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场演出的台前幕后
- 怀表热吻爷开连载了,前排留名
- cqlyzzmark下。
- Reven咱以一部成熟剧目为例,何谓成熟,我的理解就是在生命周期内扛住了市场考验能盈利,且能持续就算成熟。
但,能干成这样儿的寥寥无几。你们耳熟能详随随便便能叫出名字来的真是金字塔顶拔尖儿的那一小搓儿。跑个题,孙x雷没傍上x俐前在小剧场混日子时谁知道丫?还有那个谁,就前几年吸毒那孙子,影视圈儿不要丫了,夹着尾(yi三声)巴改一名接着祸害戏剧圈来了。
跑题结束,我刚来这公司面试时,老总邀看剧。说甭管怎么样先看完“产品”再说,如约而至个小破残旧的酒吧,三五十人,一出浸入式演出。以我在国内据说趁军工厂的某龙头娱乐产业公司任职过的眼光来说瑕疵多的不得了,这么多年进剧场进电影院我是从来不带表情的,难得看这个乐了好几次,特别接地气儿又不是硬咯吱观众,好玩儿,有意思。
就这样我入职了,九部剧,挑挑拣拣拿在手里四部。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开始了一段全新的“旅程”
[本帖最后由 Reven 于 2018-11-18 20:43 编辑] - Reven现状是什么呢?我一个做执行制作人的,现在要开始toC了。其次,产品有意思不假,但原来是一帮不懂剧只知道卖商演的销售在操持,鸡不生蛋鸟不拉屎你看完演出出门都打不着车专门建在犄角旮旯里的不知名小剧场里一场又一场地默默耕耘所谓市场,就这操行据说一年要完成一千四百四十万的kpi,还是他妈人民的币。
部门四个人,一个“元老”、比我早入职一个月,一个跟我同一天入职的小伙儿,一个总助,惨吧?连总助都借我了,我跟老总一人一半地用。这元老还认不清位置老想跟我轮流管事儿。真的,真事儿,丫干活不利被我数落,我语带嘲讽地挤兑丫说要不你来管管这个部门?丫说:下个项目吧。 - aries白羊这种感觉比做婚庆企业文化公司还要累和没前景????
- Reven“创业”这过程我就不说了。咱先铺垫一下戏剧圈儿惯例。
干剧的没几个挣钱的,挣钱也不是靠那几个票房钱儿,都是靠拿国家各种补贴活着。偶尔有几个票房盈利的也不是一开始就成的。通常一部剧创排出来演第一轮都赔钱,运气好产品硬,第二轮开始回本,第四轮开始盈利。这所谓的“轮”就是找个剧场,一周或两周连演多少场,这就算一轮。一轮演完根据各种反馈再修改再调整再换个地方又是一轮。有时候换地儿或者换城市演不一定真有能耐,也可能是郭德纲说过的换一个地方骗票钱而已。当然了,也真是有那个一年几百场巡演的,那是产品真好,譬如说孟京辉的恋爱犀牛等等。
注意:我说恋爱犀牛好不是说那剧有多好,因为我没看过。我说好是人家真的能卖钱。 - wanghujin去过几次乌镇戏剧节,很多戏也就小剧场混一次是一次了。
- Reven咱们开始说正文吧,标题里的“一场演出”的台前幕后,正文前还是得铺垫背景。
我赚钱了,我用了半年时间把手里四部剧中的两部做到了盈利状态,仅仅是盈利,一场也许三五百也许三五千,当然也可能不陪不赚换个吆喝,但好歹是能养活这两部剧和我这个部门了。另外两部剧一个准备封了它,另一部跟国内某龙头剧团联手改一次版,一月份面世。
手里的人呢,元老被我精简掉了,此人实在傻逼,情商智商都低,唯一一个好处是踏实,从来不迟到早退,演出加了班也不调休,每天就兢兢业业窝在桌子前什么事也干不好。奈何现在是创业阶段,实在不需要这种“守业型人才”。
总助被我一哭二闹三上吊长借了下来,姑娘脾气大,得哄。能力强但是面对工作狗咬刺猬不知道怎么下嘴,kpi拆成若干步骤一条一条的下放,一件事一件事的一起手拉着手干,还摔了一个surface,眼下终于是开始能按着计划开始写小推文做营销了。
跟我一块儿入职的小伙,能力不错,也听话,就是迟到早退事假调休多,能找的借口都被丫找遍了,上面帮丫瞒着,下面天天早晨电话充当人肉闹钟,目前踅微的收敛点儿,也能按月凑合完成任务了 - Tiaros接触过,这行真的是收入和付出完全不成正比,几乎没有市场盈利的前景,靠巡演场次硬撑起来然后申请国家艺术基金吊命。钱途太暗淡,幕后从业的基本也都是演职人员转行来的、或者跨行招来的,极少有高素质的正规专业军
- Reven入职,熟悉环境,各种迁就适应就不细说了,大刀阔斧干了点儿事:
重整执行团队,砍演员收入,加助理劳务,控制演出成本,不吹牛逼地说,现在演一场不算场租的话500块钱儿开支。
砍演员收入就是画饼子,现在少给的钱全得等盈利时给人家补上,几个兄弟也愿意现阶段一起吃苦。
底层的执行导演舞监推台技工助理全部按场次按工作量增加劳务收入增加餐补,欠谁不能欠民工钱对不对!
严格控制演出成本,出门演出我和主演几个有车的人拉着助理们往返,不许他们打车,无关的费用直接砍,但凡认为不合理的费用谁来也不给报销,老总签字也白搭,他来剧场视察也只能蹭车来。能吃10块的盒饭就他妈不吃12的 - leica哈哈哈,坐看瑞文哥写小说。。。。。。。。。。。。。。。。
- DDP挺有意思的话题,但楼主的叙述方式让人看起来挺累的
- Reven好了,我已经铺垫好基础了,也有了成熟的作品,现在开始说一场演出了。
演出的开始通常是由场地开始的,看位置看人流看商圈看环境看停车场看饭馆这些都不细说了,总之务求观众能方方便便地来,高高兴兴地走,离家还不能太远,但是北京太jb大了,我家离公司直线距离70公里,开车两个半小时,你们说我应该在哪儿办演出合适?场地找到合适的了还得看设备,简单说,一般剧场都会自带灯光音响投影led屏什么的,不过很多都是但收钱,我他妈真遇见过那种什么都齐全什么都合适的一切顺利谈完准备好演出了结果在演出前一个小时告诉你说你想用我们这个led屏?一场2000别废话不给钱马上拆屏你给不给钱演不演的剧场?
总之呢,剧场打交道多了你就知道,丫他妈什么都能单拎出来跟你收钱,小蜜蜂也就是腰包有收钱的,老子自己买还不成么!beam单收钱?寡人不用了,led屏单收钱?我自带投影幕布。
场地解决了,设备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档期,这是个技术活,要迁就的东西太多了。一般是今年订明年全年的,你想临时订就只能插档瞄缝儿,价格也不能一概而论。双11你演不演圣诞节你演不演跨年你演不演春节你演不演清明节你演不演五一六一中秋国庆演员他妈过生日你都得演,我跟你说,演多了还不成,一个剧寿命是有限的,天天让你龙虾象拔蚌你吃不了俩月就得吐,演出同理。消费者上帝真敢给你一场演出空荡荡俩人坐中间等开场。 - 果冻鸟前排马克
- blood估计跟楼主坐一起扯淡能扯半年不带换样的
- Reven好了,现在你有档期安排了,也有正规演出场地了,正规场地意味着什么,说明消防公安文化口都检查过了,发给这场地各种证明文件了,也核定了你的座位了,只要你在这个场地演你就只能卖人家核定好数量的座位,说180就180,只许少不准多,场地给你消防备案证明场地确认函等等材料,你可以去报批了。
报批还有个重要材料,演出许可证,一个演出团体(或个人)得有这个证才能做演出,说白了国家得认可你有这个资质你才能干演出,而这个证有一前置条件是三个经纪人证,经纪人证随便谁都能考,考一次380块钱,死记硬背能过但是题目匪夷所思,1860年某某电影插曲词曲作者abcd这种,简单说你懂舞台知识法律法规还不成,通晓古今是必备条件。考完证每四年还得再交一次钱再学习换新证。凑三个经纪人证,再熬够年头,现在你有演出许可证了。 - Reven北京大啊,你在哪个区演出就是哪个区的文委窗口报批,港台外籍的还得直接去北京文委总部交材料,每个地方的规则有细小差别。
例如朝阳需要你把演员身份证剪下来帖在演员确认函上的,海淀则需要单独一张正反面的复印件。
例如文委交剧目完整视频是要在节目单附完整时间戳的。
例如海淀是需要交纸质剧本且每一页都要盖公章的。
例如朝阳十月出新规是不允许剧里有任何互动的,你妈的偏巧我的剧大量观众互动。
总之你要凑齐各区所要求的公司营业执照/场地证明/场租合同/场地确认函/演员资质/演员简介/演员确认函/剧本/节目单/完整视频/演出许可证/应急预案/消防证明等等等等材料,提前20个工作日把剧本email给文委窗口,视频给人家送过去,然后等通知,可以的话再去提交纸质材料,然后再等一周,批文大约就可以到手了 - aweiwei热吻爷,我一个大学同学(下铺),现在在搞话剧,还算混的不错,在南锣鼓巷有比较常规的日常演出。没怎么听他抱怨啊。
- Reven批文,一纸a4纸,写了你的剧目名称演出场地和演出日期,收到后我通常会当场检查,例如文委是会犯错的,但他们通常不会承认,总之错了你还得再提交材料走变更手续去让他们修正自己所犯的错误。因为这纸批文关系到你日后的售票。
批文有了,我们可以开始做宣传和卖票了。你没看错,理论上没有批文就是不允许做宣传的。批文到手至首场演出当日,我会把这个间隔设置为一个半月,据我所知国内某演出巨头的要求是三个月,要留充足的时间宣传卖票。
大麦,终于开始说大麦了。不过说大麦前我想先说猫眼。
猫眼这个傻逼!!! - Reven扯远了,总之吧,把猫眼换成大麦,而大麦正规到只认批文,一纸批文对应一个项目,它会按照你批文上的参数去上架项目,再按着你给画的票图设置好票价,你的演出就有票可卖了。
票图,就是你们买票选座时那个座位图,这东西都是手画的,规划的划。有点儿门道,直白的说,这张票图就决定了一场演出你能卖多少钱赚多少钱有多少观众演出效果怎么样等等。截止今天仍然是我在划每一场演出的票图,不是别人不会画,主要是需要迁就的东西太多,画出来的总不如自己干的理想。例如11月7-15号的演出通常我会设置便宜些,这会儿还没供暖,大家都躁动都不爱在家呆着,卖贵点也不怕,15号以后供暖了就便宜点引流 - kid205好贴留名
- bestlwm好贴留名
- quakeguobiao留名好帖
- 离人最近的神有点儿意思,感谢楼主分享
- westlost这么累,赚钱多么?lz图个经验?将来大有作为
- neo1tgfc有点意思,鼓个掌,写的不错
- 左手的无名指伤有意思,楼主加油!TG人生百态,都在这了,通过楼主的帖子认识了一个全新的行业!很有意义!
- Reven关于营销我就不说太多了,都是套路和经验,猫腻太多,前面说过剧目很成熟了,让观众掏钱不难,难的是你不知道这个剧的存在我怎么赚钱?说实话,还是难。上面不知道从哪儿得来个所谓的经验,小剧场不能花钱,大剧场适当花钱。所以我得不花钱把这事儿办了。
大麦我签了个比较高的票提,多出来的这部分钱其实就是营销费用,banner啊种草啊首焦啊推文啊微博啊短信啊。轮番儿的要轮番儿的上。还有其他途径,这么说,你能在线上线下叫的出名字来的售票渠道我都铺了,连微店分销我都做,目的就是上座率。
饶是如此,能卖的好也就4成,市场惯例。小剧场就这操行,你宣传到位了,消费者就能帮你消化掉4成上座率。剩下的得靠团购置换包场赞助来补,补的方式也五花八门,例如永x大王,我跟国内某喜剧龙头企业合作出品的一部剧公演时,对方二话不说要给赞助,赞助啥捏?工作餐,连演5天每天两顿每顿十几份工作餐,条件就是演出时他们来现场摆个易拉宝发优惠券。
一场惯例性演出的票座构成如下:请来的各种关系户领导家人朋友+资源置换票+团购采购票+正经消费者一张一张买的票(这里可能通过十余个渠道购买)+请来的观众
为什么要请观众呢?以前我在龙头企业时经历过这么件事儿,6个演员,下面5个观众,4个是剧院员工的亲属,一个买票的观众。事后演员给我写演出日志洋洋洒洒情真意饱含含痛楚几百字记录了这个情况,这篇日志甚至反映到了公司最上层!这他妈可是国企!为了安抚,这6个演员当月每人500奖金,因为签的劳务合同要缴20%个人所得税,这帮小崽儿又是一顿哭闹说我克扣工资。扯远了,为了不让演员尴尬,所以我会适当地请一些观众来充场面。当然票卖多了自然就没有了。 - Reven好了,背景我们铺垫的差不多了,说演出。不过我还是觉得再铺垫一下我自己比较好。
我在这公司算个中层吧,苦也就苦我们这样的。你说底层苦,底层工作可以犯错误,我来抗。底层可以一言不合倒休请假迟到早退,我不行。底层每场演出有个补助,我没有。底层不高兴了可以掀桌子不干,我不能发脾气。那你说我图他妈什么呢!
连着大概有三周了吧,周一到周五早九晚六打卡上班,周五到周日演出执行。周日那天我在门口检票,一个资源置换票认出我来了说你怎么也来了?一句话把我问住了,对啊,我怎么也来了?我不应该来吗?按说不应该,但我还是来了,一是怕没人监管,二是人手不够,我来了好歹就能少带一个助理,每场就省下80块钱,四场三百多呢。 - Reven跟一般剧目轮演模式不一样,我订的演出排期比较接近于驻演,每周五六日都演,因为剧目成熟得抓紧变现。
咱就说说昨天下午那场吧,下午两点半开画。我凌晨一点钻被窝,9点起,到集合点接了演员助理一车拉满五个人
一个半小时到剧场,总助那姑娘也拉了一车人五个人到达,十几个人马上开工,布景对灯cue吐票划座儿一起开始。这国产珍珠有点儿烂,存好的灯cue随时会跳,所以每次演出前都要完整过一遍然后祈祷演出时不要出问题。布景相对简单,但是很多门子要提前设置。道具的维修保养也在此时一并进行。中间还得抽着时间订饭吃饭,舞台游机架到位置,图传检查信号,几个话筒腰包换电池等等等等。还有那么两回剧场新来的保洁没经验,把舞台上的荧光地标全给清了,掐死丫的心都有。剧目再怎么成熟这也是现场演出,每次都要走一边调度,熙熙攘攘就这么到了下午一点。
这场卖掉了一半,剩下一半有个几十张置换。小孩跟我请示说叫了三十个免费观众。算算差不多够了,一点出头开始有观众到场,有些需要现场领票,大麦的入场前出示二维码。一点半,出摊儿。
俩摊儿,一个取票的桌子,一个贩卖周边的桌子。周边贩卖其实是剧场收入挺重要的一部分。还有些关系单位或者置换资源也会到现场来竖个易拉宝啊发发传单搞些试吃什么的。例如原麦山丘,拿了几十个面包来切了试吃,最后全被我剧组里的人消灭了,额外给我带了杯热奶茶,站在冬日剧场门口喝一口很幸福。
[本帖最后由 Reven 于 2018-11-19 14:15 编辑] - scheme看得出楼主是真爱这一行
- lucifer890写的好,有生活
- hwj10tenmark观看
- sonic4747干一行爱一行,不要多抱怨,好像是这么说的。
- kalbertemark之
- ranceyuMARK,学习了
- silentkill楼主的文字始终透着股小强能量
- 就一中年人看的辛酸又欣慰,我特么时不时的要搞些落地活动……日了他么的……
也是中层倒霉 - sunnystory好看 喜欢看这样的
- bluesky8177真的每个人都是不容易啊!
- pop000ooo太生动了,把这帖子拍个戏吧
- zkx7818看的心酸,图什么啊
- adelinshark感动
- typeo好文,马克,就是我伺候
- Puuff好帖留名
- 放浪的无责任男马克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