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钟]想做游戏编辑的朋友来看
- johnPC?
- KillingAngel会玩游戏不等于会当编辑 超级玩家很可能是个超烂编辑
- 鬼咒舞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
也可以反过来理解~~有点编辑也不一定精通游戏~~ - john听说某国内著名TVG杂志的编辑从来不看不认识的人的投来的稿子
[M]999[/M] - KillingAngel编辑 就是象其他任何社会上的职业一样 都有自己的职业规范和技能 不是那些在游戏机边上或者一个小圈子里摸爬滚打上10来年就能行的 作为编辑 眼光 组织能力 亲和力 等等等等各种专业能力 一切都需要很好的训练 否则就只能职业生涯很短 为什么?因为没有从游戏中转到业务上来,当游戏生涯接近结束的时候,也就是离开杂志社的那一天,这种小编“走马灯”的现象在各大杂志里已经很明显了
- jjx01想当游戏杂志编辑的去收购《GAME PLAYERS》研究去……
- ROTO希望所有的小编都能用良心说话
- 星欣我心现在的自己还老是缅怀 “电电”给予自己的美好时光
对于现今的杂志
是靠胜过游戏内容的好的文笔还是用真心的喜欢抒写的游戏研究的感悟更吸引人呢?
在 浮躁的时代里
成功又是什么样的定义呢?
PS:楼上的话我也很赞同 - 逍遥虫浮躁……这个词可以帖在中国几乎每个游戏编辑部的门牌上了
- windX编辑属性:随便找了个编辑的应征条件――看来的确不低
工作职责:
采编IT市场动态资讯,组织制作专题
入职要求:
1、计算机、新闻或市场营销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2、两年以上媒体工作经验,熟悉IT行业;
3、对IT硬件产品有专家级了解;
4、责任心强,思想活跃,洞察力敏锐,文笔流畅;5、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6、有创新意识,能承受工作压力。
It\'s a xxxx....................... - torowa19记得电电是阿KING搞出来的吧?
现在有他的消息吗? - monkeyking游戏日编辑一脸苦情中……
- 千年犬妖编辑的门槛并没看上去那么高,编辑的职业也没看上去那么风光,编辑的工作也没看上去那么轻松
最重要的,编辑的口袋也没看上去那么鼓 - chenke进外资混出国才是正道,在国内没前途的
- stefaline呵呵~~出国当编辑?……
- 菜鸟干哪行都不容易啊
- change8224不管怎么说 还是向往编辑这个职业
- dragon(原用――这话,断章取义了。
不是说你,而是指King,呵呵……
我这么理解的,凭我的判断,在没有前提的情况下~
King不会这么直接表达的~ - dragon(原用猴子这话说得对~
确实怎么轮~也轮不到~游戏日的编辑部浮躁~
我想浮躁呢~都快那么大了~
还不趁能浮躁的时候~快浮躁一下~
但是时事不允许的说~
郁闷~~~ - 星欣我心又不是包装明星…………书不能比吧
文章的好坏,同类文章看多了自然就大致清楚了吧 - md2注意到一件事情
<font color=red>
一般杂志编辑对杂志涉及的专业内容都是不了解了
甚至你越不了解
越能发挥一个编辑应有的作用
即使是文学杂志也一样
工科 的 就 不 用 想 了
</font>
至于我的观点对不对
看看国内游戏志发生的情况就知道了
不过
没有办法
因为没有什么赚稿人
编辑只能自己写文章,确实是没办法 - 茄子P! 啥年头了老大? 现在外国猴子都削尖了脑袋往咱国内钻。
哪还兴削尖了脑袋出国啊? 得了吧你,还正道捏~
汗死... ... 说你小样还别真不服~
茄子 - nilren说的对
- YELLOW唉,一直以来想找到这样的话题,今天终于有人讨论这个问题了
以上的很多话都有同感,以前的最高志愿就是编辑,但随着对这个行业的理解,改变了很多想法。我估计我天天和游戏打交道没几就会放弃,所以现在很理智的去编辑部做美编,既不会被游戏淹没,也能体会到那种感觉。
现在也能体会到为什么那么多人会离开编辑部从事别的职业,其实现在很怀念慕容非的……
对编辑的理解我认为还是做几年报刊的编辑和记者再转职做游戏编辑比较好。编辑的职能就是站在更高的地方看问题,我觉得UCG这一点做的很不够,说实话我不喜欢小编寄语里那些无关游戏的闲言碎语 - snoopys隔了一年又被挖出来的东西
中国问题不光光编辑,还有玩家的
就像我们创造过许许多多的神一样
有游戏的,有玩家的,有编辑的,有攥稿人的…… - 圣菲德游戏杂志编辑,越来越觉得烂
对一个写烂文出名的作者,还跪在地上一样的求着别拖稿子。那些热心读者写的稿子,看也不看。
这个和那个熟,这篇文章就你写了。你玩过能写,没玩过也能写~~~
什么玩意儿~~~~~ - minichaos工作光靠热情是干不了几天的。
什么工作做多了,感觉都会变迟钝…… - 乱乱虫反正我觉得《游戏日》的编辑们,每期都是很努力的去办杂志。而且个个都斗志昂扬,不错啊。
反正我会一直支持下去的,而且他们走的也是另类的道路“功略月刊”。抛去了为了游戏资讯版权的烦恼。 - bill_rou中国的玩家还是个 需要功略 喂奶的时代- -
- lightwave转叉子的《关于一个好编辑》
2000年我刚做编辑的时候,反贪局一个欧巴桑看见我也能做编辑,便冷笑着说,你们编辑就是改一改错别字的工作吧?后来的几年里又有人不停地跟我说,你文笔可以,做编辑肯定也可以。直到前天,猎头公司的一个年轻女孩儿还对我说,你们做编辑的文笔肯定好好哦,要不怎么能做编辑呢――此女胸围十分壮观,可惜皮粗肉糙,膀阔腰圆,宛然有一番草原风情。
从猎头公司回来的时候我就想,到底怎样才算是一个好编辑?这个问题早已反反复复问过自己几十次,也答复了自己和别人若干个大同小异的答案。以前总是从“媒体工作就是创造性工作”入手,高谈阔论;做过市场工作后又动辄把“需求推动”挂在嘴边,长吁短叹。结合以上两点,我对一个好编辑的定义如下:
1、媒体触觉
2、媒体素质
3、活力与创造力
所谓媒体触觉,无外乎是感觉一类的东西。在媒体定位下(又细分作市场定位、读者定位、客户定位),洞察我所面对的不同种类的读者需求是什么?客户需求又是什么?从这个角度出发去观察市场,什么样的素材――以什么样的手法来操作――到什么样的火候――可以满足哪一部分读者和客户的哪一类需求?这就是媒体触觉。说来简单,其实奥妙无穷。而媒体和别的商业实体不同,除了满足受众需求之外,也赋有引导受众需求的权力和义务。这就需要更敏锐和准确的媒体触觉才能做到。
所谓媒体素质,即是执行环节上的东西,是涉及媒体触觉的执行力。如文字编辑能力(又细分作三个层次,这里不作赘述);挖掘潜在作者、培养潜质作者和勾兑大牌作者的能力;面对读者、作者和客户应有的几种态度;基本的市场调研能力;编辑本人的文字技巧;针对不同性质稿件/专题的若干种处理手法等等。相对来说媒体触觉更加依赖于与生俱来的资质,而媒体素质则出自后天的学习和培养。在一个媒体素质整体偏低的编辑部,新编辑往往不自觉地被同化并且积习难返,这很可悲。
如果部分地具备媒体触觉和媒体素质,这已经是一个好编辑了;但是要做一个优秀的编辑,还需要第三点:活力与创造力。活力关系到个性,创造力关系到天资。只有看到别人未曾看到的焦点,使用别人未曾采用的手法,做出别人未曾做出过的东西,在同类媒体上开辟自己的领域,才能够出类拔萃。而这非具备得相当程度的活力与创造力不可。
在此基础上,如果还能具备相当程度的市场调研能力、产品企划能力、产品推广能力、业务洽谈能力、部门管理能力,你就具备了执行主编或者副主编的要件。
在此基础上,如果又能熟悉一整套媒体运营管理方法,那么你就是主编。
以这个条件来审视目前大大小小二十余份游戏媒体,不禁拈花微笑。 - 坂井泉水编辑圈子是良莠不齐的,但是绝对不像各位想象得那么简单。
尤其楼主说的那位BOSS,更是不懂装懂的典型 - 滑翔的CPU一旦成为工作....乐趣自然就慢慢消退了,然后就是跳槽
- Yuo我总有种印象, 新入行的编辑总是认为游戏编辑就是写攻略.
- YELLOW上面说的确实是把一本杂志做好的手段,但我觉得资质是可以培养起来的,但一个好的编辑最需要的还是――觉悟,国内能做到这个的不多,很多编辑还是以一个玩家的角度在看问题,而不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正面和客观的去引导游戏业。
- 樱之恋人还是老话,毕竟游戏不是什么正经的玩意,那玩游戏的编辑地位不高是一定的。
- hagger“编辑的工作特点:
一、媒体及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
1、编辑是媒体编辑方针的制订者,是媒体形象的设计师;
2、编辑是每一阶段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3、编辑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的指挥员与参谋;
二、对于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和“总把关”
三、对于新闻素材的“再认识”和“再创造”:
1、对新闻素材的重新选择的组合;
2、对新闻表现形式的再创造。
编辑的基本修养:
一、理论修养:
1、认识理论;
2、政策理论;
3、专业理论;
二、知识修养;
三、职业道德修养。
编辑的业务能力:
一、信息能力;
二、鉴别能力;
三、创造能力;
四、组织能力;
五、写作能力。”
――引自《报纸编辑》教材 主编 郑兴东
其实文笔对编辑来说并不那么重要…… - 西尔维特楼主自己自裁吧
我说怎么这么眼熟
原来是又把人拖出来棒打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