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田牌的拉胯程度打脸了,现在我也是半个软黑了

  • d
    dumplingpro
    那是天 朝……主机玩家,实际上大半都是有主机趣味的PC MASTER。
    欧美红脖黑墨还是独占
  • d
    dumplingpro
    虽然确实有点,不过还没到SEGA那个双CPU奇葩架构的魔怔程度,那个魔怔程度要原计划CELL代替GPU的双CELL版PS3才能比。

    看老黄如此慈善,AMD性能应该性价比弱不到那里去,看XSX新特性应该也有,AMD这代芯片可以说是现成的方案也很优秀了。

    非要去搞一个,定制无光追、少CU高频GPU,定制SSD+定制解压芯片。
  • 9
    920619lqy
    并没有,XSX用的是PCIE4.0*4/NVMe的无缓存SSD
  • w
    wlgdc
    看哪家病毒营销厉害,哪家机器就厉害,我不看好软蛋。不知道各位还记得ps4病毒营销的点子吗。
  • 二中少年
    非常赞同~非要找理由的话,买来玩主机独占的老游戏?
  • n
    nohope
    翻身靠的还不是wii?wiiu也是机能垫底
    所以机能真不是决定性因素
    —— 来自 Xiaomi MI 8, Android 10上的S1Next-鹅版v2.4.1
  • n
    nohope
    蓝光算硬件标准吧?直接捅死了微软的hdmv啊

    —— 来自 Xiaomi MI 8, Android 10上的S1Next-鹅版v2.4.1
  • 9
    920619lqy
    wii的成功和wiiu的失败倒是很好地说明了蓝海市场靠不住…
  • b
    banjia0815
    索尼啥时候定制无光追了,我挺好奇你是完全不看游戏就看硬件单看技术演示demo吗。
    照纸面说,索尼也没dlss,gpu不就2070s的水平,2070s跑现在市面上游戏带光追原生4k几帧你比我清楚。瑞奇与叮当新作目标也就正常原生4k30帧,gameplay演示光追都摆在那了,索尼这没有那没有,搞一大堆没意义的事,你是觉得索尼自己搞一套软光追管线然后维持这效率?都一样的东西换个名而已,就这年头天下硬件软件到引擎和各种视觉技术大体都是一套思路无非实现各有区别再分享分享改进,哪有啥黑科技。主机这种便宜货设计自然是综合考虑下来的折中方案,索尼以前还真是喜欢搞奇葩硬件,ps4开始方向早换了,很标准的一条就是缩短开发时间,吃饱了撑的才去搞偏离行业标准的东西。
  • K
    KOS-MOS_Refrain
    不是,wiiu的失败和蓝海市场没关系啊
  • M
    MikawaFumika
    再靠得住的蓝海也不会为了刺客信条花299刀买一台wiiHD
  • b
    banjia0815
    第一个如实我不知道,我并不是搞硬件或者研究硬件的,只是从实际推测仅靠通用计算能实现这种效果那本世代就应该有大量光追。光追着色器在渲染引擎开发上写法哪个api都一样,没啥区别。
    第二个,ssd这块的想法跟virtual texture相关,这个想法多早诞生不知道,但本世代初期就有了。你可以去看看streaming virtual texture。
  • v
    vviosonia
    跨平台游戏现在这么多,现在阻碍玩家改变阵营的主要障碍我觉得也就会员权益了。
  • 皆月镜
    2020年了还搁这模拟地球呢
  • d
    dumplingpro
    没明白,1是说,能用通用计算解决,就不用专门光追核心,直接算力碾压?

    第二个,virtual texture这个玩意,来源说DOOM/雷神之锤的ID tech引擎的特色(MegaTexture,在相当早期的ID引擎就有雏形了),还有clipmap(网游之类无缝大地图用的),是软件特性的一种,而且几乎都是起源于PC(ID很长一段时间都是PC为主,后者最强应用就是微软飞行2020),也就是以现在主流架构为主。
    完全用SSD代替显存的架构,不是纯软件特性了,属于硬件特性了……跟现在流行高性能计算,还有AI之类巨吃内存的东西有关。
    如果要用在游戏上就更复杂了,那要求的不只是IO,还要多级缓存结构(就像CPU的L1、L2缓存一直到内存,GPU的显存-SSD缓存-SSD多级缓存),以及各种算法增加命中率避免重复读取较慢的储存器(比如NV的采样器反馈),真这么搞那就是真的额外开一条科技线了。
  • 我被骗了五块钱
    蓝光是索尼推的吗……因为太成功我都没意识到,我这主要针对他之前那一大堆奇奇怪怪的接口和储存介质

    —— 来自 OnePlus HD1900, Android 10上的S1Next-鹅版v2.1.0-play
  • b
    banjia0815
    硬件管线大家是一样的,对于软件开发来说,你api给我提供这个stage,我就给你写,至于你这个stage具体是用光追核心计算也好通用计算,索尼怎么做的我不知道,这不是我的考虑范畴,但这个既然有stage自然叫硬件光追。
    vitrual texture的想法就是把所有贴图资源都给合并到一块去,按照你能看得到的像素去查找对应的贴图,把这部分的内容整合出来再扔到显存去,也不只是指贴图,可以泛指一切gpu需要的数据,这就是一种概念。但你又不可能把一开始所有数据全部扔给显存,所以怎么提高硬盘的streaming速度就是ps5ssd在宣传的事,至于需不需要这么快,按照ue5demo那套管线演示的资料来说并不需要,如果看得到场景物件类别更加丰富,色彩更多的话,大概需要足够快的ssd。
    这些说法也只是我个人观点,不懂的也不敢妄加猜测。另外我从头到尾没有说过ps5有什么先进的地方或者黑科技啥的,他这么做有他设计的需求,但像光追啥的又不是啥稀奇东西,就这么个意思。
  • s
    shizumaru2009
    xss这弟中弟都官宣了,还有软饭舔着脸吹gpu的?到时候xss比xsx卖的多软饭的老脸往哪搁?
  • z
    zdejiju
    不影响,秒超算本质也是吹机能。。ps3还有浮点3.0g(小字:全部参数加起来)、game 3.0呢。。
  • 紫苑寺友子MKII
    当初是说的cell搭建的工作站可以媲美地球模拟器吧

    —— 来自 Xiaomi Redmi K30 Pro, Android 11上的S1Next-鹅版v2.4.1
  • U
    Unlight
    所以是初版PS3卖的比PS2Slim多了,还是PS4Pro卖的PS4Slim多了?
    低价机卖的更多本来就天经地义啊。PS5肯定比XSS强,但PS5现在可还没有Pro
  • 黑夜守望者
    你这么一讲还真是
  • s
    shizumaru2009
    PS3和PS2, PS4PRO和PS4 Slim又不是同时发售的。

    XSX前期高调宣扬高性能,结果临发售了公布个低配版走量,不觉得丢人吗
  • s
    skdom
    蓝光胜利有很大原因是因为微软反水了
    而且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蓝光其实也没有真赢啊

    现在蓝光的市场相比前几代可小多了。要不是光盘技术防破解比较容易,估计市场还会缩小
  • c
    cubesun
    哪有什么XSX游戏,微软说两年之内不出次世代独占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 T
    TCPProtocol
    傻逼索尼又飘了而已,p
  • T
    TCPProtocol
    ps3时代那点痛现在都忘了,等着吧,光驱版定399以上就是重蹈ps3覆辙,到ps6又回老老实实不搞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了
  • 绿
    绿冰
    WiiU的失败很大原因就是针对蓝海市场的宣传一塌糊涂,相当多的蓝海以为WiiU只是Wii的外设手柄
  • オルガピピック
    哪有藍海玩家什麼事 wiiu那時純屬任地獄腦子有坑 全方位拉胯的機子
  • オルガピピック
    要是單靠宣傳就能贏ps3還會輸得那麼慘嗎 精神股東好歹從wiiu那裡總結點東西吧
  • e
    eternia
    真是不忍卒睹。回来看看真是能把人气笑。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k
    kayoubi
    这贴有a9的味道了,啧啧
  • 绿
    绿冰
    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总的来说,WiiU正如上面有人说的,全方位拉胯
    无论是面对蓝海,还是硬核任天堂粉丝,还是游戏开发者
    但凡有一项做得好一点,都不至于最后输得那么难看
  • 画大饼养蟑螂
    看完这贴我觉得索索战斗力真强,精力真旺盛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 b
    bazingar
    主机看的不是游戏么,2020了还比性能,是为了赢嘴炮么?

    只要光驱版499,xbox一点机会都没有。
  • T
    TonyKune
    你记得3寸软盘吗?这也是索尼定的标准,谢谢
  • m
    mcq_2
    这个命题挺有趣的。

    实际上,PS4大约是2t,x1是1.8t。而下代主机ps5是8.5t,xss是4t。

    以x1玩家来说,升级到xss是2倍以上性能提升。对于X1以及X1S的群体来说,升级到XSS一方面价格低,另一方面性能也过得去,唯一的问题大概是数字版游戏。但是实际上订阅制是比实体游戏便宜的。玩的越多,价值越高。

    再说到PS5,实际上PS5是以PS4PRO为性能基准升级。实际上对于现在仍然在玩PS4的玩家来说,必须被迫接受8.5t的价格与性能。

    单纯以价格来说,可能P4PRO的玩家更能接受PS5吧。
  • F
    Fuero
    按自己的现实状况来说,PS4数字游戏买太多了,plus会员也一直在买,次世代买ps5是保底选项,其实这点假设来说就是类似【更新PC的时候,如果换对家的显卡,就会发生Steam游戏库不能继承的状况】,所以本世代玩家的购买决策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自身数字或者平台资产的影响
  • U
    UmarIbnLaAhad
    有啥好保底的,留着ps4玩现在库里有的不就行了,我等到哪天出个靠谱的ps5slim或者新寂静岭发售再考虑买索尼机子
  • 朝日Asahi
    x1 1.3t
    x1s 1.4t
    ps4 1.8t
    到你这怎么全变了?
    x1到xss都有三倍了
  • m
    mcq_2
    记不清了,凭印象写的。年纪大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