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想回应的,其实也没必要对谁做什么解释。
不过既然被at了,无论抱着什么心态被传唤了,就对里面的几点说下。
“通过SCE的力量接连获得了TGS和E3等全球性展会的媒体采访许可”
参加E3和TGS展会,A9完全可以和国内其他媒体一样独立申请,不需要其他协助。TGS是死恐去的,所以对我来说更熟悉E3,所以就主要说说E3。在E3会展需要向ESA申请,各大发布会也需要单独和其PR部门申请。
至于说制作人访谈,或者各厂商的媒体活动,当然需要对应厂商的邀请和支持。这个大家都一样。我能进SCE的VIP厅,小黑屋还有微软Halo4的内部party,现在在网易的六段音速也去Ubi对ACIII制作人做了一次很详细的访谈,都是各自争取到的机会。其他媒体我并没有看到有许多独家访谈或者黑屋历程,有些可惜。这都挺好的,国内媒体能争取到机会也证明了些事情,每次都互相酸没什么意思。
今年我代表A9参加了E3所有厂商发布会,另外也有太平洋在当地招募的高材生,同样是A9的朋友和我一起在洛杉矶结伴同行。大陆所有厂商发布会全部参加就我们俩,关注过微博的就应该能知道了。所以如果身在媒体且熟习对外,应该不会有这样的疑问。
因为参展只要媒体符合规定,都是很基础的,我相信大陆媒体稍有规模和资质的都能达标。参加厂商活动则是看各个媒体的能力,能争取到国内别人没有的机会,与国外主要媒体同处一线,这应该是值得称赞的事情。而不是在这儿叨叨什么公不公平,有没有内幕,没什么意义。
“国内一些知名个人游戏论坛在核心玩家群体中拥有相当巨大的号召力,然而这些论坛本身缺乏资金和人脉的支持,对于外部不请自来的“援助之手”自然好物拒绝理由。”
A9VG一直是一个私人站点。这两年对外基本也是我来负责。据我所知暂时也没有厂商投资或者资金援助,有的话应该也不至于现在论坛几个Bug还解决不了!

当然内部时常有讨论过商业化,不过相对A9的形式来说,商业化反而会丧失些A9自身的东西。所以短时间内没商业化计划,而且A9自己前些年积累的资金也能保障自身运作,所以在界面上也力求简洁,不要带来过多不必要的纷扰。
对我来说,我希望能够通过活动来增强厂商和玩家/论坛朋友的互动,争取些福利。如果有心关注过EA,Ubi的微博,相信也能看到近期互动增强,也宣布了一些与A9合作的意向。未来我们也会为EA和Ubi推行与PlayStation一样级别的活动。当然在合作方面已经先人一步,而据我所知有些媒体现在有点眼红。在微博公布合作信息后听闻有其他媒体紧接着便去要求合作,却连基本资料都没有准备,有点仓促。这点我觉得也无可厚非,有竞争总是好的。
在运作上,国外重要媒体也有与厂商合作,其中同样也包括任天堂。经常提供一些主题礼品或者活动机会对于媒体和玩家应该是欢迎的。目前在未来只要有机会,会欢迎更多厂商进行合作。而更多合作的还在讨论中,也不便过多透露。
在正当的合作方面,我相信这都是媒体可以以已自己能力争取的福利。先不论大陆市场如何,真正有意识的媒体都不会希望只是天天靠着翻译外文或者作为视频玩家苟且偷生,发表拙见。
之前也说过,我个人喜欢PlayStation也从来没有掩饰过,我更多喜欢的游戏在PS上,但是E3上也尽量把所有平台的游戏都玩儿了一遍,任天堂看家徽章也收集齐了。当然无论如何还是能黑我的,我其实也不介意。做这行需要些热情,绝对客观又保持长时间热情挺难,何况我时间有限,能专精一个系就很忙了。其实如果真的要攥钱,早去手游页游了。所以无论如何对于电玩从业,多多少少我还是有敬意的,在媒体也有很多老朋友一起很开心,也很希望能认识新人。
但有一点还是要说清楚既然是刊物,我觉得还是希望在上面的发言能有些权威吧。毕竟和UCG是一个集团,如果对对外事物不熟悉,其实完全可以请教UCG的吧。与其在这里无端猜测指责,不如自己努力做的更好些。一下又不小心写长了,当然如果对听得进的人能缓解些A9在S1的偏见也好,至少也不至于天天在各大论坛帮着做宣传。即使夸奖也好,抱怨也好,每个论坛基本都有自己特性,不是A9的后花园。
我以前听过体育老师一句话,要向前看,看着旁边的别人是跑不了第一的。话糙了些,而且体育老师还很幸福的活着(大概)。在这里我把几个重要的问题都解释了一下。对外我想A9还是会继续领先并拓展。因为自己也有生活里要努力的事情,对内现在并不多过问,如果有机会今年CJ聚会时还是会对待问题做下调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