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半吊子法学生也来说说保险这个事。
- 狡兔你不懂“保险标的”就不要出来丢脸了
- 幕布
- banggongshi
- 幕布
- wsyx87930劝你别在地板聊法律
地板的野生法律专家和野生经济学家太能喷了 - 跳跳猪法律没有一言堂,不然就不用设法院了,所以讨论还是客气点好,大家和气讨论,别动肝火哈…… iOS sucks ~
- ghell楼主码这么多字,有理有据。别人上来喷,至少也喷点内容,让大家一起学习提高不好么
- 幕布
- niejianyong读了楼主的帖子,意思是被冒用身份的人可以起诉买票的这个人?
- 幕布
- 幕布
- commandor01谁不让人说话,谁乱扣帽子,谁就是版霸。你有道理说出来,连职业律师都不能统一意见,D版乌合之众真能指点江山?
支持楼主见解。 - webzhang
- 狡兔D版帖子已经大把了,自己不看不懂
- 水龙头楼主说的还是挺靠谱的!
我工作时谈某个bot项目,与跟队的大律整整混了2年,也学到不少。 - rogerwu更半吊子的罗翔老师云学生问几个问题:
1,保险法是民商法,那刑法里面的为啥还有保险诈骗罪?
2,延误险的赔偿是”金卡、普卡及魔力爱白金信用卡持卡人由于发生下列事故造成预定的旅行行程延误时,保险人按照其保险金额,在相应责任限额范围内负责补偿“。行为人购票后根本就没有乘坐飞机,那么怎么会有行程延误?这个算不算” 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3,延误险一般都有未乘坐不赔的例外条款,行为人拿他人身份证买票不乘坐直接索赔,算不算“ 非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原因谎称为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原因”? - boen支持楼主,非法律人士,对帖子内容正确与否不表。楼下上来就喷没有一点论点论据,吐口痰就走是个什么意思,让人莫名其妙。 iOS fly ~
- 幕布回复18#rogerwu
再比如合同诈骗,其实保险诈骗是合同诈骗的特殊规定,如果没有保险诈骗这条罪的话可以直接定合同诈骗。保险法更多的是规定保险人被保险人以及受益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一方违约另一方可追究其民事违约责任,如果符合保险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便可构成保险诈骗。
二三这两条则属于当事人与银行签的保险合同,更多的是讲究意思自治,如果存在相关情况银行可以追究其违约责任,要求返还不当得利,但还没上升到明文禁止的刑法档次。 - webzhang
- csllog支持楼主!坦白说我也不知道楼主说的对不对,但是讨论就是有益的,而不是一上来就只有攻击没有内容。
- rebbie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第一款: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延误险这个保险标的是什么? 这个需要参考各保险公司的保险合同定义。 以下供参考,注意,标的不是航空旅程延误,更不是航空航班延误,标的是航空旅旅程延误造成的损失。 - wilsonlau楼主说的挺好的,有些人屁都不懂一个,上来就喷,一点内容都提不出来。 太tm恶心了,拉黑了
- manny_yu上来就喷的 无论是否正确也说出来点东西再喷啊。以后谁敢发帖讨论了。
- liu12xin我这个学法律的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 出租车司机半夜不睡支持楼主。
喷楼主的,倒是拿点儿干货出来啊 - peanutoLZ挺认真的,分析讲原因和观点,比随口贴标签抖机灵之类高n条街。
我看了d版几条帖子里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有些事实和合同条款如何理解不太明确上面。
比如航班延误赔付是否需要实际乘坐飞机,延误造成乘客的实际损失如何界定。我个人思考倾向不需要实际乘坐(因为延误这个词本身针对的就是有时间限定的活动),以及由于实际损失有其主观性(未按原定计划发生的事情带来的收益和损失难以界定)而保险公司会愿意使用一种比较容易界定和操作的条款,这也就是为什么事主能够根据证据拿到赔偿的原因。
所以,排除事主可能使用其他违法手段(比如非法获得信息,而且这个犯罪手段可能并不是每次都需要使用),我觉得这种保险理赔赚钱在原理上可以合法实现。
由上,既然保险公司是对这样一种有时限性的活动的准时性的保险,那么被人利用赚钱,所能做的就是补漏洞拉黑等等。
而对于事主的这种行为,即使没有违法,是属于一种值得效仿还是应该遭到唾弃的行为,值得另外讨论。 - 出租车司机回复24#rebbie
这个损失怎么界定?有的人赶着去签一个上亿的合同,结果飞机延误了,合同泡汤了。有的人无所谓,飞机延误也就是晚点儿到家,损失忽略不计。那在这种情况下,俩人都买了延误险,他们从保险公司获得的赔偿,是根据他们的损失呢还是根据啥呢? - 出租车司机对啊,为什么飞机延误了,必须乘客得实际乘坐才能理赔呢?举个栗子,遇到雷暴天气,机场关闭,延误了吧,我又急着要走,那我不能傻等啊,赶紧去坐高铁或者啥的,但是这个航班确实延误了,你保险公司得赔偿我吧。
- 505678940楼主打这么多字不易,不能上来就喷。这个事情个人觉得保险免责条款写很清楚,但是保险公司估计在理赔时没有仔细核对,然后就赔了。就像中行原油宝似的,你自己没处理好系统,有漏洞,然后亏了,你就得认。但是保险公司这次是被撸吐露皮了,而且李某是可以收拾的,就开始收拾了。个人觉得问题出在保险公司实际理赔漏洞上。
- peanuto是的。所以我觉得从保险公司角度合理的承保合同不会根据每个人自己认为的损失来界定赔付,而只会提出格式化的条款,针对飞机延误本身的事实来赔付。
- 出租车司机所以延误险的标的,实际上就是该次航班对应的机票金额,保险承认的被保险人的损失只会是乘机人购买的机票。其它因为航班延误造成的损失不在保险覆盖内。
所以,只要购买了机票相对应的延误险,在发生延误时,保险公司就必须根据保险合同赔偿。 - YuanDi说得很好!小尾巴~
- boye恶心,你让大家感到恶心
- Crack990那你整个不丢脸的给大家看看?
- yourpanic有些人为什么火气那么大,你知道的多你可以说,上来就!!
- frankgh有些喷子是真凶残…
- henryw
- xin.h纵使你是保险专业律师也不能够一言堂只允许一个观点啊。
难道你在法庭上认为对方律师不懂法这样喷对方辩护律师? - 河之南问得好。如果能赔“上亿”,所谓标的就是损失,如果说对不起,我只能按多少多少赔,那标的说是“损失”就是个虚的。
实际上,应该是固定赔多少。这么就和所谓的“损失”就不是强相关了。 - 河之南这样就好操作了,不是什么所谓的“损失”,而是一个(可以)确定的数值,而且应该是提前就明示了的。
延误就是条件(之一),符合条件就赔呗 - hary_2005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条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行为表现为:一是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二是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三是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
根据法释〔2017〕10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之规定: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有关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向特定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通过信息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发布公民个人信息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未经被收集者同意,将合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或者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三款规定的“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从窃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具备以下特点:
一是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
二是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
三是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看看最后三条第一条,如果亲友不知道她用来买保险,大概率刑责没得跑了 iOS fly ~ - duwang1883
- ralf2999上来就说别人不懂丢脸的这个可不太友好。也许你再别的帖子里回复得比较清楚,但是这里的人不知道啊
- ryantaotao跟喷子计较不用太认真,拉黑还累
HiPDA·NG
- 狡兔别的帖子已经讨论得很充分。保险标的是“航班延误”这一风险事件发生后的“经济损失”。
很多人以为买延误险是和保险公司对赌“航班延误”,保险公司买“航班不延误”,赌客买“航班延误”。
实际上保险只是转移或部分转移被保人(乘客)因航班延误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如计划外的餐饮支出。
保险只是一种经济补偿,而非对赌。没有因保险事故发生产生损失,何来补偿。因此不会有“航班不延误险”,不延误就没有风险也就没有风险损失,也就不需要保险。
『飞机延误是她虚构的吗?保单是她虚构的吗?难道她修改了飞机的乘机名单,然后说自己坐了飞机再去理赔的 ...
ursace 发表于 2020-6-12 00:27』
“保险标的”是虚构的。飞机延误这个风险事件,没有造成她的损失。
所有的保险赔付都可以看作是一种经济补偿。而不像赌场、彩票的获利。
——
延误险的保险标的并非航班延误,而是因航班延误带来的经济损失,投保人不能因保险事故的发生而获利。
否则就成了博彩、赌大小。
——
“保险标的”只能是因延误造成的损失,而不是航班延误。否则就成了开赌场对赌,买大小,谁都可以买。
航班延误只是一个“风险事件”。因为客观发生风险事件,会给乘客带来利益损失,因此,乘客通过购买延误险,将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