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画质的时候在谈论什么?谈当年1080P和超采样
- timtu(仅谈清晰度,不谈色彩)
当年很多机器欠采样造成摄像清晰度极度恶心(拜耳阵列所赐)
点对点的全采样1080P已经是对摄像最大的尊重
这时候出来一个超采样机器,让每一个像素具有了所有颜色信息(四合一这个描述也不完全对,并非四个像素合一个像素,周边的像素都要参与色彩的计算)。不知道是不是拜当年编码速度还不行,才出来超采样这个技术? 我采样速度很高,你编码速度不行,我就多采,能者多劳好了。
那如今很多人的入门机器拍4K,导致电脑剪辑4K负载加重。 到底拍出来的素材有没有当年1080的电影机清楚(不考虑镜头素质,因为镜头早已喂饱1080P)? 有没有当年超采样的机器清楚?
不是很了解现在摄像器材到了什么程度了,请赐教。清晰度究竟有没有一个通用的量化指标? - operation314我决定还是看码率。
- timtu采样垃圾,码率再高都没用
早期也能上100M 720P都能100M
- operation314我是想说 平台给你的码率 是不是相比分辨率更重要一些
- timtu对于有些静态画面,现在低码率也可以非常清楚。
原始CMOS素材还是很重要的 - timtu有研究过摄像器材的能给点指点吗
- caoyuxinA7c算入门机么?6k超采,基本上清晰度上胜过所有1080电影机了,哪怕1080机子用的是超采帧帧RAW
- timtu我就是感觉老电影机的这方面价值已经没了……
- reg-neo感光元件面积,性能,镜头都挺重要
- cutee静态画面多的视频,高画质低码率怎么实现呢?比如在达芬奇里面导出要怎么设置?
- timtu不好意思没玩过视频处理软件,我是看手机H265编码直接能做到这一点
至于后期压缩就不清楚了,应该是关键帧使劲少吧。 - replace一看你这就不懂 清晰度主要看远近啊
三米抗锯齿 五米全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