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不是德国人,周立波也不是上海人

  • 泰勒德顿
    周立波口中的上海是开埠后的近代上海,就是那个由以江浙地区移民为主要人口的上海
    他本人是宁波人的后裔,所以在段子里一直暗示着自己这批人才是上海的主流人口(事实上的确是),这群人创造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
    而占上海人口不到20%的本地人常常是被忽略的

    ZT
  • K
    KONAMIX
    上海官话也不是本地话……

    目前上海户口的,三代之上很多都是外地人。

    上海的历史和文化……在上海的不都能创造么。
  • m
    mpposter
    看标题下意识地认为他们都是韩国人
  • 级替四
    我们小时说上海本地人,其实就是说上海乡下的人。

    从浦东到浦西,叫做“到上海去”。
  • z
    zhffrank
    所以我一直说上海是一个移民都市,笑别人是外地人是很不道德的,自己祖先多半是外地来的,有啥可笑的。
  • 不知所谓无所谓
    我现在觉得周立波和四姑娘很像。成名前 ,都是走平民路线。成名后,一个个都炫富,口出狂言。

    不过有人吃这套。

    尽管现在周立波的某个视频,都是被很多人用来黑上海人的。但是我觉得周立波哪儿的人也代表不了,他只能代表他自己。
  • 级替四
    现实中衡量是否上海人的标准,并不是祖上第几代到沪的。

    而是会说一口标准的上海话,如果口音不正的话,那么依然是外地人,有上海户口也没用。

    周立波沪语达标了,所以他就被认同为上海人。

    [本帖最后由 级替四 于 2010-3-12 07:29 编辑]
  • 大和
    到上海不会说本地话确实代来很多麻烦。
  • 2
    20150000
    我能说标准上海话和 南京上海话 和标准普通话 但和我一样年纪的住在市区的人就说不了标准普通话 多少带点口音
    PS:我原先是金山石化的 最早去市区要坐火车
  • 级替四
    上海和全国其它的大城市的区别,或许是因为这个城市从骨子里是崇洋的。

    我觉得是全中国最崇洋的一个城市,一个异类,就连上海话里面都有很多直接采用了外语。

    同样受西洋文化冲击较早的广州和天津,虽然有很多西洋建筑,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但依旧保留了许多传统习俗。

    上海保留了什么中国传统习俗?我能想出来的就是,日历上还有农历的对照表吧,春节是要过一下,还有用筷子吃饭,不过用刀叉吃西洋料理绝对是时髦的事。

    周立波说到“吃咖啡和吃大蒜头的”,为什么台下这么多人笑,其实说到他们心里去了。

    咖啡代表西洋文化,把西洋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优越感,代入到自己对外地人的优越感上了。

    [本帖最后由 级替四 于 2010-3-12 08:15 编辑]
  • 库玛
    多数上海人说普通话的口音很重
    并且会带入很多沪语习惯
    比如:好罚 好的讶 的么 有空罚
  • 级替四
    这是故意的。
  • 2
    20150000
    这个…………你让他用 吗 代替说说看 保证鸡皮疙瘩掉一地
  • 希思黎
    融不进上海宁圈子,就不是上海拧。
  • l
    lijgame
    故意你妹
    普通话受方言影响不是很正常么,又不是播音员
  • h
    hhhiro
    我见过一些饭店的服务员看到老外进来从领位到跑菜的团团围住端茶送水还要求合影的,外地人。我的概念里这才是崇洋,洋大人放个P都是香的。至于语言里吸收包含一些拿来式的单词,倒看不出崇了哪里的洋。沙发也算是直接音译过来,你有本事造个词来改变全中国么?叫洋板凳洋马扎才算不崇洋?
  • 沉默の狙击手
    好的呀。不感觉是故意的。

    每个地方人说普通话都有口音的。
  • a
    ayaso
    我向来故意说普通话的..但是很少有人歧视我...
  • c
    cavar3
    ls你们确定不是在kuso hanzo??
  • a
    asdqwe
    30年前江湾的人去南京路就说到上海去
  • h
    handsomeken
    +1
  • h
    handsomeken
    这怎么能叫崇洋?
    苏打水,沙发这些词普通话没有么?故意个妹。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这个语气词“口伐”因为上海话很多词最后都会有,普通话很好也很难去掉这些最后的细枝末节

    [本帖最后由 handsomeken 于 2010-3-12 13:22 编辑]
  • 酱油帮我打妈妈
    据可靠调查 周2 100%是韩国人,
  • J
    Jeffrey
    其实都是韩国人
  • d
    ddr911
    殖民城市+移民城市=上海

    所以其城市氛围和价值观自然是受殖民与移民的深重影响的,简单说就是个“在商言商”的地方,这点上让人感觉甚至不如天津等二线城市来的亲切。
  • j
    jimmy4ever
    都韩国人 往上数三代都来自宇宙中心高丽国
  • l
    literry1
    爱喝咖啡什么时候成西洋文化的代表了
    日本人最爱喝咖啡、南美还是咖啡的原产地
    都是西洋的了?
  • d
    dragong
    洋泾浜在上海话里特别多啊……
  • 中山公园见!
    为什么非要融入这个圈子?奇怪。本地人穷的叮当响的一帮一帮的,一辈子都不知道100平米是什么概念。

    只要你有本事有钱,谁都得对你客客气气的。没钱,去大商场售货员都给你白眼。
    上海这个城市对物质赤裸裸的承认也不完全是坏事。
  • 冰镇石油
    罗菊也不是泸州人
  • 雄狮亨利
    洋人只制定五口通商,但是管通商的南洋大臣驻在上海,所以洋人虽然有奠定之功,上海能跃居五口其他四个之上还是两江总督的功劳啊
  • c
    clockworkjian
    上海租界多所以洋人多 这个其他口比不了
  • d
    ddr911
    对物质赤裸裸的承认在任何国家都是坏事,仅次于天灾。
  • 级替四
    我们这一代小时候基本上都会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年龄越大就越喜欢讲夹生普通话(不单是口音),原因你们心里应该清楚。

    [本帖最后由 级替四 于 2010-3-13 08:51 编辑]
  • m
    mephisto
    现在本地人靠拆迁房子多到扑出来,钞票也不少,就是穷惯了有钱也不舍得花倒是真的。所谓的市区人现在才是穷瘪三,房子房子没有,钞票钞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