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qilong 昨天和人争论到底国内物价是不是涨了,钱是不是毛了。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瞎想。
我觉得首先,十五年前没互联网购物。想买什么基本局限在本地。再有钱不出门不人肉背,你也花不出去。所以不认识性价比高的东西,认识了也买不到是当时的现状。我记得08年那会淘宝假衣服特多,我一亲戚借我出差让我帮他带曼联的围巾,其实没多钱。400够啦。问题是我在九线生活。连个耐克专卖店都没有。哪来的曼联围巾。此是有钱花不出去。像我妈那辈人,知识青年文化有限吃苦耐劳。什么便宜买什么。他知道什么好牌子?本地有什么买什么专买便宜的。此是一类。
现在18年了。什么都买得到。感觉幸福的同时,又感觉口袋没钱。因为好东西太多了!!!多到买不起只能看。
幸福感一下就跌落了。于是感慨钱不够花。
以前装修房子人工占1/4,现在平均而论一半多是手工钱。深刻感受到买一套组合工具省钱。因为物价高了,工人也提高价格。不提价格怎么活。然后大家都觉得自己虽然工资翻倍了依然买不起好东西。吃喝当然够了,但是与国际接轨收入一下就尴尬了。遥想当年我拿着1500的工资去香港周大福陪同事买首饰,一个服务员开4万的情景。自杀的心都有了。
总结,鸡蛋大概还是那个价。基本的生活可以保障。你若不离开当地只是网购,东西真的好用又不贵。坏了你别修直接换新。既用上了好东西又不那么贵。千万车去大城市自虐,尤其别出国。通了快递互联网的井底其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