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觉得互联网+可以救中国和30年前印度人觉得软件可以救印度差不多吧

  • i
    iceliking
    现在一谈新技术,很多人就跳出来中美唯二论,什么欧洲日本都被边缘化

    是不是在他们眼里技术=互联网+=手机里那些国产APP

    好像和印度人当年想法差不多嘛,把软件做到世界第一/第二,印度就成发达国家了
  • h
    handsomeken
    中国这么大的制造业基础这会儿又消失了?
    既然这么专业,您讲讲什么是技术呗。
  • m
    moyanljx
    三哥已经统治美帝IT界了
  • s
    shajiba
    三哥确实统治了软件(在欧美) 哈哈哈哈 各大软件公司 等哪天苹果换成阿三CEO 你就明白
  • p
    pocketmom
    没觉得互联网可以救中国啊,这论点哪来的?
  • s
    staar
    我刚上论坛那会儿。06年。说起中国短时间GDP将超过日本。收获的也是嘲笑。那时候中日GDP差距一倍多
  • e
    elia
    互联网+墙吗
  • c
    catxing
    如果你这图的纵坐标轴是0到100还有点说服力,这1%的波动就让你惊呼鬼样子也太不敬业了
  • y
    ylgtx
    软件业产值多少,和印度普通人生活有关系么。
    而互联网现在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了。就比如差头司机,外卖小哥,本身从事的行业和互联网毫无关系,但有了滴滴,uber,饿了么,美团以后就成为互联网的一环。互联网起的是一个加速器,催化剂的作用。

    [本帖最后由 ylgtx 于 2016-8-17 16:37 编辑]
  • u
    u571
    我觉得有些人是不是脑子弱智啊,互联网+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

    没有强大的物流、制造和基础设施这些硬条件,你玩你妈逼互联网+啊?

    告诉我印度以上有哪点?
  • t
    tainey
    局域网+最多拉拉内需 还是药丸
  • h
    helllee
    我觉得你去查查pmi 50%代表啥 高于和低于代表啥 百分之一?没啥这个就足够吓人了
  • b
    bluejq
    互联网+是大层面的说法。

    制造业+互联网
    零售业+互联网等等,

    只是因为叫法更人让人接受和统一才这么说的。

    被加的东西才是核心啊。
  • T
    TOSHIBA
    硅谷让阿三当ceo感觉现在都在下坡路。。
  • h
    handsomeken
    供给侧改革啥意思你闹明白了吗?是去所有产能还是去低端产能,区别你明白吗?环保法规对成本影响有多大你懂吗?
    你能看看全球需求都软成啥样了?制造业疲软和制造业基础啥关系你又明白吗?
    互联网为什么是加你懂吗?

    本帖最后由 handsomeken 于 2016-8-17 17:24 通过手机版编辑
  • m
    mitaosi
    楼主这是在钓鱼呢还是在卖萌
  • 达尼.阿尔维斯
    你在阿三送快递试试啊。。。
  • d
    daidasday
    估计楼主连什么是互联网+都不知道
    互联网加主要是什么东西加互联网,互联网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一个媒介,一个催化剂呢作用,国家的政策是希望用互联网来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而不是所有行业指着互联网行业来贡献gdp
    主次分清楚
    另外,互联网+这个政策真的不错,是未来的趋势,真没什么好黑的,再过几年你出国就会感觉国外没有互联网+是多么的不方便了,现在中国推广的很快,基本是全世界领先的步伐了
  • k
    k00790
  • 诺枫痕
    关键还是人口素质
  • L
    LTFYH
    互联网带个加就表示是有其他东西要加的
  • 小菜包子
    互联网是建立在实体之上的好么?没有饭店,你百度外卖,卖j8啊
  • e
    elia
    能上谷歌就能联系本人不对以上言论负责
  • w
    west2046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01324

    在学术不端行为屡见报端的今天,中国科研人员如何看待当下的“学术圈”?

    11月26日,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国际出版公司,拥有《自然》等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发布了《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白皮书。白皮书从科研资助、科研实施、科研传播三个阶段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了解中国科研人员的经历和需求,探寻中国科研未来的发展方向。

    白皮书写道,中国现在的研发投入和科研产出均居于世界第二位。中国2014年的研发投入约1.33万亿人民币,仅次于美国。中国 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在2014年达到24.5万篇,也位居世界第二。

    调研结果还显示,五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科研不端的程度与国外大致相同,但也有差不多比例的人认为中国的情况更严重。但91% 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科研机构应在发现、防范和惩罚不端行为方面加大力度。

    自然出版集团称,白皮书的内容基于今年五六月间对中国各地多个科研院所超过1700名科研人员采访和调研。受访者涵盖生命科学、化学科学等四大类学科,他们均曾在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期刊上发表过文章。

    中国的研发投入占GDP的2.1%

    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相称的是,中国现在的研发投入和科研产出均居于世界第二位。中国2014年的研发投入约1.33万亿人民币,仅次于美国。中国 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在2014年达到24.5万篇,也位居世界第二。此外, 中国还是自然指数(Nature Index,一种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在全球的第二大贡献国。白皮书称,这都显示了中国高水平的科研实力。

    然而问题也依然存在。白皮书分析,目前中国的科研评估系统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都严重依赖单一的评估标准,例如SCI论文的发表数量,却不太重视科研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力。并且,中国缺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效机制,这也阻碍了社会和经济影响力的实现。

    “中国科研正如其经济一样,都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中国需要改变其科研文化,使之更侧重于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从而保持科技的持续发展, 并将科研产出转化为生产力。”报告这样建议。




    2014年,中国的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已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当,但当前的资助机制更偏向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经费仅占全部研发投入的5%,这一比例远低于美国的18%,英国的16%以及日本的12%。在进行了深度访谈的32位学术带头人 (Principal Investigator, PI)中,超过80%的人认为中国应在基础研究领域投入更多的资金。

    这也导致建立在过去研究成果基础上的项目通常得到优先资助。“如果申请书上你写一些非常原创性的、很新颖的东西往往很难拿到资助。评审人不一定理解你的想法,或者觉得你提出的东西太冒险,很难做出来……不过近年有一些专项资金(来支持这种非常创新的研究),情况也是不断在改善。”一位来自西安的学术带头人称。

    学术不端多因评估机制过于简单




    调研结果显示,五分之二接受调研的科研人员认为,中国科研不端的程度与国外大致相同,但也有差不多比例的人认为中国的情况更严重。

    在这1700余名科研人员中,有91% 的人认为中国的科研机构应在发现、防范和惩罚不端行为方面加大力度。这包括加强监测、执行标准统一的有力处罚,以透明的方式来调查违规事件。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此前连续报道的清华北大学者“抢发论文”风波中,疑似通过抢夺、隐瞒、撒谎等不正当手段夺取课题成果的行为让外界咋舌,而在署名问题上双方也互相指责。


    白皮书指出,论文作者署名或许是科研合作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个问题在国内的科研合作中尤为棘手,因为许多中国科研人员都想做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课题负责人),这样他们的工作才会得到所在单位和资助机构的认可。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评估机制过于简单,一味强调文章发表的数量,并完全把文章归功于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缺乏一个认可多位共同作者贡献的更合理的分配机制。



    “许多情况下,科研不端的起因来自科研评估系统。因为该系统往往简单地将经济利益和职业前途与一些量化指标挂钩,如发表的论文数量——特别是发表在影响因子达到某个级别以上的期刊上,以及获得的资金数量。”

    白皮书总结道,大量发表文章的压力,有可能导致科研人员走捷径,引发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中国科学院等中国顶级科研机构都已采取措施来建立一个更加合理的、结合定性评价的评估系统。

    科研人员进行科学传播的时间很少

    从狭义上说,科研传播是发表研究成果与其他科学家进行分享;而从广义上看,这一概念则包括面向普通大众、政策制定者和商业领袖的互动与传播。

    2012年,针对一些刊物,包括《自然》子刊在内的调查显示,来自中国的论文遭遇了相对高的拒稿率。

    那么增加中国审稿人(研究结果发去学术期刊后,都会经由来自各个国家的专业审稿团队审核)的数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出乎意料的是,接受调研的学术带头人对中国审稿人的态度各异。有人担心出于直接竞争的原因,中国审稿人可能对国内同行更为苛刻。

    但白皮书中写道,与中国科研人员发表的越来越多的高水平论文相比,中国审稿人还是太少了。




    研究还分析,尽管中国科研人员强烈意识到向公众传播科研的重要性,但他们往往埋头于撰写和发表论文。调研显示,只有约一半的人在过去3年实际参与过某种形式的科学传播活动。

    “这也许是有利于整个科学进步的,要把所有数据放到公开平台上,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整理那些数据。而且说不定公开后可能会有人来问问题,就会牵扯更多精力去解释。就我个人来说,不是硬性要求的话我不太愿意这么做。”一位来自北京的学术带头人称。

    白皮书分析,中国强调谦虚的文化传统阻碍了科研人员与媒体的互动。另外,中国科研文化中的许多行政障碍也是另一个重要因素,申请资金、撰写和发表论文,还有一些资深科学家肩负额外的行政性职务都要占用时间。相比之下科学传播就要靠边站,科研人员没有多少时间来做此类工作。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今年进行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居民中只有6.2%的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实际上,科学家的公共参与度与民众的科学素养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 w
    west2046
    还有一样东西就是,在外面买买买和大搞工程


    【中方证实斯里兰卡拟将汉港全部交由中企运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7日证实,斯里兰卡拟将该国汉班托塔港全部交由中企运营,并把临港土地交由中方开发建设产业园。汉港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融资,中国港湾工程责任有限公司承建,目前已经完成两期建设,并部分投入使用...O斯里兰卡汉港或将全交中企运营
  • h
    handsomeken
    阿根廷的大豆50左右出口到天朝
  • s
    seek
    互联网一枝独秀,不就是说明知识产权保护形同虚设么。

    别的发展不起来,互联网才起来的

    本帖最后由 seek 于 2016-8-18 00:25 通过手机版编辑
  • h
    handsomeken
    这怎么联系起来的?
  • 0
    0瞎子0
    互联网加是稳定民心的
  • p
    para
    百度外卖自建黑心餐馆啊……这不现成的例子么……还卖给自己员工……
  • d
    dorashop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今年进行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居民中只有6.2%的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实际上,科学家的公共参与度与民众的科学素养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这个真心是比较严重的问题。群众基础起不来很多东西推动阻力很大。
  • 凋朱颜
    v字底不是过春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