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天下第一名将是有历史依据的
- 孟德以前一直不知道!
- ballxx阿斗明明是坦克....
- lionnor古人强的确实强,韩信,霍去病年纪轻轻就天下无敌了。
- deeya吕布
- lovewater李元霸 不过好像是虚构的
- silentasksky辛弃疾 文武双全
- 63383087关羽吊炸天
- Wolverine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stomo廉颇虽老,战略却是正确的,只守不战,白起亦无奈何。。。是赵王成就了纸上将军:赵括
- Wolverine
握手!
- timtu没有科学的训练方法,都是靠悟性
- Rally风刘禅:莫要小瞧朕,朕当年可是带着子龙七进七出曹营,分毫未伤
血染襁褓透甲红,曹贼谁敢与争锋。
提枪冲阵岂危主,朕在当阳救子龙。 - Rally风希望国防部的这篇文章能稍微改变你对赵王和赵括的印象
http://www.mod.gov.cn/education/2017-03/25/content_4776523.htm
对照其他各类史料发现,赵军主帅赵括其实并非如《史记》所言的只会“纸上谈兵”,他在长平之战中选择主动出击其实基于三个方面的“无奈”:一是赵军粮饷不足、后勤供应中断,必须采取速战速决之策,不主动出击便是死路一条;二是赵军最高统帅赵王急于与秦军决战,不惜为此临阵换将,且换赵括为帅的目的就是尽快与秦军决战;三是廉颇在战争前期屡战屡败,当转为守势时赵军又不善于“坚壁”(赵军自赵武灵王时期建立了长于主动进攻的强大骑兵,但在善于防守和山区作战的重装步兵建设方面却落后于秦国),因此军心士气低落。
回望长平之战,赵军在军事上的最终失利,根本原因还是赵国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远远落后于秦国。无论是赵王的战略指导,还是之前廉颇的屡战屡败;无论是秦国的反间计,还是赵括的错误作战指导,其背后都根源于综合国力的强弱对比和军事力量的优劣异势。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历数代有为之君的长期经营和艰苦征战,统一天下的国家意志已经坚如磐石,举国动员的战争机器和军事体制已非赵国等其他六国所可抵抗。这段历史运行的最终结果深刻启示我们:只有建立在强大综合国力之上的国家意志才是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 - 大男人人老精,就算再笨的人,老了吃了一辈子的亏,也知道算计人了,打一辈子仗也知道打不赢还能苟,苟到机会到来,赵括就很正能量,很会正面宣传,亮剑精神嘛。
- 天空与大地之兽还以为说出啥干货来了呢,原来还是意识形态高屋建瓴那套啊……
- stomo赵括没有大战经验,其母亲都劝言赵王,括不可为将,这是其一,粮草是两方的,我更相信秦军粮草供应困难,6国中赵国最为强大,后勤远不及秦军供应远,且6国都可以借到粮草,见秦军二次兵临赵国城下,6国都已经达成一致抗秦,再换廉颇为帅,秦军大败,,,终究原因:赵王赵括都太年轻,不用秦间谍游说,赵王也极可能换掉廉颇,
- chenwengui杀李牧才是自掘坟墓。
- zhoy赵国国力已经支撑不住对峙了,守是守不住的,赵括能指挥40万大军也不是庸才,况且他还是战死在沙场之上
- zhoy秦国有巴蜀这个天府之国,天然粮仓,怎么耗也能把赵国耗死。况且长平这地方本来是韩国国土,对于赵国就是一块飞地,粮食供应只会更加困难,还有赵国在三晋最北边,跟游牧民族接壤,他就不是传统产粮地区。
- Rally风我觉得如果赵括不是总统帅,而是一军的指挥官,他的所作所为已经很够意思了
- superbu不是膘骑将军?
- qqwqq前二韩信李靖跑不了
- airy阿斗攻城拆塔很厉害哒.
- F-145吃了没有经验,一开始就统领大军的亏。
如果和白起一样一步一个脚印走上去,恐怕成就还在白起之上。 - gammi不清楚
- lostmore赵括母亲劝言这种事,看后面很多的历史例子就可以知道,很大概率就是因为风险极大,明知不可为而不得不为,只能保家的做法
至于借粮,刚开始秦赵对峙,其他国家是希望两国互耗,所以开始不愿意借粮赵国,后面赵国惨败,为了制衡才援手了
秦国白起当暗子,又用计逼赵国攻,人家是当国战打的,赵国还以为是争个上党而已,这已经是严重误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