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打算过了下周要走之前再写的。。但是怕到时候忙收拾忙应酬就没时间和心思了
趁现在还悠闲地坐在办公室里无所事事的时候,码点文字吧。作为回忆也好,作为交流也好,作为对将要准备出国的小弟弟小妹妹们贡献一点经验也好。
第一次来英国,是2002年的夏天。那时候我还是国内普通高中高二的学生,来英国打发暑假。我的同学们当时都在补课准备来年的高考,我却在地球的另一端逍遥。没错我很可耻,一早就没有参加高考的打算,因为实在考不过。我的文科成绩很好,但是理科基本是零分,整个高中从来没及格过。高考毫无希望。不好好学习的同时我对英语却很用功,日夜向往着国外的世界。爸妈也基本看透了我在国内升学无望,满足我的愿望,把我送出国。


说心里话,那时候真觉得自己特有优越感,虽然对出国之后会面对什么一无所知,但是至少不用埋头参加高考,我就已经偷笑好久了。我至今还记得当年自己对国内的教育体制多么深恶痛绝,韩寒当时喷教育的话我常常挂在嘴边,在学校里我行我素,从来什么都不在乎,上课在笔记本上画画涂涂的全是CS每个地图的战术。。。。以至于高二结束之后,对化学了解颇深的老爸问我现在高中化学都学些什么,我绞尽脑汁想了好久答了三个字:“有机物”
于是就这样,我来了英国。。。。
至于为什么。。我原先是打算去加拿大的,因为那里有不少亲戚,有个照应。但是去加拿大签证期要半年,这等签证的半年时间爸妈要求我回高中继续上课,而英国可以直接当日面签放行,就单纯因为这个原因,选择了英国。。澳洲我当时是没打算去,爸妈问为什么,我回答说不想去一个冬天和夏天颠倒的地方。。那新西兰呢?去干嘛啊?放羊去?
在香港机场送别的时候,妈妈哭得一塌糊涂的,千叮万嘱出去后要好好照顾自己,要穿暖吃饱,有什么问题就打电话等等等等。。。老爸则显得比较镇定,拍拍肩膀,告诉我说在我的书包里他偷偷塞了一包避孕套,说出去以后自己看着办,但是千万不要这么早就抱孙回来。。我很无奈地笑了一下,心想我要是等你给我买套套,那早两年你就已经抱孙了。。至于妈妈那边,她的哭泣只让我觉得心烦,我心想别开玩笑了,好不容易摆脱了你们去一个自由自在的世界,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但是我不掉点儿眼泪也对不起她,于是使劲酝酿感情挤了点儿眼泪。。 进了安检之后我摆摆手就再没回头,一路奔着一个未知的世界去了。。

坐飞机不是第一次,但是第一次坐长途飞机真的很头疼。。13个小时的飞机坐得我晕头转向的。。到伦敦下飞机的时候虽然还没天黑,但是我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在机场出口遇到一个的士司机,拿着牌子上面写着我的名字,就是学校安排来接我的。我跟着他上了车,他对我说啥我都不太明白,就是点头。一路上我也没怎么说话,就是看着这陌生的世界。对英国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几乎就是一个巨大的平原,到处是草地,大片大片的草地,一望无际。房子都很矮,随便站一个地方就能看见天际的尽头。国内在城里是高楼大厦,城外是丛山峻岭,没有见过世界能这么平坦。说不出话来,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就是眼睛不断地在给大脑灌输这前所未见的世界。消化不了,接受不了,反应不过来。


大约天黑的时候,我到了目的地伯恩茅斯。来接我的是一对英国老夫妇。他们两个都巨胖无比,手臂比我大腿粗,肚子套不进呼啦圈,走起路来都是摇摇晃晃的,着实把我震撼了一把。他们住在一栋不大的平房里,只有两个房间和一个客厅。儿女都结婚成家了,他们觉得寂寞,于是几年来都接收留学生住宿。到了英国人家里,才发现虽然从外边看起来个个都是住一栋房子,貌似很大,其实里边很小的。走廊和过道要侧身才能通过两个人,像他们这样的身材在走廊里相遇就要倒车了。。英国的房屋多数是木头建造的,走在里边嘎吱嘎吱响,加上灯光都很昏暗,非常不习惯。房间之间丝毫不隔音,在房间里说话隔壁旁边听得一清二楚。我没少因为晚上打电话而被人投诉。。英国人喜欢特别高特别软的床垫,像我这样的人躺下去,从侧面就看不到人影了,感觉很奇怪。但是长途的劳累之后我也想不了这么多,埋头就睡了。。
第二天起来老太太跟我抱怨,昨晚睡觉为什么没说晚安。。。我愣了一下,说对不起,我太累了。。早餐两个老人家一早给我准备好了,有土司烤面包和果酱,还有橙汁。在英国要特别注意说Please和thank you,非常重要。请和谢谢这两个词在汉语家常里不常用,中国人觉得跟家里人说请和谢谢就是太见外,不过风俗毕竟不同,在英国要显得自己有教养,就必须开口Please,闭口thank you,不管面对的人跟你有多亲。刚开始我不习惯说这两个词,没少被两个老人家责怪。还有一个很大的差异就是在国内吃饭,要吃得嘴巴出声音,要多说话,热闹,才是好。在英国吃饭的时候嘴巴千万不要发出任何声音,咀嚼的时候嘴都不能张开,也不许说话,要吞下之后才能开口说话,这样才被视为有教养。我也是没少被人说,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我并不觉得哪个风俗就比另一个更好,我明白的是到不同的环境就用不同的风俗做人。

我去的学校是英国连锁的语言学校,叫EF。伯恩茅斯当地的这家是在一懂小洋楼里,根本不像个学校,总共也不超过50个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我觉得要出国留学的少男少女们,提前一个暑假去参加语言学校非常有必要。首先不管你的英语水平再好,一到了国外还是听不懂的。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当地的口音俚语,在这段时间你最好能专心地在语言方面下功夫,而不需要去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在语言学校里都是世界各地非英语国家来的学生,所以大家英语都不好,也不会使自己感到害羞,反而能够更好地投入。与世界各地的朋友交流也是很好的体验,互相之间了解不同文化,也许短短半个月,就会发现自己在全世界各地都认识人了。


在我的印象里,学校外边的草地上有一块木板,貌似很古老了,而且能像枷锁一样打开,中间有两个小洞。。我一直在疑问这玩意儿到底是什么,而且在别的地方也似乎有见到过。在问过家里的老人之后,他们告诉我说那些是几十年前用来教训不听话的小孩的,就把他们双手铐上木板,让他们在那里反省。但是现在已经不允许这么做了,会被告虐待儿童。
伯恩茅斯是英国南海边的一个海滨旅游城市,非常悠闲。每天阳光和雨水都充足,中午太阳高挂,普照大地,下午5点左右突然一片乌云驾到,准时得很,惠泽四方。。开始我每天都带雨伞外出,发现下雨的时候全世界似乎只有我一个人打着雨伞,其他人不管是8岁小孩还是80岁的老人,都肆无忌惮地在雨中来往自如。。。入乡随俗,于是我也开始不带伞了。在英国呆久的人一般都有这个习惯,就是无视下雨。。


除了上课,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海边呆着,看着蓝色的海洋。。感觉自己在世界的尽头。

作为来到英国第一个融入的城市,我一直对伯恩茅斯感觉很好。干净,清新,治安好,风景好。在城市中心甚至还有个小高尔夫球场,是个短期旅游的绝佳地点。非常合适想学习英语短暂出国的人士,但是并不合适长期居住。为啥?因为这个城市主要还是老年人居多,属于养老型城市,对于年轻人来说,缺了不少激情和快乐,过了下午6点连个路灯都没有了,往往不到一个月,就有种被软禁的感觉。。现在还好些可以上网,那个年代英国人家里都还没普及宽带上网,我就记得自己好多个夜晚无聊地躺在床上,不知道要干嘛,就这样躺着。。
经过暑假的英语锻炼,我很轻松地拿到了雅思6.5,读完大学都不需要再考了。。于是,我的留学路开始了下一站,就是上中学,我也决定换个地方,会是哪儿呢。。
[
本帖最后由 江户川柯南 于 2009-6-23 13:01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