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国人很难有科研成果,到国外很多华人有成果
- michaeljue体制问题·地产兴邦·实业误国
- asdqwe精力有限人搞人
- starclanhttps://www.ncbi.nlm.nih.gov/m/pubmed/30742121/
- catxing一群平均大专学历的在讨论中国科研没有前途,也没意识到自己就是中国科研的后腿
- 进击的坦克和阿三、韩国比比吧,不要动不动和欧美日比
整天都把自己看扁的,为啥要找一流对手比较呢 - jackiehoo可否请教下国内医疗AI这么先进,是因为写模型的牛逼,还是写代码的牛逼,还是大规模人工识别成本低呢?
- aweiwei我国科研我觉得砍掉百分之九十八的项目其实也没啥影响。大部分教授也不咋懂,基本上还是懂那些年轻时候自己做的那些东西,找学生糊弄糊弄发表些论文专利能搞几百万经费。出名学校教授赚钱很容易,申请个项目几百万科研经费。干点啥都拿科研经费报销,基本上是拿这个当自己钱花,给下面学生几千块钱都是抬举他,反正不怕不干活。就怕啥也不懂还给一些学生瞎指挥碍手碍脚的可能还添乱。
++++++++++++++++++++++++++++
这里面,每一句话,全都是在扯淡。 - cola2012一、我国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排名前进到世界第4位。2017年被引次数超过10万次且影响因子超过35的国际期刊有7种(NEW ENGLJ MED、CHEM REV、LANCET、JAMA-J AM MED ASSOC、NATURE、CHEM SOC REV、SCIENCE)。这些国际顶尖学术期刊2017年共发表论文10803篇,其中中国论文699篇,占总数的6.5%,排在世界第4位。若仅统计原创论文和述评(Article和Review)两种类型的论文,则中国有443篇,也排在世界第4位,比2016年上升1位。
二、我国国际高被引论文数量、热点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排名第3位。2008-2018年被引用次数处于各学科世界前1%的论文称为高被引论文。近2年间发表的论文在最近两个月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论文称为热点论文。
截至2018年9月,中国高被引论文数为24825篇,占世界总量的17.0%,数量比2017年增加了23.3%,世界排名保持在第3位。美国高被引论文数为72156篇,仍居第1位。中国热点论文数为842篇,占世界总量的27.6%,世界排名保持在第3位。美国热点论文数为1629篇,仍居第1位。
三、我国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连续第八年排在世界第2位。各学科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可以被看作是世界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2017年中国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8259篇,占世界的15.1%。中国在这些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有47.1%是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产出的。
四、我国材料科学领域论文被引用次数保持世界首位,另有十个学科领域排名世界第2位。中国跻身世界前2位的学科数量上升到11个,其中材料科学已经连续2年保持在世界首位。另有10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分别是:农业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环境与生态学、地学、数学、药学与毒物学、物理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其中首次进入世界第2位的学科是:地学(前进1个名次)、植物学与动物学(前进2个名次)。
五、我国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继续保持在世界第2位。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可以反映论文的影响。2008年至2018年(截至2018年10月)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共被引用2272.40万次,与2017年统计时比较,数量增加了17.4%,排在世界第2位。美国仍然保持在世界第一位。
六、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连续第九年排在世界第2位。SCI数据库2017年收录中国科技论文为36.12万篇,占世界份额的18.6%,其中中国第一作者论文32.39万篇。美国仍排在第1位,其论文数量为52.40万篇,是我国的1.45倍,占世界份额的27.0%。 - 脾气不太好科研就是投钱、砸钱
要出大面积的成绩,等20年后再来看吧
钱多技术进步就快
我看过别人提到研发新型特钢的投入,一次试验几十万上百万成本,一种材料运气好几百次出,运气不好上万次不出。
国内科研经费也就是这几年提高得多,但是在基础上的投入还是很少,差不多只有总投入的5%,老美是占总投入的15%左右。
实用科技投入比相对更高,这与国内的科研压力有关吧。
[本帖最后由 脾气不太好 于 2019-8-20 12:30 编辑] - aweiwei我国科研我觉得砍掉百分之九十八的项目其实也没啥影响。——砍掉一半你就等着四五年之后喝西北风吧。
大部分教授也不咋懂,——不懂的话怎么评上教授的?你以为高级职称就熬年头么?不答辩么?
基本上还是懂那些年轻时候自己做的那些东西,——这病句看不太懂。此外,没见过哪个教授不关注本专业的最新动态的,吃科研这碗饭的,落后就要被砸饭碗。
找学生糊弄糊弄发表些论文专利能搞几百万经费。——几百万经费的都是国家级的项目了,靠学生申请能搞定?别说让科技部、财政部去审了,你能出市级的推荐么?糊弄的话连学校科研办盖章这一关都过不去。
出名学校教授赚钱很容易,——即使是应用学科的知名教授赚钱也不容易。搞科研和搞科研转化和产业化是两码事。
申请个项目几百万科研经费。——上面说了,不是这一个行业的大牛,申请不到几百万的级别。绝大部分普通的教授,也就是自然基金或者市级的那几十万。
干点啥都拿科研经费报销,基本上是拿这个当自己钱花,——这俩一块说吧。估计LZ都不知道预算书和预算执行的事,也不知道什么科目能入账,也不知道该有什么发票。
给下面学生几千块钱都是抬举他,反正不怕不干活。——给学生钱,恰恰是上面提到的科研经费里,几乎唯一的能发到个人手里的费用了。人工费总额有限度,即使是上面几百万的项目,能发到人手里的连小几十万都没有,每个月给学生几千块,你算算一个项目要多少个学生、要发多少个月?
就怕啥也不懂还给一些学生瞎指挥碍手碍脚的可能还添乱。——没见过哪个学生牛到认为给自己指引课题方向的大PI是在添乱。每周或每两周的项目汇报,PI能给你指点一下就够你少走弯路了。多少学生平时晃荡着不学习,到了快毕业了补试验?不督促着自己能有那么自觉么? - starclan随便举个例子,华西一年的门诊量抵得上丹麦全国五年的
- 食色和尚泥潭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这不行那不行的,就一外行瞎逼逼,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你说那个不行,你倒是用专业知识给我分析一下不行的具体核心技术点或者具体核心知识点和好的有啥区别?别在那只说骗经费没技术含量的话,你倒是用你的专业素质素养来分析一下,
AI不行的核心问题点在哪里?
或者你说的相关技术不行核心差别在哪?
别老是说不出所以然,瞎逼逼!用键盘装逼也要自己肚子有货能说出来让人信服的话!而不是胡说八道! - 乱刀流论坛的美妙之处,在于让平时根本没机会坐到一起的人可以发挥自己想象探讨自己不懂的问题
- 大漠深处这破文章也没啥稀罕的,用NLP做个语义分析,也不是啥新算法,也不是啥新模型,这也叫世界领先,重大突破,这种玩意一年不知道多少篇。
- starclan我就回答下那位网友什么是医疗ai,不要激动。而且这篇是letter连article都不是,你的问题楼上已经有帖子回你了,你找他们喷吧。
- ronan623我只知道如果这是顶端医疗科技,飞利浦肯定会做
- 维加Posted by: HMD Global Nokia X7
电研究出来要的什么设备,原子弹要的什么,青霉素要了什么。电话,空调,电脑,互联网。。。。。 - architc我就问一个小问题,楼上好多诸君(也不是全部啦)有没有去弄个科研成果出来呢?
因为看上去似乎是在tg境内科研各种碰壁,悲愤不已,所以才发帖的。
你看啊,我信tg科研环境不好,那能不能你们做科研的现身说法,表述一下你科研过程怎么个不好。你有一说一说出来,咱就坚定了这个概念了。
还是那话啊,实事求是。论点要论据支撑的。这原则如果都要挑战,说是因为喷tg,只要喷就对了,那这帖子就毫无意义了。 - jjx01全球第四,不存在奖自然科学奖应该能捞很多个了
结果数量堆不出质量 - 心之一方我就看看不说话
- 香蕉一号你个傻逼吹牛逼的时候,不是最爱扯你朋友在美日混多惨系列??现在你这话打你的逼脸呢?
- nero_dante孟母三迁
- tristan_cpZF不傻,它的钱也不是让你白骗的,我们所谓的科研的确绝大多数都是废纸,但就是为了让你没时间去想社会问题,没精力去搞这些真正应该去思考的问题,用科研、用经费把知识分子牢牢按在那,让你天天为生计而奔波,免得你胡思乱想
- catxing互相晒吗?
- fooltiger陈天桥资助的那种?
- starclanhttps://mp.weixin.qq.com/s/-8_6szgZ3ZQtQvMEhyC6UQ
Nature解析中国AI现状:2030年能赶上美国吗?
正好有人写了科普版的,转过来给几位看看。
本帖最后由 starclan 于 2019-8-28 20:22 通过手机版编辑 - ronan623除了数据量有优势,算法都不一定是最先进的
ai人工智能本质还是x86电脑跑程序,cpu不是牙膏就是苏妈,软硬件都是0,在数据量上超过别人一百倍又有什么用
我很希望这东西能转化成科研成果造福人类,成功的哪天也不要忘记是站在无数巨人的肩膀上 - starclan对的,泥潭专家比nature编辑更懂,科普版都看不懂,真是高看泥潭水平了,谢谢再见
本帖最后由 starclan 于 2019-8-28 20:43 通过手机版编辑 - ronan623不需要是专家也可以有分辨真假的能力,你不会是相信蒙鸿系统那类吧
- fty951看看泥潭这几天发生的咋捐不就知道了
- starclan你有意见也发篇letter去science就可以了,我只是引用学术杂志的观点。
泥潭一群文盲连英文都看不懂,门槛也够不到还在学专家评论。
本帖最后由 starclan 于 2019-8-28 21:13 通过手机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