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东亚文化圈的人们为什么幸福感较低

  • j
    john.
    现在研究和讨论幸福已经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实际上现在中国发生的事,在别的国家也发生过。在二战以后的西方,很长的时间内大家谈论的也是GDP、经济增长、消除贫困以及如何解决跟生存相关的其他问题。但是到上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讨论如何超越GDP,这时兴起了一个叫“社会指标研究运动”的研究项目,很多人做这个研究。在幸福指数研究领域,有一本非常重要的杂志的名称就是《社会指标研究》,也是在那时候创办的。现在幸福指数研究有一个普遍认可的分析,当收入很低的时候,大家关心的主要是如何生存下来的问题,但是收入往上走了以后,更多的人会关心与幸福相关的东西。这在西方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现在中国进入这个阶段,更多地开始谈论生活方式、幸福感受,并不是中国特有的。

    但是我今天要讲的是“文化与幸福的关系”,是全世界有不同的文化,各国有一些各自特有的东西。差不多20年以前,美国学者亨廷顿曾写了一本《文明的冲突》,就指出各地的问题不一定完全一样。世界可以划分成不同的文化圈,比如有天主教的文化圈,有儒教的文化圈。

    既然全球的文化是不一样的,那么不同的文化圈对幸福的看法是不是一样的呢?毫无疑问,不管不同地域的发展水平怎样,大家都希望幸福,这个是一致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假设,在不同的文化里,对下面三个问题的看法是相同的,或者不需要深究的:一是幸福的文化含义是不是一样?中国人跟外国人有关幸福的观念是不是一样?二是人们追求幸福的动机是不是一样?三是影响幸福与否的要素是不是一样的?全球的文化不同,对于这三个问题的看法也不一样。那么,文化是不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呢?

    例如,信教的人与不信教的人相比,幸福感会高一些。人们经常讨论到的不丹王国,大部分人都信佛教,有听天由命的观念,因而幸福感比较高。根据美国学者的一个研究,不管你信哪个教,幸福感比不信教的人高一些,因为比较宿命一些,所以幸福感高一些。他们与倾向积极进取的世俗文化是不一样的。

    又如,重视个体和重视集体的文化圈是不一样的,幸福的含义、追求幸福动机以及决定幸福的要素都不一样。显然,个体本位的文化圈如欧美,他们更多地谈个人成就、自由、没有管束,希望追求正面的感受最大化,与幸福相关的各种要素往往都跟自尊相关。而在东亚文化圈,包括日本、韩国、中国,他们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家庭(小家庭、大家庭)、周边的同事和邻居,倾向于从人际关系的角度理解幸福。在东亚,人们希望追求一种平衡,人们往往并不说最大的目标是追求个人幸福,而是希望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也能考虑他人,尤其是跟自己相关的人的感受。那么这种追求关系和谐的幸福观强调的并不是个人的爽,并不是自尊。所以不同文化圈的人们追求幸福的动机不太一样。

    现在有大量的研究指出,个人本位和群体本位的幸福观念是不一样的。我的推论是,在其他变量相同的情况下,个人本位的文化圈幸福感较高。因为他感受幸福,不受其他要素的牵制,不受他人的评价的影响。反倒是在关系本位的文化圈,幸福感比较低。根据2006年的一个排名,丹麦是第一,加拿大是第二,但是在重视关系的文化圈,日本虽然很富,但是排第90位,韩国排第103位。韩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福利等各方面都比很多非洲国家要好,但它的排位比较低。

    最后,不只是大的文化圈之间不一样,大的文化圈内部也有差异。比如在中国的内部也有文化差异。不久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了一个报告,中国十大幸福城市中,排第一的是拉萨。这个可能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但是换一个角度也很容易理解。被认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的不丹,离拉萨不远,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在一个亚文化圈内。以后在研究幸福的时候,无论是个体研究、区域研究,还是国家研究,如果把文化的因素放进去,会使得研究更加准确一些。

    所以我希望幸福研究有不断的推进,但是不希望有太多的幸福排名。幸福是多样性的,面向非常多,而排名往往会误导,会使政府得到一些错误的信息。
  • z
    zo
    当收入很低的时候,大家关心的主要是如何生存下来的问题,但是收入往上走了以后,更多的人会关心与幸福相关的东西。

    ——————————————

    从TG来看,并不是这样。
    70,80年代,工厂吃大锅饭,人们收入很低,但是单位基本包干了医疗、养老、教育。
    大家的收入差不多,但都摆在明面上。连隔壁邻居下个月工资奖金到手多少,都成为公开的话题。
    那时候大家都差不多,而且也没见过真正的好日子是啥样,幸福感是比较高的。

    为何现在幸福感低了这么多?
    没有其他原因,收入的不平衡,资讯的发达,让人们之间的比较有了基础。

    说句实话
    幸福最终还是比较出来的。
  • a
    ayunayunayun
    古人说了不患寡而患不均~
    幸福感有挺大部分取决于此
    大家要的是社会的公平和公平还有他x的公平
  • d
    doomking
    70,80年代幸福感高?
    你父母究竟80年代是什么行业的啊,能说出这种话来?
  • h
    handsomeken
    论坛结论不是早有了?
    因为不信基督教天主教绿教等各种教
    因为写简体字
    因为说中文
    因为A型血少
    因为用筷子
    因为…
  • 哈娜桑
    我现在也在研究相关的内容,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幸福感是很主观的,而幸福感的研究是从西方开始的,他们对幸福感概念的界定是否具有跨文化的效用现在还无定论。
  • 南极
    又战无信仰?在老美眼里吃狗和无信仰简直是无可救药
  • 笑红尘
    说白了就是人的本性太2了。死要面子,硬是喜欢和周围人作比较,比人家好就开心,不如人家就难过。不到失去也发现不了拥有的幸福。真的和古代人比,现代人的生活简直没话说,幸福感呢?
  • 烏鴉
    posted by wap

    先马克,回头看。
  • e
    eastwoodwest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一切都是相对的
  • 达尼.阿尔维斯
    人兴趣爱好 知道的信息越多越不幸福.................
  • p
    pppkkk
    人她妈太坏,气人有,笑人无。
  • z
    zo
    连幸福不幸福的概念都没有,我想那就算是幸福了。

    对普通人来说,最大精神的支柱,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m
    moon2007
    中国人的幸福=别周围大部分人强

    这种幸福来源岂不是注定了大部分人是不幸福的么?
  • a
    agefan
    太深刻了
  • E
    Enterprise
    @Enterprise mark
  • 级替四
    刚能用上抽水马桶,在家就能淋浴的时侯,一下子感觉幸福感提高很多。

    自己生活质量改善才是实实在在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