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盲中的对照组,有一事不解。

  • r
    rasyn
    在网上看到关于瑞德西韦的临床试验:


    计划招募700病人做试验,但只找到168个重症病人,17 个中、轻症病人。入选的要求是重症病人发病不能超过12天,且之前30天内没有接受过其他治疗。中、轻症病人发病不能超过8天内。


    临床试验方案


    此次研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第1天给予瑞德西韦负荷剂量200毫克,以后天天给予瑞德西韦维持剂量100mg iv qd(100mg静脉滴注)×9天;对照组则给予慰藉剂。


    在疗效指标方面,分为主要效果指标和次要效果指标,时间窗为28天。


    在主要效果指标中,临床恢复时间方面,从开始治疗(瑞德西韦或慰藉剂)到发烧、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转为正常和咳嗽缓解,连续至少72小时。


    疗效次要效果指标主要包括全因死亡、呼吸加重的发生频率、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频率几方面,其时间窗也为28天。


    现在问题来了:在治疗期间,不管是用或不用药的,如果病情突然加重怎么办?如果常规的物理抢救方案不管用,会不会看着病人为了医学试验死亡,最后成为报告上的一个数字?
  • 星辰大海
    楼主这些都是人,不是小白鼠。
  • r
    rasyn
    我当然知道是人,所以才会问这个。
    如果是小白鼠,就不用跑来问。
    但是如果抢救,只用物理抢救方式,不用其他药物?其他药物会不会对结果有干扰?
  • 星辰大海
    结果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你内心还是没把人当人
  • 海底两万里
    不符合条件的算脱落病例吧
  • o
    owlcitizens
    GCP及赫尔辛基宣言中都有明确表述:

    受试者或病人的安全,权益,安好是高于一切科学和社会需要的。

    方案中对于疾病进展也会有相应的操作步骤,如紧急破盲,退出标准,替代治疗方案小尾巴~
  • r
    rasyn
    我只是疑问,问一下也不行?
    你为什么这么喜欢下结论?
  • r
    rasyn
    这样解释我就明白了,谢谢
  • z
    zhouxl2000
    临床试验方案都要过伦理的,要保障患者的利益。病情突然加重肯定要揭盲,对症治疗。
  • z
    zama
    LZ太可爱了 你看看另外那二百多个实验 打太极拳的 喝豆浆的 练气功的……
  • r
    rasyn
    所以还是非常注重伦理的。
  • r
    rasyn
    那些如果只是轻症,死不了人。
    重症的话还是得靠其他手段。
    这种乱象不是你我能左右的。
    抢利益的事,免不了。
  • z
    zama
    噗 你太可爱了
  • r
    rasyn
    说可爱等于说人傻吧?
    反正我对专业外的事不懂,但对利益纷争这块还是知道的。
    问题解决了,问题外的事就不延伸了吧
  • z
    zama
    不是完全等于。大概是“很认真。这很好,但是有点儿不接地气”
  • p
    pluck
    应该有替代方案吧,或者是用的轻症患者来测试,不然会出人命。。。
  • m
    mumoo
    回复3#rasyn


    所有其他治疗该用还得用,这才叫对照。不是一组给治,对照组不给治的意思。如果药物本身效果不好,用药组的患者可能风险更大。
  • d
    donly123
    回复3#rasyn

    你说的其他药有效的情况是不适用这次的,因为这次没药~你说的病情加重就是临床终点~
  • i
    ifconfig
    咨询了药物试验的从业者,方案设计要通过伦理评审,伦理评审最重要的一条是不能损害病人利益

    所以不会做出这种明显不顾病人死活的方案。如果楼主拿倒了具体瑞德希伟的真实方案,可以把条款放上来讨论一下。当然是在不违法不泄密的前提下
  • r
    rasyn
    没什么接不接地气的,是真的不懂。
  • r
    rasyn
    只是网上看到这样的方案,也是别人翻译自华盛顿邮报。内容有没有修改,不得而知。
  • z
    zama
    说的就是这个想弄懂……
  • r
    rasyn
    楼上几位给的答案挺好,反正这事挺复杂挺多规矩的,我知道这些就算解决了。毕竟这是一件非常专业的活。
  • W
    Wade Zhao
    你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问题………………

    我这种完全不懂医的也能想出办法啊,突然变重那就移出实验,正常治疗,然后最后揭盲的时候,如果是安慰剂组,就无所谓了,如果是药物组,算作治疗失败的一个案例啊。

    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要让病人死??莫名其妙的逻辑啊?加重就可以认为是药物无效了,难道要死了才能认为是无效?
  • z
    zama
    挺好挺好
  • r
    rasyn
    刚楼上有个答案解答我的疑问。
    我的认识盲区在于不知道试验的终点在哪,是变重为止还是死亡为止或者其他?
    事实上,因为试验药导致病情变重,也是挺痛苦的。
  • a
    atooth88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所有重症治疗药物都没有经过双盲实验?治疗方案都是轻症药物加倍使用?
  • W
    Wade Zhao
    是的,病情变重也挺可怕,所以说找自愿者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参与者本身就冒了极大的风险
  • r
    rasyn
    也不一定,可能是头痛治痛,脚痛治脚。
    之前看到的信息就是想尽办法拖着不让病人死,能缓过来的就好了。
    所以还有上了ecmo也能脱机的幸运儿。
    抖音上余昌平医生说,能扛过最凶险的7天,就算活过来了
  • 碧荷叶
    所以我一开始就说参加这个双盲试验的人都是英雄。
  • c
    caifly
    有紧急接盲程序的
  • r
    rasyn
    懂了,谢谢。楼上也说的很详细。
  • 又是春天
    美国治愈的第二第三例出来了没有
  • 逛荡
    是的。
    但大多数人不理解“临床终点”的意思,

    不过这次疫情,让更多的百姓知道了临床试验的流程和知识吧,好事情。
  • w
    wam777
    不太看好瑞德西韦在国内起的作用,还是交给美帝好了,或者等欧洲的结论也可以。
    很奇怪现在能F&Q的人那么多怎么没人转一下瑞德西韦在美帝(病小少?)或是欧洲(意呆利人不少了)如何做的。毕竟瑞德西韦是美帝神药。
  • m
    mijuu
    都在等中国临床结果吧,让他们现在开始临床双盲,那得等到6月出结果了。
  • u
    umin
    http://samr.cfda.gov.cn/WS01/CL1031/24473.html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iOS fly ~
  • g
    gabsst
    回复22#rasyn
    新闻报道肯定只会报道大略,具体的试验方案都是很细致的,条款很多的。可以想象下保险条款或者买房的合同。所以这些细节问题,具体的文本里应该都会涉及,只是新闻报道里不会提。 iOS fly ~
  • h
    helangyi
    不允许用别的治疗吧? iOS fly ~
  • 狡兔
    FDA的威名原来来自反应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