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了下:
单挑在我国战争史上的起源:
我国的单挑起源于周朝。
《周礼·夏官》记载当时有专门的职位“环人”负责执掌“致师”。
周禮.夏官.環人:「環人掌致師。」史記.卷四.周本紀:「武王使師尚父與百夫致師,以大卒馳帝紂師。」
根据东汉末年郑玄的注解,“致师”就是把开战的意图传达给敌军。具体上,当时两军交战,三个最勇敢的武人会乘一辆马拉战车冲向敌阵。
御者驾战车直驰敌军营前,让车上的旌旗擦过敌营的壁垒;车左一面发箭射敌,一面代御者操纵缰绳,让御者下车去整理好马的颈革;车右于此时杀入敌营,斩取敌军首级,并抓回一个俘虏。
这是相当有难度的一项操作,如果做到的话可以极大的显示勇武,鼓舞己方士气,震慑敌胆。而敌军往往也会派出致师的战车,两车会直接在阵前交战,这就形成了单挑的来源。
单挑在我国战争史上的地位:
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里已经说得非常清晰。战争只是为了取胜,不会拘泥于手段。我们来看看我国历史上单挑对战局的影响。
《史记》记载,楚汉两军与广武交战。一代名将项羽在阵前对刘邦说:“这么些年天下争战不断,不过是因为我们两人而起,今天我愿意和你单挑决一雌雄,不用再劳动天下百姓来受苦了!”结果刘邦笑着拒绝,道:“我宁可斗智,也不斗力。”
可见,项羽想用单挑决胜负的想法没有被刘邦接受。
春秋以后,战争越来越专业化,大规模化。单挑的方式已经不适合时代的需要。但是,单挑依旧是展示我方勇武的一种方式。
《隋书》记载,大将史万岁镇守敦煌时,遇到突厥入侵。他对敌人说:“士兵们有什么罪?要让他们送死。不如我们各派一个勇士来决出胜负吧。”爽快的突厥人满口答应,派出一骑挑战,结果史万岁亲自出击,斩杀了突厥的勇士。此举导致突厥人惊讶之下暂时退兵。但边患仍未能真正解决,直到唐初李靖千里奔袭,才真正击破了突厥的势力。
其他比较有名的例子,像吕布挑郭汜,庞德斩郭援,都不足以影响战争大局。而关羽斩颜良,更近似于冲阵,战术意义比普通单挑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