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这沙雕电视剧是怎么火起来的?
- 草泥马大师建议你和楼下那位,重新去翻专业一点的书去普及一下。
不要把秽史宣传材料,以及微信文当真,来胡乱猜测一番
简单举一些朱熹的事迹,朱熹是南宋主战派,朱熹的学问是继承南宋以来的王安石新学的,朱熹等地方士大夫重建了许多著名书院,并在地方施行义田供给贫寒学子念书,地方社仓等也是是朱熹等创立实行,目的在于救济因灾困没法生活的人,朱熹等人着力在地方实行乡村自治,而国家的权利只到州县,朱熹等反对政府统一治学,而是倡导辩论,各种学派独立,交流
我想朱熹再不好,也比以上各位键盘侠拯救的人多吧?
明清政府等后人,为了政治需要难免利用朱熹,歪曲朱熹,就像歪曲孔子一样 - reg-neo谅皆考覆以非诬,政使窜投而奚憾嘛
人自己这么说的,九百年后您倒有旁的见解? - sumeru宅斗,网文的一大类型
- 燕市徒没想到你坛里还有你这样的。吹什么不好,来吹朱熹乃至腐朽的程朱理学。
建议你去看一下国学数典里的这个小帖子,以及下面的一些讨论:古人唱歌跳舞。作者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小中见大,沉痛的哀叹了中国人自宋以降,思想上被程朱理学紧紧地禁锢起来的悲哀。我觉得甚有道理。
http://bbs.gxsd.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1323
古人与现在人不同,是唱歌的,比如孔子在《论语》里就是唱歌的:
『7.9』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於是日哭,则不歌。
『7.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17.20』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至少唐时士大夫还保留着唱歌跳舞爱好,有李白《月下独酌》诗为证:“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中国人在唐时民间还在流兴大家围成一圈的“踏歌”。李白《赠汪伦》诗中有“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之句。那是一种最古老的民族特色舞,我们可以在中国最早出土的陶器上看到。
中国自从程朱理学盛行,国民才变得“中规中矩”起来,同时虚伪也达到顶峰。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妇女开始了痛苦的裹足经历。
宋为吾国学术及社会人心之一大变革时代,重文轻质,重文轻武,由此始也。
虽然宋明理学家无意为之,然而从现实的历史过程来看,宋明理学的确造成或助长了这样一趋势。
另文明越成熟生活中歌舞形式也会越正式,也容易会造成歌舞从生活中退去。
孔子所教的许多思想中,或许乐教思想是传承最少最早失去的。原始的歌舞中有不少巫术成分,大概从周初到孔子巫术成分慢慢消褪,并在春秋战国之时慢慢世俗化。或许从开始中国就有比较明显的雅、俗乐之分。雅乐没有很好的下来,后来对俗乐又比较轻视。
古书中对某些少数民族的介绍中也会说某某族人人能歌善舞之类记载,相比较来说,后世中国文化音乐很大程度让位于辞章、性理之学,传承、发展不是特别好。
这说明程朱也是普通人,有七情六欲,道貌岸然的道学家都是装出来的
程朱理學中的程顥的兩首詩:
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感觉楼主的结论有些武断,戏剧里面也有舞蹈呀
如士大夫。(明)沈德符著《万历野获编》:
古人酒欢起舞多男子,如唐张锡等《谈容娘舞》、杨再思之《高丽舞》、祝钦朋之《八风舞》,则大臣亦为之;安禄山之《胡旋舞》,仆固怀恩为宦官骆奉仙舞,则胡虏亦为之; - reg-neo心学这么牛逼的创举,您觉着人文没任何发展?理学服不服气?
三言两拍 金瓶梅 警世恒言 聊斋志异,社会文化不活跃?
科技就别说了,历法,造船,农,医,军械是不是巅峰? - 草泥马大师相比于宋代的繁荣,明清在许多方面已经是全方面的倒退了。
- 今夜呼唤我Posted by: Xiaomi MI 5s
看到身边九零后看这种沙雕剧真是捉急。 有时候真不是美剧党日剧党优越感。 是尼玛的你们这群看国产剧的又不是中年人。尼玛九零后啊 不带脑子的? - ikumi基督山伯爵是1844年大仲马在报纸上开的连载,要不然为什么看着这么过瘾这么爽,而且大仲马当年一样是被正统文学界鄙视的对象-_,-
- 燕市徒你要这么说,金庸小说全是网文中的网文。
- 燕市徒您吹的过了,宋代显然已经和唐不同了,不复是什么思想澄明,百花齐放的时代了。
- zero3rd金庸本来就是网文的老祖宗,现在的网文套路基本秉承金庸长篇小说构架,其中笑傲江湖的套路是最喜欢用的,只不过主角内核换成了鹿鼎记的韦小宝
- LTFYH这是女频文么?不是可以找原著来看看
- adawang我主要是看朱一龙的。。。连许你浮生若梦这样弱智到两倍速快进都让人抓狂的剧我都捏着鼻子看下去了,知否好歹还整体水平在线。
当然不能拿它和好的欧美剧比。 - mengma33受不了原作cp,然后就弃了
是晋江上的连载 - eioie因为泥潭说穿越sb,所以广电就禁了。
泥潭说宫斗sb,广电也禁了。
所以现在的电视剧就是泥潭期望的。 - chocoboplus前两天第一次听说这剧的时候,也听到了这言论,当时就惊了。。。
- sonic4747Posted by: OnePlus ONEPLUS A5010
听名字就一脸嫌弃,可傻娘们都追。 - rauphan别当历史剧看
古偶+家庭伦理剧,颜值和演技都还行,要求别太高 - reg-neo这局硬伤很多啊
18年底的大局,哪个不是摄影调色工整端正
这剧对焦对到背景上,对准了也是一肉到底分不清焦内焦外,曝光呢死白死黑一起上,调色近乎于无,怎么看都不像大中制作的剧 - 一根火材妹子最近在追这部剧,我就跟着看了几集。
这部电视剧扎眼看上去比较唬人,有点红楼梦的气势,拍摄的水准以及画面的构图都比较讲究。但是如果看上两集就原形毕露了,这么好的一个外衣,内心还是很空洞。
主要讲的是官宦人家怎么门当户对的嫁儿女的事,里边的女人一个比一个现实。我这么跟妹子说,她还不屑一顾,说人家故事讲的很深奥,又说我没见过世面啥都不懂2333 - jack_durden为啥?太太以为明兰会和谁在一起?
- 资深小白随我婆娘看了几集,剧情实在是太过拖沓了,屁大点家事扯个没完没了,少有能令人心潮澎湃的剧情,其实三十集完全可以搞定!
想想这也蛮符合网文的特点,用字数骗稿酬嘛!
[本帖最后由 资深小白 于 2019-1-17 12:04 编辑] - 蛤丝我老婆看的一集中有个剧情大概是当爹的打算把女儿嫁给一个有前途的书生,女儿的妈不同意,非要让女儿嫁入勋贵府里面,这就是搞笑了,宋、明两代最重进士,但凡有前途的读书人都是大户人家抢着要,相反是勋贵家不好嫁娶,编剧才没见过世面
- ppboc喷了,你不知道怎么火,在女人看来,你们所谓的游戏神作也是傻逼至极啊
- zero3rd抢着要的读书人要不是刚刚得了功名的,要么就是背景深厚的(比如得了名师赏识、家学渊源等等),单单一句有前途,还没转化成实际功名,不被看好也正常。勋贵之家虽然相对来说差点,但是对于商家出生的妈来说也算可以了。
- vermilion女的喜欢看吧,办公室两妇女很喜欢讨论这片,倒是大江大河,她们觉得不好看
- cgyldn原来叫这名字。。
- mengma33以为会和男二或者那个医生在一起吧
本质上只是官宦人家种田宅斗文,原作者也没有大家族的实际生活经验描写就是皮毛,和红楼梦比简直是侮辱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