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是时候成立一家第三方机构来管理媒体评测资格了
- qianoooo最后只剩下交得起保护费的ign之流 小媒体全饿死了
- 幻星戟你这涉嫌爱讨论,别添乱了。
- shyso小煤体至少还可以发售后自己买来评测啊,饭碗还是在的
- 920619lqy想法清奇到无从下口
- DTCPSS
- temsep书评影评乐评都没这玩意儿,你先找这三个行业实践完再说别的
- OneMice
- Merdesony“谁来监视守望者”
- lucky95不花钱相比反而更客观
花了钱的玩家多数为了维护自己的消费选择,都会自我说服一款产品的不足,来证明自己不是花了冤枉钱的SB
你要的公信力不是靠给钱就能解决
— from HUAWEI ANA-NX9, Android 10 ofS1 Next Goosev2.2.2.1 - skullgreymon迟早和媒体游戏厂沆瀣一气,出现次游危机
- 某甲245那谁来管理这个管理测评媒体的机构呢?
- liuyuan23
- 920619lqy内心软弱的人才会这样
内心强大的人会直面自己吃了屎的事实然后到处发差评。 - 幻星戟你们哪,太坏了,多替狗叔想想吧。
- 長瀨香夏子还是在各评测媒体里建立dang支部比较实际有效
- 笑颜最美谢蕾蕾把发售前媒体评测这一环整个拿掉我看挺好的。互联网发展到今天,这个环节除了帮厂商哄骗消费者,已经没有别的功能了。就老老实实等发售,自己买一份,玩完了发评测。什么,你说你靠着评测的流量收入连游戏都买不起?那只能说明这个行业可能就是不该有现在的规模,你别吃这口饭了,让最顶尖的几个人吃着就行了。
- ArowRocher
- S.I.RJason做过,在kotaku时做过IGN的测评的测评。
当然,他这是巨魔行为,并不是认真的。 - Chia后来被扒与厂商勾结。群众暴怒,其中有能之士发起成立监查院,监督执行工作。
再后监查院被曝收贿放行劣质媒体,群众再暴怒,有能之士自画地成立玩家议会。
终于成了一套完整健全的体系。
——与此同时,头部自媒体关注数纷纷突破1000w
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影响力本身就需要利益分配来维持。
何况你能想到的,都是厂商在做。各个MCN,腾讯的篝火营地,其实就是管理媒体的媒体 - wl42523不说厂家好话的媒体拿不到测试资格,拿了测试资格不说好话下次还想拿么?说白了你这行业是指着厂家活着的,那你指望一群吃着厂家饭的人反厂家?
- Kaltsit然后索尼只给评级低的媒体发提前评测资格?
- Merdesony那不是内心强大的人,那是有钱的人
- 芷雅居你说的不正是泥潭婆罗门爱干的事吗
- Kidinthe21st
- 茛菪需要的不是第三方机构,而是媒体行业协会,由IGN这种大物带头,在提前评测上同进退,入选资格由成员peer review决定,年审。评测管理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本搞不成一定的标准,但至少可以维持最底线的独立性。这无疑会产生新的不公正,但比现在会好一些。
你设想的东西只是进一步矮化了媒体的价值,让媒体做厂商的狗做的更彻底一些。 - yuandi42消费者用脚投票就能解决的事何苦还要再请一尊大佛。如果游戏厂商真的花钱买好评,这也是建立在玩家相信媒体测评,看了好评会去买的前提下的。买好评这种事发生的越多,玩家对媒体信任度越低,想靠好评拉销量也就不可能了啊。这样还会有厂商买好评吗?你看这年头出了jp有几个把fami通当回事的
- 归家那单车小径NGO还行,我看你是想他们死
- 黑夜守望者好啊 ,那这第三方管理机构由谁来担任,是华语第一游戏论坛爱撕衣,还是人均精英论坛尼姑庵,还是人手一张绿卡的逼乎?
- 田黄石
- hentianwuyaMC不就是第三方么?MC就应该给那些睁眼说瞎话的媒体降权。
- pgain2004本来媒体评测就大多是实名,只不过大部分玩家只关心分数和发布网站,而很少或者没途径去了解评测者本人——但实际上后者才是比较有统一性的判断依据。
- 吉田美和我的意思就是不要写网名,直接写真名,另外评测部分也跟所属团体切割,谁评的谁负责,别老附着一句“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XX网站/杂志社/编辑部/工作室立场)”,如果是XX网站/杂志社/编辑部/工作室自己审稿又不担责,那和现在并无二致,整个行业说了等于没做,做了等于没效,还不如继续玩这套和读者粉丝拉锯战的话术权,最后就拼谁的屁股更硬,谁的尾巴更长,自然无需任何意见
- pgain2004国外这堆评测很多就是本人真名,拿这次来说,IGN Japan的叫福山幸司,IGN本部的是Jonathon Dornbush,VG247的Kirk McKeand,卫报的Keza Macdonald,上次好莱坞报的那位,等等……随便搜搜,都能在LinkedIn上找到页面。国内虽然不用真名但因为直播和社群活动等原因,稍微熟悉的实际上也是瞄着本人去评判。
而说完全切割,这就没什么操作性了,不仅要照顾媒体本身的运作效率,还要照顾大众读者的阅读效率,这种结构可能是传媒学这么多年来发展的结果,不完美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推翻的(除非有更强的技术和体制因素推动)。 - 吉田美和我就没说这个议题是牵扯国外,楼主的内容也是紧扣国内的,国外的国内根本长臂监管不到不是?反水+拱火的也是国内这帮打了分还装逼,甚至持续对线的媒体人,国内甚至到现在也没报道过有几个国外媒体在反复跳脚指着玩家鼻子喷气
- pgain2004我理解不同,主楼开始就没说是国内吧,都游戏分级机制了,二楼开始提的也是IGN,后面有Kotaku、Fami和MC。
而且主楼提的几条也不是针对编辑本人的下场拱火对线行为吧。 - 胶袋几百个教授就国内这几个游戏媒体自己都要饿死了还给管理员上贡。
- 吉田美和顶楼的意思不就是行业监管+自律嘛,这事在华语论坛讨论大致上就是对内,这次大面积媒体口碑滑铁卢虽然也有N多外媒,但S1+EDFC合一起我也没见几个冲外媒的,无非就是被说滥了的,甚至都不在这一刻这一点才会发作的大号出头鸟IGN收钱办事问题,不是吗?
- 鱼肉丸子发售后花时间打完 再花时间整理出评测文
写出来给谁看? - 吉田美和其实说了的恰饭也不是真就恰钱或者恰到钱,但媒体人这种主观评论我写了,各位读后责任自负的态度才是引发争议的源头,真为幕后背好书也不是这么来背的
- sk86
- pgain2004就像我一开始说的,这难道不是因为渠道问题么。
平时大家看评分就完事了,但这次主要涉及到几个具体的剧情点,作品本身名气又大,媒体评分基本都很高(差异不大),又有剧透事件为很多云玩家提前提供了弹药,于是很多人就对Review内容本身感兴趣了,游戏区有多篇特地转载各类媒体甚至主播具体评价的帖。目前游戏区有具体转载的,荷里活报那篇讨论度就不差,而如日本IGN那篇有较完整翻译的更是被多次引用。
国内媒体的评测没语言屏障,读者还能在评论区参与,自然更能获得讨论度(国外评测也有国外的玩家读者人去战),但这只能算特例。纵观此前几次评测炸锅,国内的评分通常只是辅料罢了。 - pgain2004“饭圈文化”被泛义化了,触乐机核等应该还没到那地步,你大概想说“粉丝经济”?
但这不就更加强调对个体的关注了,即使不透露真名,许多读者的目光也已经绑定在某个人身上,更没必要像你前面说的分割平台与撰文者了呀……而且如果要基于该现象进行监督,那也是先监督真·饭圈的那几个(例如外野的肖战楼),除非官方说我就是挑软柿子捏,但那不是种悲哀么(哎呀再说就是爱讨论了)。 - 吉田美和没必要抠这些字眼,现实里就是基本同义,剥离平台与个体,加强个体监管只是套用现在的一些做法,具体有效没效我这种级别的哪里可能预估得准不是吗?至于个体会不会饭圈与粉丝化,那就要看其个人的造化了,理想情况下,糊弄人的评测怎么都不可能把饭圈与粉丝长期糊弄住,也不可能糊弄监管单位
- pgain2004“不可能糊弄监管单位”
你确定么,我总觉得真有监管方,它在意的不会是这点好坏高低吹黑,而是评测是否宣扬了不好的东西,是否触线,甚至因为老爷不懂,实际监管者还是从那批人里挑上去的,共同语言可多了……
- 吉田美和所以才说理想情况,鉴于现在困局都还在饭圈文化,也不指望有机械降神,大家都还在挣扎于“该说它好,还是说它不好”的思辨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