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抗生素的帖子看了5页,还是没弄明白这抗生素的坏处究竟在哪儿。。。。。

  • V
    VODKA
    病毒性感冒用抗生素有没有效果?有没有坏处?
    细菌性感冒用抗生素肯定有效果,坏处据说是让细菌抗药了,但如果不吃抗生素,“没吃药”和“药效降低”比起来,前者的结果岂不是更糟么。。。。。
  • d
    dzeko
    小病使劲用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等生大病就完蛋了
  • a
    angryland
    吃抗生素有可能让病毒细菌进化飞速,最终统一全地球
  • S
    SMKII
    这个东西不是源于现在 大概是9X年左右开始无论是什么干嘛 必然抗生素出马 虽然好的快 但是培养了一帮对青霉素抗药性的人才。。。。。
  • a
    aweiwei
    病毒性的几乎没用;
    细菌性的,会产生抗药性;

    比方说你平时嗓子疼,就吃抗生素;将来你老了,做手术了,要防止感染了,结果抗生素都不管用了,你就死定了。
  • s
    sigouqishi
    抗生素坏处 产生耐药性 肠道菌群失调 有人会有过敏反应
  • 风之勇者
    如果以后您吃什么抗生素都无效时,该哭还是该笑?
  • V
    VODKA
    这个很玄乎的“抗药性”,其作用机制是什么?
  • 骨软症
    一般的细菌性感冒,吃了感冒药一个星期好,不吃感冒药还是一个星期好。

    除了缓解症状,还真不知道有啥用。

    这样还用抗生素干吗

    [本帖最后由 骨软症 于 2009-9-20 22:39 编辑]
  • V
    VODKA
    俺还是弄不明白,这 所谓“抗药性”的主体究竟是人还是细菌?究竟是人产生抗药性还是细菌产生抗药性?
  • a
    aweiwei
    100W个细菌,总有没死的;
    这些没死的就把这种抗药性传下去了;
    细菌的繁殖速度太惊人了,这就导致了这种抗药性是不断地累积的。
  • S
    SMKII
    人体内的细菌 外部的不会有抗药性 自身的会产生抗药性 就和吸毒剂量越来越大一样。。。。。。
  • V
    VODKA
    看来“抗药性”的主体是细菌, 是细菌产生抗药性,而不是人产生抗药性。。。。。
  • b
    breeze7086
    细菌属于生物,生物在繁殖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程度的变异性的
    滥用抗生素,最终将导致一个很普通的致病细菌,经过变异可以免疫某种抗生素。如果这病还有传染性,那么整个人类都会对某一种抗生素失效
  • V
    VODKA
    233,又来一个说法。。。。。

    人体内部自带的细菌都是有益菌吧,产生抗药性不是挺好的么,免得有益菌被药物杀死。。。。。
  • V
    VODKA
    但是如果因此就不使用这种抗生素,失不失效的也没意义了 。。。。。
  • a
    aweiwei
    抗药性

    概述

    又称耐药性。生物(尤指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等药物产生的耐受和抵抗能力。抗药性的产生使正常剂量的药物不再发挥应有的杀菌效果,甚至使药物完全无效,从而给疾病的治疗造成困难,并容易使疾病蔓延。目前,多认为抗药性的产生是微生物基因突变造成的。抗药性变异一旦产生,就可以传给后代,并可以转移给原来没有抗药性的敏感菌(参见”药物敏感试验”条),使抗药菌逐年增加。为防止和减少抗药菌的产生,主要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断改进和研制新的抗生素;二是坚持合理用药。由于抗药性的产生往往与用药剂量不足、长期盲目使用抗生素等用药不当的作法有密切关系,所以合理用药是防止和减少抗药菌产生的重要一环。比如严格按照抗生素的抗菌谱选用药物,必要时应先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使体内药物始终维持在合理的浓度,以求彻底杀灭病原菌而又尽量减少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必要时进行治疗药物监测检查;不滥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等等。
    药剂学的解释是 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抗药性的产生

    抗生素的发现始于一九二八年,一位英国科学家弗来明(Alexander Fleming)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发现培养皿遭霉菌污染,很特别的是在那一团霉菌的附近细菌都无法生长,由此推论那霉菌必然有杀菌的能力才能使细菌无法生长,经过研究才发现霉菌会制造一种成分来消灭细菌,这是不同生物间互相对抗以求生存的一种手段,这种由生物体(如霉菌)制造来对抗另一种生物(例如细菌)的物质就是“抗生素”,这第一个被发现的抗生素就是盘尼西林。随着时代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种抗生素发现,也有些抗生素是由原先自生物体的制造物再加以改良其化学结构以求增加疗效,这些抗生素救了许多得到病菌感染的患者,然而随着这些药物的大量使用,抗药性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抗药性的存在并不是自抗生素大量使用后才开始的。他也是依照物种之间互相对抗求生存的法则,既然某霉菌能分泌抗生物如盘尼西林来消灭某细菌,那么该细菌若没有对抗之方法岂不就灭种了。所以该细菌自古以来便发展出对抗抗生素的方法,或是改变其细胞壁,或是产生抗生素分解?所以抗药性是物竞天择的结果,自古即有。然而自发现抗生素以后至今之大量使用抗生素,却使得只有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的细菌能够存活下来,于是具有抗药性的病菌就越来越多,人类用来对抗病菌的武器“抗生素”有效的也就愈来愈少。虽然仍有新药在研发,细菌发展抗药性的速度却不下于人们发明新药的速度。所以有人悲观的预期“后抗生素时代”--抗生素无效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我国早年因为传染病很普遍,所以使用大量的抗生素,再加上药房销售及农牧业使用抗生素,如今我们同许多国家相比具有较高比例的抗药性病菌不能不说是以往种下的因而受此结果。所幸根据国外研究,在抗生素合理使用下,可以使一个医院、一个小区、乃至于一个国家的病菌对抗生素具抗药性的比例下降,使感染的患者得以有药可医。


    抗药性的预防

    如今我国已重视这一问题,卫生署、乃至于健保局对于医师抗生素的使用都有严格规范,对于民众的建议则是以下的“三不政策”:
    (一)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要自己当医师,有病一定要去看病!
    (二)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所以要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这就需要专业的评估。如果是感冒就医,有百分之九十的感冒都不是细菌感染,而且抗生素并不能加速复原,不必主动向医师要求开立抗生素。
    (三)不随便停药--抗生素治疗针对不同的细菌及目的,有一定的疗程,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就要乖乖地按时服药,直到药物吃完为止,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以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而让它伺机而起。
    抗生素抗药性对全民健康是一大威胁,需要医界及民众共同努力达成减量及合理的抗生素使用之目标,我们才能享受在有感染症时、有抗生素可以救命的善果。
  • b
    breeze7086
    不是不使用,而是不能滥用,具体何种程度为滥用,我无法界定。。。
  • V
    VODKA
    这段话说得比较清楚,总算明白了,原来是因为抗药性的细菌占据了绝对多数而导致抗生素失效。。。。。

    不过俺想到一个办法,只要繁殖大量无抗药性的感冒细菌并四处散播,这样可以让无抗药性的细菌占据相当比例,这样有抗药性的细菌在整个细菌种群中的相对数量就减少了。。。。。
  • V
    VODKA
    俺也觉得不好界定,用就是用,不用就是不用,这很好界定,但用多少算是滥用?这的确不好界定。。。。。
  • V
    VODKA
    不过话说回来,细菌有抗药性之后感冒就只能硬扛了,于是为避免细菌产生抗药性,于是主动选择硬扛,这有点脱了裤子放屁的意思。。。。。
  • z
    zo
    我觉得滥用抗生素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抗药性,病原产生抗药性也是作用于全人类而对个体作用不大。

    但是经常频繁地使用药物,会使人类个体的免疫系统得不到锻炼,免疫能力因此而下降。。

    [本帖最后由 zo 于 2009-9-21 15:19 编辑]
  • 冰镇石油
    危险的不是抗生素这种东西,是滥用广谱抗生素这种行为
  • 骨软症
    这个,细菌是无性繁殖吧?那些没有抗药性的要么被杀,要么也变成有抗药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