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槽 字节跳动到底有多牛逼
- keetian
- simvision蚂蚁事件后,阿里估计会迅速衰败,结局不会比百度好。
咱们现在的生活,还真的不需要阿里。阿里系的所有app卸载都不会影响我的生活。 - singsingchow谈吐那是肯定的,科技创业名校硕起步能差到哪里去,见识嘛,有钱了没一个缺的
- cctvmtv8掌阅有啥好啊 汉王不香吗
- jeuxee先上市了再说,估值和实际还不能算是一回事。没上市前变数太多,像蚂蚁这次一搞猜猜半年后会缩水多少,之前Trump那么搞TikTok对字节上市估值影响也蛮大的。
字节这种内容向偏运营的,其实风险挺大,不好说的。内涵段子一夜之间说没就没了。所以字节现在是高速扩张,能捞一点是一点,估值有水分。不像阿里腾讯美团主要业务范围都很清晰了,守住战场就行。 iOS fly ~ - jiuzhege1希望来个墨水屏的 锤子系统。。。
- ursace就算没有了手机,无非就是不太方便点了而已,能有多大影响啊,不都是这么过来的。
- simvision以前大家依赖阿里是因为淘宝用的多。现在身边朋友几乎没人用了。双11,大家都是去京东和苏宁了,没几个关注马云家了。
支付宝就不用说了,我是能用微信支付就只用微信支付 - 猫知道回复55#jeuxee
你说的没错,但是上市公司也是每天变动的啊,我只是给你一个体量的参考而已,虽然不知道你所谓“体量”的标。
而且我不认为估值就等于市值,只是没办法只能这么粗略对比,恰恰像你说的,不但估值不一定变现市值,即使是市值也就是一个有可能峰值稍纵即逝的变量,都是一个变动很大的值。
这个所谓的估值,在第几轮融资的时候都是更新的,有配比依据。如果上市了,也可以再跌下来,好比蚂蚁金服,如果这次上市,很可能未来也会跌很多,恰好说明了市值和估值只能代表实时变量,估值固然不一定靠谱,市值也并非一成不变。
其实我想强调的是,按照几个维度的体量标准,美团的量级没有明显高于字节跳动(虽然我觉得字节跳动的风险相对高很多,表现方式目前也有局限。而美团很明显是更加立足于国内稳定的市场,相对基本盘更稳定)。
1。美团是2018年中上市的,上市前估值大概500多亿美金,对比来说,字节跳动同期750亿美金(两者都是有多轮融资支持的估值,至少当时的融资是认可这个估值比例配比的),这时候美团的估值gb4更低。
2。美团2019的营收不如字节跳动,字节跳动营收大概1400亿人民币左右,净利润大概在100亿到200亿(字节宣称200亿人民币左右)美团不到1000亿(营收,不是平台交易金额),利润更不可比,毕竟美团跟京东一样,处于补贴攻城掠地的阶段,2018美团亏损几十亿,2019预期亏损二十亿,居然净利润40多亿。所以,从利润和营收的角度,美团都没比字节跳动多。
3。我不认为字节跳动一定就值1800亿美金,这只是最近谋求港股的金额。个人认为字节跳动受到的政治风险影响大于美团,而且用户群体变化大于美团的市场。
4。最最关键的是,近几年字节跳动崛起后,美团几个最重要的(市值 营收 利润等)指标体量不但没有高于字节跳动,很多时候反而处于下风。
不知道体量的定义是什么,至少从2018到2019这两年,字节跳动的按照估值的体量对比实时股价反而是大于美团的。
如果参照是营收和利润,从2018到目前,字节跳动都是领先的,按照这个维度定义,字节的体量反而大于美团。
5。美团的市值浮动很大,今年的暴涨应该有疫情和收割市场双重的红利,这个目前的估值也是有泡沫风险的。
作为对比,2018年中上市以后一年到2019年中,美团的单股很多时候是从50多到60多人民币浮动,市值大概是四千亿人民币左右。
经过2019下半年的半年,今年年初1月,涨到100左右(因为有关注),然后反复波动(最低70多)到3月,4月以后就疯狂上涨,现在我查了下,单股326。。。。一年之内是最低的400%不止。这个窜升幅度,应该是有点过热的。
- shi3333baidu在赌AI,赌明天把,AI能成,就是第一,不能成就玩完
- leatherman我一直以为是杂牌公司
- jeuxee看完了,感谢发了这么多,我觉得你可以新开一个帖了。我得好好想想。 iOS fly ~
- cxmtime只收购后希望能整出一个和Kindle媲美的产品。
- amoour1999你即世界,完全低估了淘宝系在女性中的粘度,以及其他人对支付的多样化需求。
- magzee
- 猫知道
- banio说实话 字节给的是真挺多的 。。。大小周我也原意去。。。
- zpwinever瞎传,稍微有点儿逻辑就不会信。马后炮怎么说都可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走到临门一脚,就是不希望在5号前出征求意见稿。
- magzee
- magzee
- 猫知道回复71#magzee
没关注过它的盈利,但是我一直不看好它,包括喜马拉雅。
因为中国没有美国那种仍然很庞大的音频收听群体。音频媒体的变现能力远远低于视频领域(比如抖音 bilibili ,以及被腾讯和百度收购整合的直播都变成了抱团取暖。新的品牌进入无非是大企业的切入,只有西瓜这种不缺钱的竞争者才可以不计后果买买买和扩张,而且成功还未可知)。
今年在疫情的背景下,整体音频媒体都业绩看涨。但是长远仍然不看好音频的付费变现模式。
因为更专业的付费课程,一般是结合专业视频授课网站的,太过于细化了,整体平台很难兼顾。
而一般的变现课程,目前处于割韭菜的模式,更何况知识星球 知乎等也在切入,从内容能力和忽悠能力上,荔枝和喜马拉雅相当于赶了个早集但是没折腾出啥大的动静。
免费这块,一方面是原有用户的流失(社会越来越浮躁,被分流,比如短视频崛起,而且音频也可以发长视频网站,结合图表,形成全包围)
另外,高品质的内容走的是电台路线(美国就是这样),这方面在中国看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付费搞不起来。而免费的入口太多,流媒体走的都是平台分发,无论是小宇宙还是荔枝还是spotify还是pocket cast,大家都只是分发站点,不具备入口独占优势。
免费市场里,一方面是极为有限的用户群,一方面是有限的变现机制(电台主播做做广告什么的很难搞大钱,一般人综合引流)。这方面,今年结合疫情新出的app“小宇宙”做的还可以(引入了了网易云的互动评论机制),但是进去看看就知道,热门节目也就是十几个评论,爆款话题某一期才可能有几十甚至上百个评论,可以预料用户群还是很有限。
综上所述,音频媒体将来能否做成一个能变现的大蛋糕尚且存疑。更何况即便做起来了,在这个市场里荔枝和喜马拉雅也不大可能独霸(目前看来是暮气沉沉的样子)。 - 浅蓝色de爱
- eternaltm马克一下 iOS fly ~
- klmnopq16别身边统计学了,京东就是家电数码这类需要售后的有优势,其他服装,化妆品,食品这些消耗品都不如淘宝,消费等级最低的男人怎么和女人比?
- magzee
- laffee好像是大蒜
iOS fly ~
- 猫知道回复76#magzee
我已经说过了,这两者的免费内容音频正在走向萎缩,播客业务打不开。
无论要不要买版权,内容都是第一位的。而非独占内容没法独占,独占内容成本太高盈利却乏力,这就是荔枝和喜马拉雅的问题。
你说的版权与否,只是一个表象,从本质上说应该用是否付费和分成机制去分类。免费业务,靠的是人气和微弱的制作者分成去维持(本质上是补贴制作者的应该就是平台整体的广告收入或者其它收入,如果是播客,甚至是可以不用平台付钱,醉翁之意不在酒),如果是精细制作的内容节目,就需要比较大的先期付费或者分成(不是微弱平台补贴可以搞定的),其实主播也是同理,主播给你播,也是要分成的(主播应该是更轻资产的方式,用分成去以战养战)!所以无论是成品节目 内容节目 付费课程还是直播互动,本质上都是分成和分蛋糕,如果蛋糕本身做不起来,就无以为继。
而荔枝搞直播,更是乏力,直播业务那么多,荔枝无论是用户存量还是引流,都不行。像腾讯(包括了斗鱼 虎牙) yy 甚至B站都有固定群体,舍得花钱的肯定不是主要集中在荔枝平台。
这两个软件6年前是发展期,不到扩张而且有很多五花八门的盈利方式(虽然杯水车薪,但是积少成多),比如内容引流(最有名的是两个软件在苹果商店的名称,简直叹为观止)甚至是黑链,现在这些路子早就走不通了。 - magzee
- magzee
- 猫知道回复81#magzee
那我肯定给不了,股票非理性成分太多,即便是美股(相对我国更为合理)也不一定合理或者有潜力的就一定将来做得好,就算将来做得好也不一定就非常盈利,退一万步,就算企业盈利的也不一定股票就大涨。
还有一个踩点的问题,比如很多人都看好特斯拉,但是300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还敢往里面冲了吧?前几个月不是反复调整了嘛,可是你看看从11月到现在,涨了多少? - boen字节跳动的规模买掌阅这种规模的公司有这么惊讶吗?
- dino_wong内容和入口的变现形式的选择,明显跟价值观脱不了关系的,百度不冤
- crazymoveBat的b难道将是字节? iOS fly ~
- lawzhang哈哈 宽松点么? ~ f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