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握铅笔头、蓬乱的头发下面是一双充满求知渴望的大眼睛——这是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影象瞬间。16年来,这张名为“我要上学”的照片感动了无数人,却鲜有人知道这个“大眼睛小女孩”的故事。
她叫苏明娟,因为这张照片,因为希望工程,她实现了“我要上学”的梦想,也由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在拍摄者解海龙离开苏明鹃所在的金寨乡桃李小学之后,那张“我要上学”的照片开始在各种媒体传播开来,并迅速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然而此时,照片中的主人公苏明娟却对这一切一无所知。

苏明娟也许是中国最特殊的名人,几乎每个人都见过她的照片,但却鲜有人知道她的名字。为了配合希望工程的宣传工作,已经上初中的她开始频繁参加各种活动。2003年,苏明娟考入安徽大学金融管理系,虽然只是专科,但她终于实现了从小“我要上大学”的梦想。学费由国家负责,因此她不再需要别人的资助。

大一时,她就开始勤工俭学来解决自己的生活费,不仅当过售楼员,还曾在北京摩托罗拉总部的人力部和财务部实习工作过。此外,她还是学生会组织部部长。在一次暑假,她还组织过几个同学去金寨县另一个贫困村做义务支教工作。谈起这段经历,苏明娟依然很感触。

孩子们上课的条件非常差,跟我上小学的时候差不多,四面通风,只有一个破屋顶。孩子们的家庭也都非常贫苦。”苏明娟和她的同学们就在那给孩子们上了几天课,后来她知道班级里也有一个小女孩,她和母亲被父亲抛弃了,因为没有钱也没有户口,母女俩只能在别人家的屋檐下搭个草棚过日子。

每天,母亲下河去抓黄鳝用来养家。当苏明娟和她的同学去看她们的时候,竟发现这个家连口锅都没有。那天,学生们自己掏钱买了锅,买了菜,为她们做了一顿饭,临走时,还凑了1000多块钱交给她们,
在回去的路上,苏明娟觉得自己是那么幸运,因为一张照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她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帮助。而在这个世界上,依然有人还在为了生存而挣扎,梦想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件奢侈品。如果每个人都有勇气做点什么,那么那些濒临绝望的人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一生,“而我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大学毕业后,苏明娟在安徽省合肥市工商银行工作。当初那个充满稚气的女孩如今已经变成亭亭玉立的姑娘。在合肥市中心,有一处让合肥人引以为傲的古迹——包公祠。对面,就是安徽省工商银行的大楼。苏明娟的办公室就在这栋大楼的17层。从落地窗向外看出去,绿树成荫的包公祠和合肥的繁华街景尽收眼底。单位给员工提供的待遇除了优厚的工资以外,还有食堂提供的一日三餐和一套两居室的公寓。苏明娟和这个城市里的其他人一样,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有时会和朋友一起去吃麻辣小龙虾,逛街买衣服,每到周五,还会守在电视机前看“快乐男生”。这样的生活对很多人来说算不上什么,甚至有点乏味和平淡,但对她来说,这简直是上帝最好的恩赐。尽管如此,苏明娟从未忘记那些帮助过她人。在双休日,苏明娟都到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在做圆梦行动的志愿者。听说圆梦行动在安徽启动以后,刚刚工作一年的苏明娟将自己积攒的一千元钱,捐给了圆梦行动。苏明娟觉得自己代表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能够为希望工程以及那些孩子做点事情,自己也是非常愿意的,苏明娟捐了一千块钱。苏明娟的成长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心血,那么苏明娟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着社会的各种疑问,回报着希望工程对她的培养,明娟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在她的面前又出现了一个崭新的生活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