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风险大,想起以前一起医闹

  • 错乱僧
    人民日报不吐不快:警惕另一种“医闹”白剑峰
    2011年04月07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策划公司参与医疗纠纷,形式变了,但本质还是“医闹”。所谓成功的“策划”,其实就是设下诱饵,引记者上钩,让媒体成为其牟利的工具

    清明节前,四川成都的高速路边出现一则巨幅“广告”。画面上是一名穿着婚纱的女子,旁边写道:“清明痛悼爱妻高德珍,爱妻于2011年2月18日在华西医院附二院手术台分娩时,永远地离开了”。其中,“华西医院附二院”七个大字尤为明显。同时,一条《清明痛悼爱妻》的微博在网上流传,微博上的照片是一名男子怀抱自己女儿,他的身后就是那块广告牌。此事引起了很多媒体关注。
    据了解,这是当地一家著名策划公司的“杰作”。事情的起因是:某孕妇到华西医院附二院分娩,医生发现是前置胎盘,病情非常凶险。医生在术前术中均反复告知风险,并尽力挽救,但产妇终因大出血死亡。当时,家属并无异议。然而,半月之后,死者丈夫突然向医院提出巨额赔偿。在谈判破裂后,该男子聘请策划公司,花15万元竖起了这块标新立异的“广告牌”。
    策划公司参与医疗纠纷,用“软暴力”逼迫医院花钱平事,这是一种“医闹”新形式。过去,人们常见的“医闹”是患者家属雇人在医院摆花圈、设灵堂,甚至采取暴力手段打砸医院。不过,这种暴力手段因涉嫌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容易触碰法律底线,因而越来越难奏效。因此,一些策划公司纷纷瞄准商机,推出“医闹”升级版,即通过策划公共事件,吸引公众的眼球,引起媒体的关注,再利用舆论压力逼迫医院谈判,最终达到索赔目的。从“武闹”到“文闹”,虽然形式变了,但本质都是“医闹”。
    在这起事件中,策划公司可谓用心良苦,在清明节前大打“悲情牌”,确实吸引不少记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在其背后,隐藏的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近年来,很多策划公司为了牟取商业利益,不顾社会影响,故意混淆是非,迷惑公众。一位“策划大师”曾经这样描述其“勾引媒体”理论:“最好的广告宣传是新闻”、“勾引媒体的关键是人为制造兴奋点,需要策划人把无化有,把小化大,只要勾引成功,只要记者上钩,他就会添油加醋,语不惊人死不休了”、“新闻是需要策划的,媒体记者是需要勾引的,勾引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你的‘料’是否吸引他们”。由此可见,这些策划公司并非为了伸张正义,打抱不平,而是黑白不分,见利忘义。所谓成功的“策划”,其实就是设下诱饵,引记者上钩,让媒体成为其牟利的工具。
    可见,在网络时代,一些看似吸引眼球的“新闻”,很可能是策划公司挖好的“陷阱”。如果记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盲目跟风追热,很可能沦为别人的 “猎物”,最终损害媒体的公信力。
    医疗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医患之间发生纠纷,是很正常的事情。在一个法治社会,患者维权应该选择合法的路径,如医疗事故鉴定、诉讼、第三方调解等,而不应靠“闹”来扩大事态,否则就会误入歧途,把合法的事办成违法的事。眼下,个别患者家属以人死为借口,不惜采取各种手段,肆意损毁医院声誉,从而达到获取钱财目的,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维权方式。而一些策划公司充当幕后“黑手”,把医疗纠纷当成“卖点”,制造社会混乱,加剧医患矛盾,实属害群之马,理应受到道德谴责甚至法律制裁。
    医患之间,和则两利,“闹”则两伤。在一个“医闹”泛滥的社会,医生不能安心执业,患者不能放心就医,谁又是赢家呢?
  • t
    ttsyyh
    主席说:要文斗,不要武斗。
  • 错乱僧
    华西附二院是四川及西南最好的妇产科儿童医院了,一样医闹,听知情朋友说这男的就是把女的当生娃娃机器,怀孕开始就是高危,但仍让女的不要命怀下去。无良媒体在目前中国医疗环境恶劣是“功不可没”,受害的是医患双方。
  • 蓝色的鱼
    现在凡是看见医患纠纷,更愿意相信医生一边的说法,没办法,傻逼刁民太多。
  • k
    kevinds
    邮局僵局,每个医闹的背后往往都是一个奇葩家庭。
    真是医院医疗事故早就缩保平了,更何况还有执业保险。医院现在真心弱势,办公室搞医疗纠纷的高级合伙人带了4个人,案卷堆了几大柜,90%是和解赔钱。医院现在自负盈亏,陪了钱就砍医生的奖金,本来就是高危职业还挣不几个钱,怎么玩。

    我家这妹子,光晚上急诊挨过患者家属耳刮子,酒彪子的拳脚,被揪过领子,被吐过口水,大冬天半夜急诊电话催命一样,妹子穿个睡衣披个白大褂下来挨冻又挨揍,值班不给加班费,科室利多卡因过敏死了个人全年奖金绩效全扣,一个月3500块图个什么。

    妹子说:上学时候老师教的,这叫“医德”

    妈的。当步鼻子就有点酸,回头就琢磨把家里一个网点装修个诊所,别去糟那罪了

    本帖最后由 kevinds 于 2014-8-14 19:51 通过手机版编辑
  • h
    hikari34
    上次一个病人开刀,糖尿病的,伤口长的不太好,病床上多拖了一礼拜,然后就来闹,最后医院就免了医疗费息事宁人,然后这病人家属后来还把发票要了回去报销了,住了趟医院免费开个刀还赚了几万块,啧啧真有经济头脑

    本帖最后由 hikari34 于 2014-8-14 20:20 通过手机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