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精神科医生:你们用焦虑鸡出来的娃,最后都送到我
- timtu读读叔本华,让打击来的更猛烈一点吧。
- muyiyuchen二楼补一个刚看到的我们这的通知
- questuen你这通知禁得了学校禁得了老师,禁不了家长,只要校外有一家补习学校,就不愁没有要娃补习的家长,只要学校要分好坏,就不愁没有补习学校,只要有关系存在或要通过明的暗的各种考试才能上好的学校,就不可能禁止得了学生补课
- lang_269那我们成年人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每天蝇营狗苟,于生命的进阶到底有没有益处
- xinedai升学率摆在那,学位就那么多,职业教育一坨shit,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以后去流水线打工呢,根本矛盾不解决,焦虑症一直都在
- 一屿别人博士好好写的一篇文章,自媒体非要起个鸡娃标题搏出位
- xf22cn这个,基本上无解吧……
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要求,自古以来就刻在中国人的基因里面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 demon233
不是抨击应试教育,也不是瞎比吹所谓的素质教育。
我们国家的顶级教育资源都在公立大学,想要体验顶级教育资源,就需要千军万马过高考的独木桥,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本质,你并不是必须学的很好,但是必须要比别人家的孩子学得好。
其实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很多家长只给了孩子躯壳,但是如何正确的看待世界,理解世界,价值体系都没搭建好,也就是所谓的软件没有配好,只能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容易走歪。
而且顺便说一句,人生其实没有什么意义,活着的原因就是不想死而已。
如果找一个意义能让你活的更有使命感,那就去找吧,但是从客观的物质世界来说,一条人命或60亿人命,对于地球、对于太阳系对于宇宙,又有什么意义呢?
好好体验生命就行了,人生不过百年,会死很久的。 - coconutgallo领导一拍脑门,家长孩子该更焦虑了,仿佛他们永远只看得到现象看不见问题的本质
不得不说现在抑郁和焦虑现在真是个大问题,身边同学朋友光本人亲口给我说的严重到需要长期服药就有好几个,不知道这个问题到了再小一点的00后会不会压力更大更严重 - wm258156031成年人也会有这种烦恼,不能仅仅归纳到学生或者孩子身上去。
很多人的三观还没有竖起的时候已经被爆炸信息轰击大脑了。
所以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我经常思考如何让她健康快乐的成长,现在自己的时间几乎没有了,我焦虑不焦虑?我也很焦虑,我比他们应该更加焦虑,但是人生还是有许多有意思的东西。聪明人太早获得了自己想要得到的,失去了方向吧。 - hxyhys我现在就担心我儿子20年以后大学毕业了,我给他存了1000w,外加上海中环内两套房,他会不会不努力上班。。。
- 飞行文兰白兔小赵德昌害人不浅啊
- yoroshikudxd这就属于庸人自扰。。。还生命的进阶,别想太多了。“充实”和“快乐”是每个人最基础的自我实现,实现方式有很多,如果你觉得唯有靠钱才能实现,那说明还是没想通。
大多数推动社会、世界、人类发展的契机或者奇迹都来源于普通的日子里;带着明确、宏大目的去改变世界并且成功的人从概率学上几乎等于0。 - yoroshikudxd为什么一定要努力上班?
- yzy193993禁的是学校和老师,补习机构还不是赚的笑死
- 狂风战士精神科医生经常研究精神病人,时间一长会不会自己也得了精神病的?~
- ggx992减负个毛线,现在我这边小学生的书包都快2-30斤了
- hxyhys可以给我孙子存2000万呗,哇咔咔
- yoroshikudxd
我悟了
- lusiferr不败家就是赚的,这么点钱败起来很快啊
- hxyhys你这么一说还真是个问题。。。
- Colex其实吧,教育这种事情,不要过度攀比就好了。一个个的都想往上爬,导致的结果可能是大家都往下掉。然后辅导班等各种相关产业得利,哈哈。
- flru折腾出一批批抑郁症,一个诺贝尔都没有
- 亥伯龙神诺奖哪有韭菜香
- flyzhuan一想到你还有那么多的手办没买,那么多**姐没房子住。
那么多番没追,S11还没看,国足能不能夺冠?
都不想的话,老妈总得供养吧,养育之恩得还吧。
是不是就要努力上班了? - digitalgk111叔本华那个钟摆理论,读了才更让人抑郁
- skyone本来就是唯分数论
考试厉害就得了
谁管你有没有病
所以出现吴谢宇也不奇怪。。 - acafeiqq经济快速增长的代价
- donao社会问题 还不重视而已
- timtu我是先悟到了这一点,后来上网搜发现叔本华也是这么想的。。。
蒙在鼓里的认识不能叫信仰,真正的信仰是,你知道了世界的真想,依然希望世界朝一个方向发展下去,才叫信仰。 - uewhj当习惯了老是得第一,进入了全是高手的环境里边,就容易出现一些偏差
参考慕容复 - 计然这么不专业的分析也算是精神科医生吗?现实中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该干嘛,浑浑噩噩的随大流罢了,有多少人是不空心的?空不空心都不是问题,贩卖焦虑之后还总是跟着大声的对着人家喊“你空心啦”才是问题所在,一边逼着大家无视自我的玩命奋斗,一边有在人家耳朵边上大声的叫嚷着“你是谁?你在干嘛?这是你自己想要的生活吗?”不出问题就有鬼了。
至于什么发病率提高多少倍,与其说是发病率提高了,不如说是就诊率提高了罢了。20年前普通来百姓有几个会主动去精神科或者送亲人去精神科的? - a54前段时间已经转过的砖家文,现在又转
- 一屿应该说国外认知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等都发展好多年了,而国内心理学差不多才刚刚起步。
随便几个概念就能吵翻天。
国外有作者《回归故里》,反思原生家庭,而国内却还在鼓吹原生家庭的伤痛。
就像华坪女中校长虽然是让很多贫困女生走出了农村,但是却认为如果她们大学毕业却选择回到农村就是一种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