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气象局统计,6月,全国气象部门通过各种渠道累计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4.3万余条。其中,暴雨、雷电的预警信息发布数量均比过去三年同期增加了43%左右。据应急管理部,截至7月3日,今年以来洪涝灾害先后造成贵州、四川等26省(区、市)1938万人次受灾,121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416.4亿元。
今天起,南方新一轮强降雨来袭;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今明两天华北东北等地预计有强对流。
今起南方新一轮强降雨来袭将持续3~4天
从今天开始,我国南方强降雨再度来袭,并将持续3~4天左右,降雨带将覆盖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等地。
重庆江津:河水倒灌街道被淹 紧急转移2000余人
从3日晚开始,重庆江津区出现强降雨天气。其中,李市镇降雨达到大暴雨级别,暴雨导致当地一条小河水位猛涨,河坝街道被淹。当地紧急转移群众2000余人。
江西婺源:持续强降雨 所有景区暂停营业
受连日来持续强降雨影响,江西上饶婺源县内各中小河流水位上涨。当地旅游部门3日发布通告,县内所有景区景点暂停营业,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安徽池州:暴雨引发山洪 民房进水农田被淹
今天上午,安徽池州东至县遭遇短时强降雨天气,导致官港镇石城河水位暴涨,引发山洪,部分民房进水农田被淹。
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华北东北等地预计有强对流
而在北方,华北、东北等地则多对流性降雨。其中今明两天,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内蒙古、黑龙江、京津冀等地局地将有8-10级的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预计,华北、东北地区等地的强对流天气主要影响时段为今天夜间和明天午后至傍晚。中央气象台今天18时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提醒相关地区注意出行安全。
7月中旬起北方将进入降雨集中期?
据中国气象局专家介绍,今年7月很可能以南方高温酷暑、北方降水量偏多、强对流天气频发为主要特征。预计从7月中旬开始,我国降雨形势将发生变化,东部地区主雨带将逐步北抬至黄淮、华北、东北南部地区,这也意味着北方将进入降雨集中期,需做好防汛减灾工作。?
据水利部消息,受降雨影响,截至今天中午12点,安徽巢湖,江西鄱阳湖水系昌江、乐安河等10条河流仍超警。预计未来24小时内,太湖、安徽巢湖、鄱阳湖水系饶河及修水维持超警,长江中游干流莲花塘江段及洞庭湖将超警,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今天,水利部将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要求流域相关省(市、区)做好监测预报预警、防范应对等工作。
专家提示:要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做好避险准备
地质专家提示,在地质灾害发生前,高风险地区应该对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事先选定临时避灾场地,提前确定安全的撤离路线、临灾撤离信号等,并做好必要的防灾应急物资储备。
https://mp.weixin.qq.com/s/RPDP_cxnszTMlrn0rIsXFA记者4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截至7月3日,今年以来洪涝灾害先后造成贵州、四川、湖南、广西、广东、湖北等26省(区、市)1938万人次受灾,121人死亡失踪,87.5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7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1560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16.4亿元。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洪涝灾害受灾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46%、51%、80%和46%。


6月26日以来,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100—300毫米,其中重庆、湖北、贵州、浙江局地350—483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100—120毫米。东北、华北等地累计降雨量50毫米以上,局地100—281毫米。
据水利部门监测,过去一周全国有16个省(区、市)158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32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2条中小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太湖、长江相继发生2020年第1号洪水。当前全国大江大河水情平稳,绝大部分河段水位在警戒以下。
干旱灾害方面,今年至今全国旱情总体偏轻,灾害主要发生在云南、四川、山西等地,累计1187万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053千公顷,绝收10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7亿元。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受灾人次、因旱需生活救助人数、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48%、51%、58%和68%。


据了解,一周来,针对各地汛情灾情,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先后4次组织召开防汛调度会,组织水利、气象等部门联合会商;派出5个工作组赴重点地区指导防汛救灾工作。7月2日20时,国家防总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向相关地区发出通知。
https://mp.weixin.qq.com/s/6muiqCmqEuByJQOCrEZP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