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51#lee42首先,地形 文化 族群都不是构成行政区边界的唯一条件(自然也不能用它来讨论定义边界是否合理)。相反,行省制度从元朝创立以来,更加侧重分而治之和制衡(因为从1300到1900这段时间,元清占据了大部分年代,自然提防汉人,从清朝分割江南省可以窥探一二),所以上面很多人抱怨的不合理,站在当时的统治者视角,恰恰就是合理,不仅合理,而且机智。
地形影响地缘政治,族群形成认同,倒是地形是天定的,像陇东,你觉得伸到陕西北面(其实不恰当,应该是陕西几何版图上的西面,北接延安,南接西府),其实反过来看,也可以说是陕西包裹住了陇东。。。。。
陇东几个市历史上和陕西的关系很深,但是不代表它们和甘肃的关系不深(跟陕西产生行政交叠的时候,比如元 明时期,天水等地虽然划入了陕西,但兰州也划入了陕西,从这个角度讲,不是陇东和陕西关系深,而是甘肃和陕西部分合体了,从内部看,兰州和天水的合体时间是远远长于在陕西的,只是说它们打包加入了陕西)。
历史上的陕甘特别是甘肃和关中本来就是拱卫关系,类似于河北和北京的关系。周人始祖很可能来源于你说的这个突出的地方也就是庆阳,后来周又把天水(更往南一丢丢,离关中更近)分给了秦人(秦人很可能来源于东方),所以周秦这两个霸主的始祖都是至少先辗转过甘肃,然后扎根关中的。
实际上宁夏也和这个区域有交叠,宁夏和甘肃分分合合。宁夏的巅峰应该是西夏国了,恰好李元昊和他的先祖就是从唐朝开始盘踞在陕北地区的割据势力和定难军节度使,定难军节度使又叫夏州节度使,这个夏来源于赫连勃勃的大夏国(也就是十六国时期盘踞在此地的割据势力),而西夏国就来源于继承的这个夏州节度使的“夏”,夏州节度使管夏州 绥州 银州,这就是西夏发源的大本营,全部在陕北,兴庆府是西夏后面迁都的新都。而银州这个银,和西夏人崇尚银色也是双关,很可能跟今天银川的名称也有因果关系(银川在明朝以后才开始慢慢叫现在的名字)。所以族群可以渊源很深,也可以慢慢迁移。
就像现在的南方,四川大部分是历史上两湖等地的移民后代,而两湖特别是两湖东部大部分都是更早的江西地区的移民后代,这种渊源站在还能看到影子,倒是民间认同已经不那么普遍了。
即便是有认同,也很难影响行政区域的变化。
所以庆阳 平凉 天水未来不可能有大的变动了,渊源很深不代表要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