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不是美食荒漠,北京是美食博览会

  • 费小弟
    首先各地习惯习俗不一样,北京不像南方,在家做饭的比例高,南方很多地方外面吃饭比例频率都比较高,这是培育餐饮的基础。而且北方人习惯正餐吃饱,小吃本来就是退而求其次的东西,作那么精致的东西价格搞了没市场。其次北京外来人口将近800万,很多餐饮其实是照着他们口味做的,北京人只是跟随者,特别是一些写字楼和外来人口比较聚集的地方。这种规模的大都市说是荒漠本身就是笑话,起码品种口味是很全的,你能说这些地方口味不满意都赖北京本地么?另外北京的经营环境不利于小规模餐饮,甚至是在打压,现在餐饮就是两层皮,不好吃的未必不能生存,好吃的不一定活得下去,你觉得不好吃但有很多人吃,这样他们才能生存,现在很多连锁店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份额,都搞中央厨房配送,这种做法降低了成本,但东西就变得面目全非,你不吃又不行,没得选。像南方,日本,东南亚那种几平米开个店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只能做一些适合流动人口消费水平的大路货,根本没有机会讲究口味什么的,很多这种店铺北京人基本也不怎么吃。还有就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更讲究卫生健康,而不是单纯解馋,很多餐饮种类会尽可能避免在外面吃,比如熟食,肉类,肉馅,或者宁可口味差一些也要去大一些的店吃。

    总结下来其实北京餐饮是那么几类,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去满足,比如价格很多街边店就是追求便宜,聚餐自己找放心点的口味,高档的四处钻找有意思的东西,再高档的是酒店名店,最高端的自己雇厨子开厨房自己作菜谱作家宴,天南海北都能弄。很多人出去吃东西也是找自己在家不好做的东西,比如原料稀少或者加工费时费力的。现在的餐饮除了凑合吃饱以外已经少了很多实用的功能,更多的就是换花样换口味而已,但凡有时间有点动手能力的还是自己做饭更放心更符合自己口味,外面吃就是那么回事,家里餐桌能保证日常饮食的人都不会对外面吃饭有什么太多期待,这和过去区别很大,评价的角度也是这样,很多时候都是看做法有没有新意而不是什么味道,反正我出去吃饭就是为了省点力,换个口味而已,七八分的就可以了,个人的标准差距也很大,没有办法统一什么标准,口味这东西不换也不行,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总吃,所以很多时候的抱怨并不能太当真了 我滴爱赤裸裸
  • 费小弟
    常驻人口1200多万,这里面新北京人也占了很多,其实他们口味也是外来的,比如我这种不喝豆汁,不吃臭豆腐的,三代以内的真不多了,所以你说所谓本地东西还有多少?现在的北京在一代一代新北京人领导们的努力建设下,基本没啥北京味了我滴爱赤裸裸
  • r
    reneth
    这家我以前一直去吃手抓羊肉 iOS fly ~
  • s
    ss301511
    是不是上次有位兄弟推荐的,他家的羊肉是好,就是吃的没味道…
  • j
    jeuxee
    不太懂,驻京办那不是其他省份的美食吗?有些驻京办连食材都要从产地运过去,当然厨师基本都是产地的。 iOS fly ~
  • 方言语
    我觉得吧,就是因为北京的外地人太多了,天南海北口味难调,反而很难把握味道,无所适从。

    前一阵去吃的京味斋,一个字咸,两个字齁咸。 iOS fly ~
  • 8
    865200
    这几个图就是路边拉面店水平,广东茶餐厅小酒楼菜单都能好几条街
  • n
    notrue
    楼主你是来黑北京的吧 iOS fly ~
  • p
    ph_eng
    老祖宗说中餐讲究色香味俱全,这些菜卖相起码不算太好啊 iOS fly ~
  • h
    h2o
    +10086HiPDA·NG
  • j
    jesseddwxy
    你别跑!道长马上到达战场……iOS fly ~
  • r
    reneth
    我很早在D版也推荐过,附近还有张记酱牛肉 iOS fly ~
  • l
    lycheejet
    地板发吃的照片,我只服气那位头像是他闺女的肇庆哥们。
  • p
    princezx
    在北京呆了挺久,特别喜欢那些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有点怪怪的美食,北京好吃的实在太多了 iOS f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