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国内现在的风评是动了谁的蛋糕

  • 培根芝士蛋堡XD
    手感和系统很好,我觉得吹最强日式arpg不过分
  • 棱莲绫濑
    勇者斗恶龙1-5是chunsoft做的,8和9是level-5做的,而且堀井雄二,鸟山明,右翼老头也从来都不是enix自己的人,相当于合作关系。
    也就是说勇者斗恶龙虽然是部伟大的作品,但enix的参与度真的不高。

    enix自己的那两作开发效率极其低下,四年一部,而square在1997年到2002年基本一年一作最终幻想,勇者斗恶龙7在技术力方面有多大脸现多大眼,和早一年的最终幻想8差了一个世代。

    就这么一个公司,拿什么去跟square比风评?(修改:前面有误,DQ6和7也是外包...)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 千年的旅人
    原来花钱买游戏要感谢厂家的施舍
  • z
    zhssf
    一般水平,正好kh3中文出了,一堆主播都在播
  • z
    zikimi
    se从零几年就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最开始搞合资,后来自己独资,搞过代理,有合作研发过产品还自研过,还为中国市场专门开发过游戏,虽然大部分产品都败退了,可现在本地化部门现在还存在着,tcg之类的也有引进前阵子还举行着比赛,还开着餐厅,哪个次元的se瞧不起中国市场?中国玩家还玩着se中国本地化的魔力宝贝 ff14呢,DQ10国服还尸骨未寒呢
  • o
    oskneo
    用户评分不错啊,不过还是等日语出来再玩

    —— 来自 HUAWEI HDL-W09, Android 8.0.0上的S1Next-鹅版v2.1.0-play
  • 唯_change
    硬要说应该是国人不待见SE吧
  • w
    weiduopla
    DQB目前是FF14吉田那边的组负责,他的项目管理水平一直都不低。另外一代貌似是外包,二代也有光荣的组参与。
  • m
    miyac
    厂商没把我当目标用户,用价格把我过滤掉了,可以啊,没任何问题。那我因此对这个厂商的行为感到反感也是我的想法, 凭什么不让我反感?难道还得因此给SE唱一首赞歌?这年头出DLC的那么多,不用重新买一遍的游戏那么多,不和好的比非要给厂商的做法找正当性,也不是不行,但我是消费者,我用脚投票不就完了
  • a
    akun0805
    反正我是se忠实的掏钱狗,骂完就真香
  • z
    zpsw00000
    用你的脚投你得票去
  • o
    osborn
    原来是他管理啊,那还真可以……其实管理外包厂一点也不比自己做简单,看看隔壁搞砸的碧蓝幻想……
  • 小司司
    你都是从哪儿学的游戏历史~

    enix和sbuare合并前从来不养开发团队的~

    6和7是外包Heartbeat(山名学跳槽出来开的)~~7还有ArtePiazza~

    合并后dq系列也基本上都是外包!

    为啥,就是因为瞧不起把任何人设都做成野村脸的sbuare美工~

    当时enix和sbuare合并,sbuare1股只合enix0.81股份,sbuare最大股东宫本雅史不满意,改成了0.85~为了减弱sbuare被enix吞并的感觉,才把enix的名字放在后面~~

    这些都是基本史实,就算你们sbuare教主huya也不敢瞎编~~

    你倒是从哪儿看来的??
  • 棱莲绫濑
    1.6和7确实也是外包。发那个之前没查到外包公司名,就误以为是自己做的了,又查资料发现是外包给了Heart Beat的,是我疏忽了。

    2.
    关于后面参股我没说错,前面提了「更商业重发行的公司占上风」,法律意义上是enix收购了square。

    但这里说的是风评,没谈谁更强势。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 h
    hentianwuya
    没合并前的ENIX不仅有DQ,还有北妹、星海、格兰蒂亚等等很多IP的版权,人家好歹出钱开发让你玩上北妹1、2,星海1-3等作品,格兰蒂亚也帮你续了2秒,DQ正作和衍生作都是按部就班的在出,怎么风评就不能跟SQ比了?每个世代都有神作,SFC有天地创造,PS1有北妹,PS2有北妹2,这还不够好?你说这游戏不是它本社做的,但实际上人家本社本来就不怎么做游戏的,但游戏开发组是它出钱养的或者说它出钱给开发组做游戏,那开发组做出来的游戏就是属于ENIX的游戏,任天堂索尼微软很多游戏还不是本社做的呢,算的时候还不是一起算。
  • w
    weiduopla
    确实不容易,能力和关系都有要求。
  • L
    Lunamos
    DQ换过好几次开发商,因此说DQ是Enix的这件事没有歧义而且简单,在玩家群体里流传下来了。但北妹星海都是3A开发的,格兰蒂亚是Game Arts的,盖亚三部曲都是Quintet开发的,这时候不会产生歧义,因此也就没必要归给外包发行商Enix了。何况Enix在其中的介入有大有小,对投资和合同状况不熟悉的时候也容易犯类似把只狼归给方块游戏的错误。
  • h
    hentianwuya
    方块游戏只是地区发行而已,就跟任天堂是八方的地区发行一样,没有谁会把八方算作任天堂的游戏。而Enix不仅仅是发行商,还是版权方,Enix与这些游戏的关系跟现在Se和尼尔的关系是一致的。要不你以为玩家请愿出天地创造续作为什么是找Enix去请愿,先去补下Se的历史再来参与讨论吧。
  • a
    akari1864
    一手好牌被一通操作打烂了,然后一连串多米诺骨牌连累了游戏。加上宣发/销售部门间歇性脑子有坑,只能说一堆坑货环绕下,还在好好做游戏的这批人真不容易。
  • L
    Lunamos
    反过来想,这个所谓稳定的外包合作方不就是平台商的本地化部门么……怎么看也比自己找翻译公司靠谱多了。日本一、地雷社有些游戏谈不上平台商本地化的日程,就只能自己找翻译公司做,当然也有很多游戏能排上丢给SCET做了,还有些中文是海外发行商做的,比如有些主机上都没中文但Steam上有的游戏就是。

    归根结底还是发行商自己的选择:结果来看SE近年的都有中文,他具体跟谁合作做的中文、如何交易、怎样分成、翻译公司是哪家、是用微波炉做的中文还是烤箱做的中文这些问题,对终端用户来说是透明的。既然它那些流行的游戏都有中文而且质量不错,说它“中文方面做得很差”就很缺乏说服力。
  • L
    Lunamos
    前面那贴是说为什么平时的讨论里经常把DQ归给ENIX而其他一般不归给ENIX的原因。方块和只狼这个例子是说像ENIX有很多IP也只做过类似PS2日本地区的发行等等,之后才收购进来。发行方介入程度复杂但开发方简单的时候一般会直接引用开发方,开发方更换频繁,发行方稳定的时候才会用发行方,DQ就是个例子。
  • L
    Lunamos
    Enix这个甲方在人们心目中没什么地位的原因也跟它是本社不做开发的外包公司有关。玩家跟游戏和制作人有情感纽带但跟它没有,像quintet完球大家还会迁怒它。而square就完全不同了。商人知道square离不了这个名,而自己在乎利,合并把你的名字放前面有利于我数钱,那就放前面。因此enix手上IP再多(IP也没square多),风评也是被square吊打的存在。
    至于中文的问题我的看法一样,无论se怎么做的中文,最终结果是有中文,那这就应该是作为甲方se占头功。但这种交钱拿货跟开发游戏这种系统工程相比还是从复杂度到属性都不同的事情。mono都有人叫冤,更更何况Enix这种特殊情况了。
  • 绿
    绿冰
    这种说法还是难以接受,如果SE的中文是稳定的,那没什么问题
    然而SE的中文最大的问题相当不稳定,游戏有没有不一定,某某平台有没有也不确定
    作为一个第三方大厂,只是做到这种程度实在不能令人满意
    你说稳定的外包是平台商的本地化部门,但种种迹象来看连这点也不稳定,失落的斯菲尔这种新作都没中文,各种冷饭移植、跨平台就更混乱了
    就外人来看更像是由索尼主导的翻译,跨平台要再掏钱就没有,索尼看起来卖不动的就不做

    而且SE是唯一一个在公司层面上对中文化没有明确表态的吧,其他大厂基本都有积极的发言,甚至不少是今后除了冷饭移植全都有中文的强宣言
  • h
    hentianwuya
    说什么在人们心目中没什么地位这种废话?无非是看哪边粉多而已,根本就没几个玩家知道enix是皮包公司,说什么地位跟它是皮包公司有关岂非一句笑话?而在国内,SQ的粉几何倍数于ENIX,是因为FF粉几何倍数于DQ粉。至于这是什么历史原因大家都清楚吧,需要我细说?无非是7代8代积累下来的优势,FF真要一直走1到6的路线,还真没这么多粉。至于你说什么和制作人的情感纽带,我就当你又讲了个笑话了。从灵魂深处和圣子降临就可以看出来,你也许和制作人有情感纽带,但绝大部分玩家只跟自己钟爱的游戏和游戏中的人物有情感纽带。

    说一千道一万,你以为并购的时候,完全舍弃enix,只保留square,做出FF15这种游戏,square就会因为与玩家的情感纽带而不被喷?恐怕失去了让你找enix当借口的机会,你自己都会喷sqaure喷得更厉害吧。
  • L
    Lunamos
    根据前面说的逻辑来看,其实不是DQ粉数量的问题,而是只有DQ粉。北妹粉是3A的,盖亚粉是Quintet的,格兰蒂亚粉甚至是世嘉的,这些人都不觉得自己跟Enix有什么关系。所以风评当然是跟皮包公司的本质有关。Square则不是FF粉多的问题,还有圣剑、沙加、时空之钥、前线、异度、寄生、放浪……都是本社开发当然风评就好,个个都是吸粉大户。

    另外说实话不太清楚你想争论的是什么……一开始我回贴的意思是围绕着“ENIX风评不如SQUARE的原因”的,并没有涉及其他的延伸话题(诸如S和E谁祸害了谁之类),当然你想表达就表达,我保留意见。
  • h
    hentianwuya
    我针对的是说enix风评不好,我压根没踩square,是你非要拿sqaure来踩enix一脚的啊?现在说我延伸了话题?EXCUSE ME?

    我说这么多,意思是说粉丝多不多什么的跟谁是开发商压根没关系,跟厂商的宣传以及游戏的粘性有比较大关系,你觉得R星的粉丝数量能有暴白1/10多么?如果没有的话,合理么?

    如果当年魔力宝贝也搞个ENIX登录器,你觉得ENIX粉丝能少?
  • 我1458
    光是把一个个系列玩死的操作就让人生不起好感了,FF14和FF15的骚操作更是连自家招牌都敢砸
    SE的游戏我绝不会预订,因为一个是不是雷完全搞不清楚

    P.S.:你怎么就不说SE的手游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坑呢

    9102年了,果然任天堂还是日常被开除日籍
  • 杨雪崩
    反正我只知道以吉田直树为首的SE员工杀了NGA游踪区一部分人的🐴
  • L
    Lunamos
    你117楼提出的论题是“风评怎么不能跟SQ比了?”,我的回帖是试图解释为什么,没有延展话题。

    我的观点是ENIX风评差的主要原因就是皮包公司,并且并没有否认你后面提出的“跟游戏本身有关”。这是非常“正交”的两个结论。

    你的观点是ENIX风评不好跟ENIX是皮包公司没关系,只是DQ等游戏不吸粉罢了。而我本来就是同意后半句的,但反对前半句。就是风评差跟前半句也是有关系的。不知道理清了没有。
  • s
    syndrome2032
    倒不如说进入PS3时代以来是一直各种负面哏传多了导致印象一直不行

    罪证1:洗吹剪杀马特风
    罪证2:手游大厂,本家磨洋工不知道做些啥。
    罪证3:CG大厂只会做CG画饼
    罪证4:粪作狒狒15
  • h
    hentianwuya
    你的观点是enix在人们心目中没什么地位是因为他是皮包公司所以风评差,你自己预设的立场已经是enix没什么地位了,还说什么呢?

    我的观点是,大多数玩家玩一个游戏并不会管开发商怎么样怎么样,而enix当年发行了那么多质量好的游戏,对外也号称RPG双雄,风评是很不错的,至少可以和square比一下。我说得有毛病?你上来就是吊打,我倒好奇了,合并前,灵魂深处亏到姥姥家,保镖惨倒姥姥家,你说的那几个IP,制作人走得走,被冷藏得冷藏,风评怎么就好到吊打enix了?
  • L
    Lunamos
    这里没有任何“立场”可言,有没有利益相关,只是根据现象解释原因。如果在你看来ENIX风评一直跟SQUARE差不多好,就属于基本认知上存在差异。
    从我的认知来看,S风评比E好得多。而我试图从本社开发和皮包公司进行解释。
    在你的认知看来,E风评跟S差不多。如果按照你的认知和我的逻辑,自然什么结论也得不出来了。我也没有统计数据支持,所以继续讨论就没有意义了。
  • h
    hentianwuya
    不是说enix风评一直跟square差不多,但至少是可以比一下的。比都不能比的话也太搞笑了,也太把自己当回

    事了,如果我要是说个DQ1已经发售而FF1没发售的时间段,你s社还能吊打e社么?

    人们总说SE不重视中国市场,那么魔力宝贝是多少年前进的中国市场呢?17年前。。是enix的产品,请问那

    时候中国玩家在玩什么s社产品?在机房玩盗版FF7810呢。

    所以呢,你也就欺负下enix不像暴雪那样会搞营销,顺便被国内代理商坑了取了个超级傻屌的名字罢了。
  • 猫咪挠墙
    傻逼SE还用黑?
  • s
    soloviki
    尼尔2他直接定412我也就买了,出尔反涨到412连个屁都不放,那真就不买了。价格敏感,你说是那就是吧

    —— 来自 HUAWEI LYA-AL00, Android 9上的S1Next-鹅版v2.1.2
  • 赤魔法师
    这破贴能刷五页也是服了
  • 猫咪挠墙
    dq11以后转黑,简直坑傻子呢。
  • 囚徒
    FF15不至于

    FF13+FF15 咬到翻身前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