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水电算啥,原来slc mlc tlc emmc 也影响音质...

  • t
    toususu1984
    那这样说法,是不是直接上nvme音质最好?,其实我更关心这个堆锡的触点会不会接触不良

  • s
    songco
    读取速度影响音频延迟抖动没毛病

    比水电火电风电靠谱
  • l
    lopes
    空气湿度不同也会影响耳机声音的,听不见 就是你耳朵不敏感
  • b
    bigctime
    说的一本正经的,好像很有道理啊
  • g
    gj91
    然而听歌也不是小文件啊...
  • 沙华鱼人
    饿三天就听起来都一样了,这些人就是吃的太饱
  • o
    onetozi
    不同时辰都不一样呢!信了~
  • p
    popboy123
    哈哈,食不厌精,👍👍
  • t
    tsounny
    似乎声音也比较好
  • n
    nottoc
    TLC这种3层的容易串音,尽量别用,木耳例外
  • 2
    2314
    qlc存的歌就像是打翻了的調料盤 聲音特別雜
  • 老猎人
    1G才4块钱能好听就怪了,起码得40块钱
  • l
    lhofei
    并不是这样,TLC因为相同尺寸的晶圆存储的数据更多,播放出来的声音密度更大,力量感十足。非常期待QLC闪存在播放器领域的广泛应用,到时候音质至少能再提高33%。
  • w
    whatfun
    每逢初一十五,高音忽高忽低,中音忽柔忽硬 ?这是何故?请高端音频设备玩家解惑一下 设备是SUNY MP3
  • 四维
    都是垃圾
    EMCP才是最好的

    EMCP不仅搭载FLASH,还搭载了RAM,这样FLASH的资料送出去以前,先在RAM中暂存。FLASH有读取连续性问题,RAM没有。一般EMCP都有512MB的RAM,连SACD无损都没问题,保证声音数据时序绝对精准无误。
  • h
    hanbing135
    现在玄学越来越狠了
  • 屋大维
    这种是不是和传销一样,自己把自己灌醉了? iOS fly ~
  • p
    pppinggg
    那我这种现场党算什么??
  • f
    fixcom
    恩,其实最关键的还有pbc的颜色,苹果一直都用黑色,你细品
  • g
    gj91
    回复15#四维

    我比较好奇的也是这个,播放器不是都有ram嘛,难道播放的东西不先读进ram里,直接从卡里读的?
  • P
    PDA5566
    我遇到过,月亮的潮汐引力导致的。解决方案就是在家里隔出一间反重力房间。市场上做的比较好的就两家。下次我发给你他们的销售电话。我做好以后就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了。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 星辰大海
    觉得有钱人傻,心理上有种满足感。
  • f
    freefall
    还有量子电源纯净器,hifi无线路由器。
    你听不出来差别?
    那就是你电源线,插座,保险丝不行,赶紧都换了。还听不出,看来木耳一只。换线如换机。
  • w
    whatfun
    反重力房间听说了,价格不贵比听歌设备便宜多了,缺点是非初一十五听歌的时候人要漂浮着,腰上得绑个绳子方便移动…


    #我也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哈哈哈
  • t
    tlyx2001
    我记得听过一个故事,说是心理学有个实验,暗示之后人可能就会觉得两杯一样的水,其中一杯是加了盐的。
  • 阿基琉斯
    回复2#songco


    你当缓存是啥?
  • 零号
    学过数电的表示嗤之以鼻
  • t
    tyfsam
    不如说电路设计的好不容易干扰功放 iOS fly ~
  • x
    xuyn2003
    播放机或手机本来就有ram的吧,多一层ram有什么用
  • h
    huiger
    头发太长影响听感
    头发飘逸时的摩擦声挺大的
  • 四维
    你大概没考虑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不直接从sd卡把资料扔到解码器,而要通过cpu的手将资料先放到ram,再转手到解码器?干嘛不直接从卡传到解码器,跳过cpu和挂在cpu的ram?卡上的电路自动在卡上的ram做时序修正。

    更何况手机等还跑了个linux,安卓等多任务系统,多任务的卖点就是,乱序同时执行,乱序啊!不说保证时序精度了,连前后顺序都能乱的。虽然在播出前能自动处理成正确顺序,但这不就增加延时么?

    所以真正高档的播放器,不会让音乐数据进入到机器内部的ram,而是直接磁盘到dac

    当然,真正上剩的芯片,肯定连ram和配套电路都省去,凭闪存就能做到超级精准的时序,奈何这种芯片良率是在太低,而且随着写入次数增加,时序精度会有所降低,所以基于制造保养难度,只好在闪存芯片的基础加上ram和控制电路,让声音数据时刻保证精准。

    所以这种高端卡只适合高端机器。 人生如梦
  • n
    nostoryboy
    总而言之越贵的越好?
  • m
    markgoo
    回复22#PDA5566

    不可能,反重力之后音频因子(aβ)因为损失了重力,导致飘在空中,这种伊迪耶特效应会导致耳朵无法正确聚焦音频,导致松散。
    我觉得适当的重力还是需要的,比如我上次在伊斯特凡星球(M-8848α)上,他们的0.756倍绝对地球重力值(AEGv)对声音的控制力非常震撼。不过还是要用耳朵去体验收货,不同人的听感不同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 四维
    这种帖子的魅力是

    用一系列单独看上去正确的概念,通过严密的逻辑串联在一起,构成一个荒谬的结论。也就是正确的错误结论。

    类似的,是富氧水,磁化杯。不过d版帖子只是耍耍嘴皮而已,那些什么远红外枕头,磁化器材什么的,实实在在骗钱。 人生如梦
  • x
    xuyn2003
    不是这样的,播放音乐还要通过声卡/音频处理芯片把数字信号转为模拟信号呢,就算前面接收到数字信号不是那么匀速,这一个环节的缓冲也会把这些不均匀抹平的,
  • 四维
    回复38#xuyn2003
    DAC是DAC,buffer是buffer
    声卡有DAC和BUFFER

    但音乐播放设备并不是必须用声卡

    CD播放器就很简单,光头读出数据,数据直接送到DAC,DAC通过放大器连接喇叭。没了。

    所以CD机不抗震啊,一震光头数据中断,dac立刻没声音了。还是Sony在光头和DAC之间放入,RAM芯片做buffer,有RAM缓存,确实带来抗震能力,但影响了时序,所以同时提供关闭buffer功能。烧友也反映开抗震会影响音质,所以烧友在允许的情况都关闭buffer,让光头直通DAC

    DAC并没有时序对齐功能。

    所以越高级的设备,所使用的电路结构上越简单。但每一颗零件的品质要求就越高 人生如梦
  • y
    yeyeling
    难道不是, 用嘴咬碎这块芯片, 芯片中的数据从舌头的味蕾直接传到到大脑, 中间无任何损失,音质最好?

    缺点就是听一次少一块芯片, 下次再想听又要买一块芯片拷贝歌曲吗?
  • N
    NewAngei
    模数转换_数模转换,真正的音乐,直接就没有转换,而是模拟直出,比如古代地主都是叫戏班子上门的,哪像现代人这么没品位。
  • 大马
    cd不是个好例子,还有jiter,而且影响很大

    lp是最直接的,速度和密度感人
  • r
    robbie_williams
    影响立体声分离度,磁带那会儿就有这个指标
  • N
    NewAngei
    假设理论正确,可是4k和小文件写入速度快有毛用啊,播放器要的是读速,sd卡读速是不是比emmc快多了?
  • 四维
    回复43#大马
    我的看法正正相反,cd是好例子

    jitter就是数字信号数据位之间时间不均匀造成的

    lp是模拟信号 人生如梦
  • a
    aiyb
    搞个大内存,把整个卡的音频全读取进去。
  • x
    xuyn2003
    CD转盘物理上不可能完全匀速的,所以这种没有缓冲的结构反而会导致音质不好啊
  • f
    freefall
    CD随身听上的缓存是有损压缩。
    有缓存怎么可能对音质有影响。
  • H
    Helloearth
    开始还以为你和其他人一样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呢,后来发现不是,原来你是真懂。

    据说遥控器也影响音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