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hEhoLnmKD8bizmAxZ6Iv8g先说观点:绝大部分的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没必要去上课外的主课培训班,浪费时间浪费钱。
再解释几个定义:
0、绝大部分孩子:介于前百分5和后百分5之间的孩子,就是普通孩子吧。
1、低年级:小学1,2年级吧。因为安同学现在2年级,我看不到更高的情况:)
2、主课:语文、数学、英语。
3、培训班:课外培训机构开的班。
很显然,现在城市里稍微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大部分都会送孩子去各种各样的课外培训班。在上篇文章“我为什么要给孩子上这么多课外兴趣班?”里头,我阐述了我对非文化课培训班的热衷:)那么,对于大部分家长更加热衷,更加觉得必须要报的主课培训班,我为什么不推荐低年级孩子去上呢?
几个理由:
1、主课课外培训班的意义在于培优和补差,绝大部分跟风去就是陪读,没意义。
什么是培优,就是至少前5%的学生。以跟风报班最火的奥数为例,5%基本上这也是专家认为的可以去上奥数班的孩子比例吧。奥数班我一个朴素简单好判断的观点: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学奥数?就是可以考上某思创新班的孩子(当然这个比例可能远低于5%了)。但实际上,本地课外机构是不是有合适的老师、能够用合理的方式教这些孩子,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比如以某思为代表的机构,在奥数培训方面就太套路化了,对于真正的数学思维和兴趣的引导方面做的不够,当然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什么是补差,就是后5%的学生。当然实际上1,2年级的孩子,成绩暂时落后有很多因素,比如孩子还没有习惯考试这种东西(看题、审题、书写等各种问题),真正智力因素造成的还是比较少。所以1,2年级的孩子补差的意义也并不大。
2、时间分配问题:低年级大好时光,用来干什么别的不好,补这些。。。
低年级啊,家长筒子们,刚从幼儿园毕业没多久,他们还是孩子啊。。主课培训班什么的,先一边去吧。。去户外,去运动,去跳舞,去音乐,去骑车,去和小伙伴们乱逛乱玩,甚至各种“玩”的课外培训班,我觉得时间利用都比去上主课培训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多好的目标啊,为什么只注重课内的”智“呢?
3、提高主课成绩,有比上培训班更好的方式。当然这些方法比较考验父母。
比如,语文,可以通过培养阅读习惯这种长久受益的行为,去图书馆借各种书,看各种书,这些都比去上什么“看图写话”、“作文”课有意义的多。
比如,数学,可以通过各种好玩有趣质量极高的app(数学类、数理逻辑类)或者桌游,来提高,比让孩子掌握某些类型题目的套路有意思的多。
比如,英语。我们是通过点读系列书籍,app学习等方式来进行的,语言类学习是个长期的事,只要投入,我觉得慢慢都能见成效。但是关键一点要”坚持“,认准了某种方式有用,就坚持。。靠培训机构一星期的1,2节课,太多太多少儿英语培训扔了几万块打水漂见不到一个声响的例子了。
总之,低年级啊,不急啊,兴趣和习惯保持住,没问题的。
4,市面上的主课培训班,我觉得大部分质量不够好。好老师太难得了。。
最后说一个:为什么家长习惯性的跟风热衷去报那么多的主课培训班呢?
1是惯性,或者说确定性。大家都这么干,这条路应该不会大错吧,那就跟呗。
2是懒。相比较需要家长要做的性格培养,习惯养成,兴趣引导,这些难度太大了,需要家长不断的学习,改变自己的认知和习惯,还要能有效沟通,引导得当,太难了太难了。真的太难了:(还是把孩子交给机构吧,至少,作为家长我花钱了,尽力了。这也是家长的部分心态吧。
多引导孩子理解、接触这个真实、现实的世界吧,这个比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