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有误导。
如果是PS绘制、处理位图,文档的色彩模式必须为RGB,比如sRGB或者AdobeRGB(后者需要广色域显示器支持),确定你绘画或调整终稿,最后可以以副本输出为CMYK的图稿。
这么做,
第一,因为RGB模式的颜色覆盖范围比CMYK要更广,这样以前者工作就可以让原稿保留丰富的色彩信息,而如果先使用后者工作的话,原稿的色彩范围小,那么就算之后你有需要改为RGB模式,原稿的颜色不会凭空多出来,依然是那么少。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拍照要用RAW、还要尽可能的花钱买设备然后使用AdobeRGB、P3这些色彩空间来工作的原因,就是“原稿”要尽可能的保留最相近的内容。
第二就是你会发现CMYK模式下的图稿,因为跟RGB一个是减色一个加色,所以诸如色阶、曲线这些调整项的滑竿都是相反的,会不习惯,并且有不少滤镜功能无法使用。
当然在AI、ID这些经常用于印刷、集成了丰富的PDF设置和印前管理功能的软件,理所应当的根据需要来选择CMYK模式即可。
不过毕竟显示介质是屏幕,所以颜色自然还是以RGB来显示。
RGB除了覆盖色域更广以外,因为显示器是自发光的,所以看起来颜色当然比油墨来得鲜艳。
那么就是你的问题,怎么确定打印出来的颜色尽可能接近你画图是看到的样子,
颜色管理其实是一个需要深入学习的知识,我个人其实也只知皮毛,没法多说,之谈个人经验,
首先你的显示器要尽可能的好,并且需要用校色器校准。
经常希望快速的自己打样的话,打印机也要好啦,其实你说的问题我估计有不小原因是公司的打印机太烂了。可以去打印店,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不过印刷厂打样其实也是一样的商用数码打印机。
打印机也可以硬件校准,但校色器较贵。
总之就是打印机打样你就用来看个大概其,比如色相是不是有偏差,明度和饱和度不一定能看得出来。
那么从你这里尽量能做到的,
就是做好文档的印前管理。
PS的印前管理功能是很弱的,但也可以存为PDF格式,而AI的画不论在画布里置入的位图是RGB还是CMYK,都可以在PDF里进行色彩配置文件进行嵌套和封包,出来的PDF可以一律是CMYK的。
然后,用Adobe Acrobat来检查这份PDF图稿的油墨使用情况,比如用到了哪几个板、以及每个板、图稿上某个局部的油墨网点密度等等。


这张图,按钮的红框是要点击的,找到“印刷制作”工具,然后用“输出预览”,你就可以看到这个图稿用到了CMYK这四个常规的四色板和一个专色板,图稿上的红框是我鼠标去色的位置,你可以看到M色的密度是57,Y色的密度是75,
那么对于这种大面积色块的设计,接下来,你可以根据经验来估计一下这里颜色的色相、明度、饱和度了,如果经验不多或者要保证严谨,那就拿一本印刷四色色标(各大线下线上书店可买)照着去对。
至于那个专色,这里选的是Pantone色,也就是潘通,你也需要一套潘通色票,最常用的铜版、胶版一套淘宝600多块,让公司给你报销。
大面积色块并且希望颜色足够鲜艳的话,靠印刷机上4色滚出来通常不够理想,只有调制一个专色也就是单做一种颜色的油墨才好实现,潘通是唯一最标准的颜色沟通方案,经常做设计输出的话这玩意是必备的。


这里,一开始这个叶子的阴影只是做了一个半透明的黑色,跟叶子一起作为一个PSD图置入到这个设计稿里,压在专色上,并没有设置为叠印(正片叠底),观看PDF时和实际输出的时候影子这里就会是灰蒙蒙的一片,通过上面说的办法对PDF进行检查,发现了阴影和绿色专色过度的地方后者的密度过少,明显有问题,
于是在PS里将叶子和阴影拆开为两个图稿,分别置入到AI,阴影做叠印,这样你可以看到,从PDF上预览也正常了,取色后的色值估计也没有问题。




这两张图有位图在里面,也有用到专色,都可以通过PDF来预览大致效果和取色检查。
但显然照片的校色就没有这么直观,很难对全图以数值来进行精确检视,所以还是需要靠谱的显示器、校色、打印设备来支持。
最后就是如果可能的话,亲自去跟稿,数码打样你要过目,你已经做到了,尽管这一步你遇到了上面的问题。
然后印大货跟数码打样也存在偏差,最靠谱的就是大货开印你也在印厂盯着,印厂对纸张和油墨都会有冗余的准备,开机之后你很可能会见到预期之外的偏差那么就即时跟工人沟通,马上调整机器。
当然很多时候公司可能会找了一家远在他方的印厂,为了跟一下印刷都要飞一趟显然不现实,那么本地找一家质量靠谱的数码快印店,打样在本地,样稿靠谱了你给印厂快递过去让他们以此为“底线”去搞也可以。
如果是印厂打样,那么就让他们先寄过来看一下样品。
------------------
写得看起来有点多啊,
总结一下,
你的问题其实就是困扰很多人包括马马虎虎的从业者的问题,就是设计稿和输出时的色差问题。
要尽量所得接近所见,
1,硬件(显示器、打印机)必须靠谱,并且要经过校准;
2,不论RGB还是CMYK,不要导一张图片随手就扔过去,做好图稿的印前管理和检查;
3,人肉跟稿,保持沟通。
4,如果以上工作属于你分外工作但又不得不做,申请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