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北乡村教师的观察|故事FM

  • 海底两万里
    https://mp.weixin.qq.com/s/AdiChs_AlesO6c8siKNaog

    听了这期故事FM就会感觉到,中国并没有比印度强多少。当然这么说很多人会感觉到不适的。但如果你听了这期的故事,不适感会更严重。
  • b
    bfengwei
    中国到底怎么样,每个生活在中国的人都在感受。不需要靠一个FM去了解“真实”的中国。
  • b
    bfengwei
    如果FM中是中国生活最艰难的一群人,那么你去看看整个印度生活最艰难的一群人在做什么?
  • 钟神秀
    巧了,我昨天刚听,震惊中。
  • 我是民工
    回复2#bfengwei


    真用力
  • 蓝田玉暖
    城乡差距大一直存在 生活在城市的人陡然发现事实就会震惊
    为什么要扶贫?差距越来越大 最终会割裂社会
  • w
    wagdog
    就这么几家人,大部分都有车有房年薪几百万
  • s
    supprman
    感情大家都生活在虚假的中国啊
  • s
    suninmind
    监护人教育不当的问题在偏远地区更为严重。
  • g
    gamedog
    那么问题来了,小丑里面的人物状态和教师观察到的学生状态,哪一个更让人震惊
  • b
    beiwei
    那你说说最富有的北上广深,和最贫穷的地区,分别有啥不同的感受?
  • j
    jiangang0630
    在几个外出打工大省,留守儿童还是挺多的
  • s
    sshen012
    >这件事过后,我也在反思:我想也许是我错了,我之前总是困惑为什么他们不会形容、不会写作文,但是通过这次的语文课我开始意识到,他们不会是因为他们没有见过,他们需要一个人带领他们走到外面的世界里去。

    很有意思的反思。遥不可及的东西,有时会限制或压制人的想法。

    其实除了“带领他们走到外面的世界”外,还有一个是 “将外面的世界逐渐带到他们身边”。我理解现在的扶贫,理想化一点的话,就是后面的做法。
  • o
    ooseven1233
    笑死我了 哈哈 难道靠你去了解? 你除了会舔还会什么 iOS fly ~
  • t
    txegoo
    看了一下这教室,比我们小时强多了。感觉贫穷不能单看表面的物质,还要看当地人的思想观念。
  • 1
    13121982
    都不用说去西北,去看看城市里的环卫工人就行 iOS fly ~
  • 海底两万里
    这个故事听了比看了感触更深,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状态,那种完全没有希望的状态。
  • t
    tedzhang
    看了几分钟没看完,文章里的照片显示的学校操场、教师、课桌比我读书的条件好多了。
  • h
    hotgirl109
    马克 One Day
  • w
    winder07
    反正比我小时候好多了,几十年前读书条件都不如文里面的孩子,现在也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为什么不能认为他们有美好的明天呢
  • b
    bob1bob2
    是你自己觉得没有希望,他们自己并没有觉得。这种巨大的差异在哪个国家都会存在。故事的讲述者也是对这种差异感触很深,所以也只是讲出了他自己感触较深的差异。随着他在那生活时间的增长,会有更多的认识。一个人如果自始至终就在这种环境中生长,不会知道这种差异的
  • m
    mobile1
    小时候条件比这里差很多+1
  • 烂人村村民
    不用跟西北比,我河南城市跟偏僻农村就行
  • d
    doublefat
    西北也不是那么穷的 当时西安读大学 最穷的恰是我这个广东人
    西北最大的问题是人的思想问题。
  • a
    alzeng
    早晨跑步听了这期,有些触动。
  • b
    bbfaye
    其实哪里都一样,思维的局限与固化,才是最大的问题。
  • z
    zlion
    所以要扶贫啊,如果大家都富裕了,就没必要扶贫了 iOS fly ~
  • h
    hblizheng
    本人因为工作关系,接触了一些东北地区的乡学校和村小。从硬件上,以及师资投入水平,感觉不比城市学校差多少,甚至很多学校还有颇有8特色的特长教学。家长也不像文中这么大比例,外地打工对该子,不管不顾,都是留守儿童。但文中所述地区还不算最差,这些孩子的状态,还是有代表性的,这个年青老师也是个有想法有方法有执行力的好老师
  • s
    southface
    楼主的惊奇可以理解,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你所想象不到的,还有更黑暗的事情。即使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一样有文章里的情况。贫穷是一个永远存在的事物,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贫穷,在人类社会中都永远存在。电影“小丑”就是精神贫穷的戏剧化表现,去年之所以这么火,就是因为美国就业形势在恶化了。
  • w
    weihaitun
    回复21#tedzhang

    这只是表面上的,以前的社会苦娃子多
  • s
    sharemop
    事实是活生生存在的,没有必要去否认,也的确让许多大城市的人了解到原来最贫穷的那帮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推论,跟城市有着天渊之别。
    但毕竟是重点扶贫村的事例,因此就说中国跟印度整体没多少差别,结论未免失之偏颇了。拿着国内可能后千分之一的水平,得跟印度同样后千分之一的人来比较吧。
    否则,拿着美国后百分之一的群体的例子跟中国二线城市比,也可以得出中美没啥差别的结论。
  • 礼拜二
    只要用心观察,哪里都有阴影,每个阴影的角落都隐藏一个卑微的人。

    但反思不代表妄自菲薄。阳光越多,阴影越少。要看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