H
    Hidewhite
    我觉得能一直打着10年、20年前游戏的人才有这个资格,比如打传奇、打拳皇97、打魔兽世界那种,而不是拿个掌机的相对弱势来谈,不然每个玩手机游戏的都能谈他们不迷恋高画质
  • 魂淡放我出去
    10年之前一般都能接受,超过10年的就得衡量一下游戏性和画面的平衡了
  • x
    x分裂者
    大部分画质导向,追求商业利润,需要极大开发投资成本的游戏谈何自比文艺电影和严肃文学?不依靠大众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拿着最真实的画面匹配最弱智的玩法,无限制的向难度妥协,简单模式不仅越来越普遍还越来越弱智,打完换个难度游戏可能都不知道当初是怎么玩的,关卡设计和玩法设计一泡污,相比以前的游戏玩下来既不用动脑也不用动手,花精力最多的部分是上玩家社区讨论剧情。

    思考所谓的“游戏内涵”就一定比讨论玩法,讨论速通/全收集,讨论如何磨炼操作意识和操作技术更需要学习,更激发求知欲?喜欢玩那些所谓的3A的相比喜欢打speedrun/全收集/之类的哪个更核心向更有深度不言自明。
  • m
    makece
    有这种想法的基本都是年龄刚好卡在不上不下某一代上的人,没有经历过画质变迁
  • 彩虹肥宅
    我还是喜欢高画质
  • z
    zdejiju
    当年我在PS3上一口气玩了神海123
    神海1觉得还行
    2代不错,牛逼
    然后3代我吐了,玩了三个多小时,之后再也没打开过。。

    也许是玩的太密集产生了应激反应(
  • z
    zdejiju
    在成本有限且相对固定的当下,加强一方面投入肯定会挤占其他部分的资源的。。
  • s
    stmule
    国庆节才买的黑旗,前天第一次启动

    —— 来自 samsung SM-G9730, Android 10上的S1Next-鹅版v2.4.3
  • s
    saevey
    初中毕业后就不鸟什么画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