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24直升机模型,作者花了10000制作小时
- 级替四这人超级有爱,陆续做了15年,总工时8000-10000小时,全部金属加工,所有零件都是自己制作的.
问他买是肯定没戏的,而且价格也会贵到离谱.我们商量,建议他用资金募集的方式量产,比如每人5000美元,总共生产1000台,有1000个爱好者肯出钱,他就能开手工流水线.
其它不废话了,看图:
[本帖最后由 级替四 于 2012-11-11 01:24 编辑] - 级替四等会儿继续上图.
- zhaolinjia照片拍的一炮污
- 还珠楼主这,光看这2张图实在是没觉得值5000美金。。。。。。。。。
- 级替四到家,继续发帖
- 级替四继续,喷完漆的样子。
- 级替四继续。。。。
- 级替四继续,继续
- 级替四最后一张
- woodnymph每人5000美元,1500个人,做一个要15年,你们是准备给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孙准备祖传宝贝么?
- xiaozhupao做得确实不错,我喜欢su27
- 还珠楼主不错,喷完漆看着就舒服多了~这玩意能飞嘛?还是只能做摆设?
- 朱爷吉祥做的是不错,不过5000美元买这玩意?。。。。。。。。
- haohehe1213喜欢。能做个低空铺路者吗?
- 级替四他一个人做是10000小时,但是如果有大量订单排流水线的话就不是这个速度了,1000架是可以同时开工的,数月就可以完成.
- 赵兄换MM看
碉堡了
- 级替四5000是我们在瞎说,这样的精密度,就算是有1000架的订单,人家还未必肯买这个价格.
比它糙得多的量产手工模型都要2000-4000美元. - 没灵感上完漆,为啥不洗洗?
- playez可以烧油么,可以起飞么
- 级替四不可以飞,静态模型,但是有微马达带动旋翼略具意思。
[本帖最后由 级替四 于 2012-11-10 23:33 编辑] - AndMe你太小看现在工业技术了
把这个钱用在开模上, 多少万台都能出来....
再认真仔细的技师, 也抵不过机器. 只是他们的卖点不同, 技师卖的是他一生所凝聚的技术,要的就是保留手工的不规则和粗糙, 机器卖的是精确和数量
以前没有机器, 所以曲线人物雕塑, 相当之困难. 但是你现在来做个一模一样的, 相当之容易....东西还是那个东西, 只是意义不一样
[本帖最后由 AndMe 于 2012-11-10 20:13 编辑] - 桐岛完奈这是搞到了直升机原厂图纸了吧,连发动机都做出来了,不简单啊,最好再来点细节特写照片,让那些说不值5000刀的人闭嘴
- 级替四问题是订单量小,最多也就是千把台.
[本帖最后由 级替四 于 2012-11-10 20:18 编辑] - shiningfire要找1000个真饭中的真饭很有难度啊
- OB这个还是想看看内部。
- AndMe量产以后成本极低的, 苹果连个手机的磨具都能精确到微米了...
5000$一个你们就有5million$, 还有什么不能做的?
每人送10个都可以, 成本只是塑料+金属而已, 只是这个东西就瞬间不值钱了, 因为被你们量产了.
要想提升价值, 要么生产100w台, 人人都买得起, 开模的人赚钱.
要么开模后生产少数量销毁磨具....
[本帖最后由 AndMe 于 2012-11-10 20:22 编辑] - 级替四这位同学,量产手工模型,日本,英国,法国都有成品参考价的.
- 级替四真有100w台的销量,那零售价确实可以大幅下降,但没有这么多精密模型粉丝来买单的.
毕竟不能当饭吃,又不能泡妹子,只是个观赏性质的玩具而已. - 善良的大灰狼不明觉厉
- AndMe因为这个市场小, 商业行为中, 最终也就卖掉几万个, 一个也就几百几千元
会有人去花500w开模吗? - AndMe所以要找到1000个愿意出5000$的人也是有难度的:D
- 级替四实际上没有几万的销量,通常也就是上千的销量,很小众的市场.
- 级替四原作者不差钱,而且只为博物馆提供过服务,也就是我们一帮粉丝在异想天开
- Yit马克
- 到哪儿都用这ID我很好奇他这内部(发动机那些)是参照什么做出来的
- DDPnb!
- dalert这精度屌爆了
- pangeng驾驶舱上面的东西是歪的?原型就这样?
- darkccc为啥总感觉Mi-24的正面照都是歪脸的说啊?
- gundamlrc量产版的话 精度会降低,不然制造工艺会很困难
不过你要是买普通的塑料模型 搭配零售的改件,基本也能达到这个70%的水平了
不过价格会更加亲民,其实模型大部分就是耗费时间和手工,价格因素倒是其次 - AndMe可以很容易做得更好, 但是做得更好的代价巨大, 对应的这个市场又太小, 没人买单最终是亏本的. 这种高精度的一次都亏不起, 又不能一个卖500w.
反过来的例子就是苹果, 因为有这么大一个市场, 所以即便用微米级别的切割拼接工艺也毫不在乎, 反正最后分摊下来多不了多少
唯一的希望就是某个巴菲特索罗斯沙特王子这类大户爱好玩这个, 那什么都解决了:D - 级替四其实他接受单件订单,只是价格实在是恐怖。
量产化只是我们粉丝的美好愿望而已 - 级替四欧洲博物馆里有原型的。
- amaterasu_gz你太看得起工业技术了
精度再高的机器,批量制作不说,在单个零件的制作上都是无法抵得过技师的。以下文字引用自冰冷雨天(俞天任)《东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制造业最重要的概念是精度,这里面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加工精度,另一个是测量精度。如何反映出设计者所要求的尺寸是加工精度,如何知道加工所完成的尺寸则是测量精度。这两个精度都直接依赖于加工机械或者测量机械的工作母机的精度。
机械设备的加工精度只会损失而不会增加,1/100毫米精度的机械只能加工出误差在1/100毫米以上的工件,所以,即使在不考虑组装误差的前提下,使用中等加工精度的机械加工的零件组装起来的机械,也只能达到较低的精度,要生产组装成中等精度机械的零件,只能使用高精度的加工机械才能制造出来。根据这个道理,要制造高精度加工机械,只能采用超高精度的加工机械。
这就出来了一个问题:所谓“超高精度的加工机械”又是如何加工制造出来的。
答案可能让人感到意外,“超高精度的加工机械”是用人手造出来的。
一提起“精度”,很让人联想到“电脑”、“数码式”什么的技术名词,实际上,精度和那些时髦名词无关,在那些时髦名词出现以前,人类就已经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了。
对加工用机械的精度影响最大的是导轨部分。机械的运动部分是被导轨限制的,导轨的精度就直接决定了机械运动的精度。超精密机械导轨的滑动面被称为“绝对平面”,要求精度在1/10000毫米以上,没有任何机械能够加工这种绝对平面,只能用手工的方式加工。
见过高精度机床导轨滑动面的人,都知道那个所谓“绝对平面”不是一个光滑的镜面,而是遍布了有规律的花纹的平面,那些花纹就是做出这个平面的手艺人的铲刀留下的痕迹。
绝对平面的制造过程是这样的:有经验的手艺人用铲刀一刀一刀地把粗加工得到的平面铲平,在铲出需要的平面的同时还在做一个对照平面,然后在对照平面上涂上颜色,把加工平面在对照平面上滑动,这时加工平面上沾上颜色的部分和对照平面上掉颜色的部分就分别是两个平面上高出来的部分,需要再铲掉,这样的过程反复进行,一直到两个平面靠上去的颜色完全达到均一为止,这时候平面上留下来的刀痕正好作为润滑油槽,一举两得。 - SMKII涂装后没觉得有比塑料的强哪里去。。。。。
- 级替四油漆是会淹没掉一些细节,但还是比塑料强多了,金属蒙皮和铆钉冲压,车工的金属拉丝带来的自然细节,不是塑料能具备的。
- SMKII就目前的图片来看 蚀刻片加刻线笔能把效果贴近90%。。。。。这东西太小 反而细节太容易被掩盖了
- HKEposted by wap
这类玩意,还真就只能存在几个,多了就毫无价值了
要是17,18世纪发明喷墨油画,满天世界都是蒙娜丽纱,几百年真品现在也就街边古董店的挂货,还未必有人肯挂~~ - HKEposted by wap
个人觉得还是金属素体的带感,喷漆感觉废了~~ - 级替四看图片的差距,塑料就是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