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文算是对下述发言的正式回复:本人不才,这些年在泥潭扯扯淡也获得了不少诨号。比如
民科先锋、
骗子、
营养专家等等不一而足。这二人转倒是新货,笑纳了。
我的选择跟生酮有没有关系下文会提到,但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选择的根据。那么且听我继续扯淡:
================我是分割线================
【正文】说起晒太阳,大家联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紫外光暴露增加皮肤癌风险。没错,紫外光暴露确实增加皮肤癌风险,完全没有疑问。
但是鲜有人知道的是,皮肤癌虽然听起来很可怕——癌症嘛,谁不怕?但数据显示这个癌不但不怎么可怕,甚至有点“可爱“甚至“搞笑“?如下图:


(DOI: 10.1093/ije/dyt168)
左为非黑色素瘤(非恶性)右为黑色素瘤(恶性)。横轴年龄纵轴全因死亡率。可以看到,即使是最危险的恶性黑色素瘤,对寿命影响也是微乎其微。至于非恶性皮肤癌患者甚至平均能比非患者多活个10年。
当然了,癌症毕竟是病,谁也不愿意得病。”为了多活十年我要皮肤癌“——谁也不会如此脑子被驴踢对吧。
那么,显然问题是:为啥皮肤癌会有这么个搞笑结果呢?
上述论文认为皮肤癌可以作为日光曝露的指标(紫外光增加皮肤癌风险)。因此,总体而言皮肤癌患者晒太阳比较多。虽然得了更多的皮肤癌,这是坏处。但晒太阳带来的好处,比如减少心血管疾病和高龄骨折,可以中和甚至超过坏处,导致这部分人活得更久。
另一篇文章也显示了类似观点:


左中右分别为“避免晒太阳“、“中等晒太阳“和”最多晒太阳”的人群划分。横轴是时间,跨度20年。纵轴是死亡率。可以看到癌症发病率大致差不多——可能增加了皮肤癌又减少了别的癌吧我瞎猜,但是CVD(心血管疾病)和其它死亡原因随着晒太阳的增加而下降。
那么,为啥太阳晒得多能减少死亡率呢?
可能有很多原因,实际上科学界也没弄太明白。这里只简略说一个:心血管疾病。有研究表明(doi: 10.1038/jid.2014.27以及 DOI: 10.1038/jid.2014.33),紫外光中的UVA可以促使皮肤发生一氧化氮——而一氧化氮确实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具体作用机制这里不再深入,有兴趣者自行搜索
1998年不存在奖医学奖获得者伊格纳罗博士的事迹。
最后,很多小伙伴说我一见太阳就晒伤啊肿么办?
这里可能与饮食有关了。我们知道(不知道的话现在也知道了)Omega-3脂肪酸/Omega-6脂肪酸比例对健康影响很大,比例越高越好,比例太低会有各种问题,其中一个就是比较容易晒伤。我们常吃的植物种子油大多是Omega-6脂肪酸,而日常食物中的Omega-3脂肪酸不足,所以很多人会容易晒伤。
既然这样,增加Omega-3脂肪酸摄入岂不是能防晒?恭喜你答对了:


(doi: 10.1111/1523-1747.ep12392604)
纵轴是晒伤所需的紫外光暴露量,横轴是时间。头六个月吃很多鱼油补充剂(富含Omega-3脂肪酸),然后停止补充剂。
================我是分割线================
【以下是在商言商时间,请反白】骗人的XDXD【以上是在商言商时间,请反白】================我是分割线================
但是别忘了,为增大比例值,除了增大分子还能减小分母:少吃Omega-6。我自打开始吃生酮就再也没碰过植物种子油哦,即便不吃鱼油3/6比例同样上升。难怪现在不涂防晒油也不怎么晒伤
【后记】关于晒太阳的豆知识:
紫外光分UVA和UVB。UVA上面提过了与一氧化氮有关。UVB则与维生素D生成有关,而且是皮肤癌/晒伤/皮肤老化的主要推手。UVB强度与照射角度关联性比UVA大——早晚低中午高。所以,比较合理的晒太阳策略是早晚多遛弯儿中午在家呆着:【本文纯属搞笑。不构成医学建议不负任何责任。如有道理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