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图专区』 [图片故事]〖天涯头条〗我的贵州支教之旅——真的难以置信

  • s
    squalltc823
    作为一个曾经在贵州省交通科研所和高开司战斗和学习过的同志,俺严肃的告诉大家:确实如此!

    [本帖最后由 squalltc823 于 2008-11-27 22:55 编辑]
  • W
    Winder07
    我也基本是瓶子的观点,高速估计50以上都是隧道,这成本,啧啧.何况利润和投资完全不成比例
  • 级替四
    四川省开了多少路?把山劈开打洞成本高不高?要不要去做?
  • A
    AzureZH
    开矿难道是村委会开个会就可以开的?
  • 级替四
    阿坝州开路的成本高不高?
  • l
    lindley007
    清远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啊, 南边是广州北边直接就上湖南了, 北边很糟糕的说

    汕头经济在广东省内算比较差, 但起码算脱贫了, 我指的是那几个大片山地的城市, 清远, 梅州, 揭阳, 云浮之类
  • 级替四
    终于有人开始谈体制问题了:D
  • 级替四
    ls,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修路成本高,那么云贵川的路还要不要修?
  • l
    lindley007
    你这不是把话题绕开了么? 这修路也村长问责的话, 我看不用5年了, 第二天就纷纷辞职了吧
  • W
    Winder07
    记得贵州某个山区,女的还当街大小便的
  • W
    Winder07
    我觉得他有点抬杠,修当然要修,不过有个先后的问题,青藏高原上都能修铁路了,还有什么不可以
  • l
    lindley007
    青藏高原那条铁路整整弄了几十年, 这种规模的建设以五年为单位问责每个村的村长的话............
  • 级替四
    我有说过修路问责村长吗?

    我说的是某村5年不脱贫,问责村长。

    一级管一级的事,问责也是一级一级来。
  • 鸡蛋里的鸡
    广西还有泥土做的房子! 这照片中的房子还是用砖做的! 正常!
  • m
    momosama
    城市飞速发展,农村发展几乎停滞,贵州虽穷,贵阳绝对不差,可在城市里享受幸福生活的毕竟是少数,中国的农民永远是最受苦的,没有之一
  • R
    Redofish
    不奇怪
    见得多了
    如果太宗(或者太祖)出身是贵州的话
    相信贵州现在的情况会好一点点的
  • l
    lindley007
    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那是会牺牲生命的, 贵州某些部分的条件之恶劣, 相较于修条不怎么公路的公路, 我觉得整体迁出可能反而是相对明智之行为

    [本帖最后由 lindley007 于 2008-11-27 23:37 编辑]
  • 2
    20070725
    道路不通怎么脱贫?空军出动直升机来空运吗?连“要想富,先修路”都没听说过吗?

    [本帖最后由 罗炜20070725 于 2008-11-27 23:47 编辑]
  • 级替四
    我看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在山区的小国,这个国家非常穷,交通不便,什么资源都缺乏,国民也很贫苦。国王对此心中很歉疚。

    有一次这里来了个美国人,国王和他聊了很久,问他有什么办法能让国家富裕起来。

    这个美国人就对国王说:你把这个国家给我一半,我来想办法。国王同意了,他想看看美国人是怎么做的。


    结果可能有人都猜到了,他在当地修酒店,在国外拉广告,搞旅游业。


    无独有偶,瑞典有一家世界上顶级的豪华酒店也是在一片冰天雪地,鸟不生蛋的地方。


    以国内来说,九寨沟本来也是个交通闭塞的地方,但它搞起了旅游业后,路自然就修起来了,当地的房地产也搞起来了。

    当然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能办成的事,但只要想办法,用心去做,社会主义农村总是会慢慢建设起来。


    以本贴为例,村民住的那叫什么破房子?不说要马上富裕,弄几包水泥黄沙把地面平整一下,把屋顶修一修,让人住屋里保持干燥都做不到吗?这对村里来说是多难的事?

    村干部连这些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确实该滚蛋了。
  • P
    Penny1
    楼上喊修路的都是没有仔细调查过的,云南,贵州的修路成本太高了,全都是隧道,成本绝对是平原城市的10倍以上,就拿云南来说吧,省内能通火车的城市基本上就那么两三个,这还是一个旅游大省,资源大省,修路有你们说的那么简单,国家看不到?昆明和曲靖是云南经济最好的两个城市了,昆曲高速修了多长时间才修好啊。。。
  • l
    lindley007
    旅游业么? 那得看先天条件了, 最终能有1/100的村子靠旅游致富不得了了, 话说这帖里的照片的地方还真的就是个"名胜区", 你觉得开发潜力如何?

    至于房子, 我还真不觉得村干部能解决这些问题,以贵州省的经济能力都解决不了

    我不知道你玩过泥塑没有? 如果这种泥房子和泥塑用的是差不多的土, 干了之后会有一定硬度, 而且没办法再用同一种材料去补(我去年上这门课的时候, 每隔一天就要去喷一次水防止风干), 基本上如果要弄, 就是要推了重建了

    你仔细看帖子,不是一栋两栋这样,整个地区的房子都这样啊, 真有把整个区域的房子都翻新的钱的话, 我还真赞同修公路了

    [本帖最后由 lindley007 于 2008-11-28 00:30 编辑]
  • 级替四
    我有说过要5年发展成九寨沟吗?
  • 2
    20070725
    那个地方在五年内就脱贫了吗?
  • 2
    20070725
    那就别拿九寨沟作例子,尤其是在你对九寨沟的发展历程一无所知的情况下。
    什么是傻B,傻B就是喜欢不懂撞懂,对自己所知甚少的事物发表可笑的评论。

    [本帖最后由 罗炜20070725 于 2008-11-28 00:53 编辑]
  • 级替四
    你嘴巴放干净点
  • 级替四
    书上没写。

    但他在当地就干了三年,名气就传到贵州省里了。三年后升县官,你觉得他干得好不好?
  • 级替四
    我很清楚记得2000年我去九寨沟旅游时,里面还在修路。

    有一个以前去过的同事告诉我,早几年的话,进寨要步行很长一段路,现在才是汽车直接开进去。
  • W
    Winder07
    你说的那个人好像是王守仁,从明朝到现在能和他比能力的没几个
  • 级替四
    中国不乏有抱负有能力的人,问题是人材选拔机制,和赏罚监督机制。

    农村特别是落后地区,人民懒散。但有人能带头,给大家指明方向,在利益和希望的驱动下,人是可以由懒变勤的。

    如果干部带头腐化不务正业,大家都看不到什么希望,自然是一片散沙。


    《黄石的孩子》里面,那个英国人也是面临着一个非常棘手的烂摊子,他也是带头干,最终那帮孩子受了鼓舞,帮他一起干,大家都解决了吃饭用电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级替四 于 2008-11-28 01:43 编辑]
  • 级替四
    国家事实上就是在西南修了路,但是某些人还是在纠缠修路成本的问题。

    主干道国家修,支线小路地方上修,何为无路?

    以此贴为例,这个记者难道是两条腿走了几十公里走进去的?
  • s
    squalltc823
    LS的,我只告诉你一句话,贵州的穷困是个复杂的问题,有历史遗留的问题。没人愿意自己的家乡穷困,可是路总得一步一步走,体制?就别开这种玩笑了
  • d
    dddog
    看的想哭, 这些孩子太可怜了
  • l
    lindley007
    要在这种地方有能带动经济增长的路(最起码是三级道路吧?), 我举个例子吧

    难度上, 是修沪宁铁路和上海地铁的区别

    我觉得你可以想像一下国家有没有钱让贵州村村通地铁(减去车站)

    [本帖最后由 lindley007 于 2008-11-28 09:03 编辑]
  • s
    squalltc823
    两条腿走的地方多了,不说别的,就说贵阳花溪区的高坡乡,那里的情况都不是你能想象的。凝冻的时候,我们去送发电机和食物、药品,就是走了几十公里进去的。
  • 饿
    饿龙逗勇者
    政府要让他们搬出大山 他们没几个搬的

    政府现在就是任其生灭

    年轻的出去打工不会回来 年老的慢慢走掉

    自然就荒芜了 所以人没什么心思是神的

    你们走过贵州的环山路没有?

    就两个车道 一个去一个来

    旁边有水泥墩挡着

    下面就是十几米几十米深的水路 坡度大概50度+甚至有70+的

    致富麻痹啊

    有几个司机敢跑?
  • 级替四
    你说的是不是这个地方(图示)
  • 级替四
    我前面一直是在说脱贫而已。

    脱贫需要村村通地铁?
  • g
    gebai318
    山沟沟里都这样,交通好起来才行
  • T
    Tifa★月
    我相信你
  • z
    zo
    不是很腐败,是非常非常腐败。。。
  • 狗娃
    四万亿,这些地方估计一分也得不到吧~~~~~~~~~~~~
  • 2
    20070725
    你又在偷换概念了。
    顺带问一下,你是不是有个孪生兄弟叫徐继刚?

    [本帖最后由 罗炜20070725 于 2008-11-28 14:32 编辑]
  • T
    Tifa★月
    我覺得GT4說的有一定的道理
    事情不是完全不能做,關鍵是有沒有人想做,有沒人真的去做了
  • a
    arithmetic
    部分支持GT4的说法,穷困的地区出去恶劣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历史原因外,绝对也有当地人好吃懒做的惰性等因素,广开明智是脱贫的方法之一。。因此带头干部是重中之重。中国应该不缺有抱负的人,如何把人才选拔出来,如何切实有效落实工作依靠的还是政府的重视和健全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