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海外版:中国不会再推新版四万亿刺激计划

  • c
    casiosushi
    核心提示: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称,面对经济复苏乏力的困局,业界揣测国家是否会推出新版“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文章称,专家普遍认为,新版“四万亿”恐难实现。且传统的经济刺激计划不能化解结构性矛盾,反而可能加重产能过剩、地方债等问题。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总体以“弱复苏”开局,4月份CPI涨幅缩小缓解了部分通胀压力,但PPI的连续下降显示出实体经济疲弱态势还在延续,而5月份汇丰PMI创出新低,进一步表明中国经济目前仍处于震荡整固阶段。面对经济复苏乏力的困局,近期舆论再次出现是否应该推出新版“4万亿”的讨论。专家普遍认为,依靠传统的经济刺激计划不能化解结构性矛盾,反而可能加重产能过剩、地方债等问题积累,所以稳增长的关键还在于继续深化改革和调整结构,通过推动深层次的制度改革来换取可持续发展的红利。

    【经济增长自主性动力不足】

    “制造业活动5月份趋冷,反映出内需放缓以及外围冲击还在发酵。”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4-5月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平均为50,低于一季度的51.5及去年四季度的50.5,预示二季度工业环比增速可能再次放缓,给中国脆弱的经济复苏带来下行风险。

    “由于宏观经济结构性分化,经济增长的自主性动力严重不足,未来中国增长的可持续性仍令人担忧。”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张茉楠认为,目前有三大矛盾依然困扰着中国经济:一是政府主导下的基建地产投资加速扩张与制造业投资下滑的矛盾,民间投资并未真正从政府手中接过接力棒,制造业长期平均利润率下滑影响投资信心;二是政府刚性支出上升与地方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带来的矛盾,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需要大量基础设施投资、城市发展投资以及民生投资,而房地产调控带来的土地收入下滑和资产缩水增加了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企业的偿债压力;三是稳定经济增长与控制潜在通胀压力上升间的矛盾。

    【刺激计划难解结构性矛盾】

    面对经济结构性的矛盾,是否还能通过新版“4万亿”刺激政策来提振经济呢?对此,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恐难如愿。”他表示,一方面,近年货币超发与其后高通胀、高房价密不可分,加剧了结构性矛盾;另一方面,从效果来看,依靠货币刺激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似乎也难以奏效,反而可能加剧影子银行与地方融资平台风险。

    沈建光表示,金融危机以来,国家为刺激经济增长启动了大量项目,并释放了大量资金,此举虽然发挥了正面作用,但也有部分项目由于进入产能过剩行业,没有形成收益,目前迎来了还本付息潮。在利润较低之下,一些企业面临借新债还旧债的窘境,生产难以有效提升。这些矛盾说明,依靠传统的经济刺激难以化解结构性矛盾,反而可能造成问题积聚。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所副所长李雪松也认为,尽管目前实体经济不乐观,但不应该再像过去那样依靠刺激政策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从长远看,这样形成的路径依赖,更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随着GDP盘子的越来越大,需要投资刺激的量也就越大,也不可持续。

    【深化改革才是根本出路】

    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当前的经济困局呢?对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投资、消费未与广义货币同步快速增长的情形,意味着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提振将不会像以往那样有力。中国经济走出低迷关键需要通过改革,为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创新,寻找更有效的资源使用方式、更高效的生产方式、更加具有潜力的市场和更多适合消费者的产品创造环境。政府日前已决定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未来让微观经济主体有更大的自主权进行探索、创新和突破将成为中国保持经济增长动力的关键所在。





    李雪松也认为,中国宏观调控当下的着力点应放在稳增长上,而稳住增长的关键在于继续加大改革力度。首要问题就是财税和金融的改革,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负,同时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这是导致目前企业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

    此外,沈建光认为,还需要对上一轮经济增长中留下来的产能过剩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加以消化清理,通过推动深层次的制度改革换取红利。尽管这一过程也难免经历“破茧重生”的痛苦,但值得肯定的是,决策层在改革问题上始终保持坚定。因此,预计明年政府也不太可能调高经济增长目标,而是通过适度牺牲经济增速以换取部分结构性改革的突破。

    原标题:中国不会再推新版“四万亿”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南宫飞云
    说的都在理,能做出来才是真
  • 乔治巴顿
    要推就推四十万亿
  • j
    jssqj
    别再印那么多钱了,真心吃不消啊
  • o
    ohyesbaby
    老百姓不能再受刺激了~~~~得缓缓~~~
  • C
    Crusher
    +65536
  • c
    casiosushi
    那就真别活了
  • h
    hudihutian
    我看应该利用利用社会主义优势,发展几个类似三星现代这样的超级企业,把基础科学研究和基础工业水平提上去

    讲起来我国是工业大国制造业大国,可惜造出来的东西里,塞满了美欧日韩台品牌的部件,中国的GDP都在冲世界第一了,再继续这个样子恐怕后继乏力
  • 装机工
    产业升级吼了没10年也有5、6年了

    三星现代边儿都挨不到

    倒是出来了联想这样的良心美企

  • m
    mitsu
    前面意味着分蛋糕,后面意味着见效慢
    又要少收钱,又要多拿钱,你这是要官老爷的命啊
  • h
    hudihutian
    只知道给外国人打工,还是打低端组装行业的工,这蛋糕也做不大

    得先做大了蛋糕,那才好分嘛

    不好好搞实业,不好好搞基础工业,天天折腾xx大开发,政府投资,基建开路,这个谁都知道是不可持续的东西
  • 装机工
    问题是我最多干两届,而且万一我有可能往上升,2届也不一定干得满,凭什么我栽树你乘凉!?

    没门!想都不要想!
  • h
    hellblack
    产业升级要损失GDP,地方领导不太乐意干。
  • h
    hudihutian
    那就说明啊,这个政策压根就没有提到足够高的地位上来
  • h
    hellblack
    先不论元老会的智囊团是不是足够聪明。
    就地方而言是缺乏足够的动力去升级换代的。
    太湖蓝藻事件之后,温相来我们这转悠了一圈,关停了不少污染厂子,这几年陆陆续续、偷偷摸摸又都上马了,政令这东西真不好说。
    近一点的,看看温相卸任前的国五条,下面都当成是放屁。

    现在的中国,苏式社会主义国家的优点是看不见了,缺点倒是继承的不错。
  • 装机工
    他有没有数顶个球用

    你们企业年底看业绩发年终奖

    机关里也有考核也照着这玩意儿意思意思

    你清高你爱民如子你高瞻远瞩可以

    你老婆孩子总得要吧
  • f
    fanti
    卖地赚钱不是挺好,老百姓又不是买不起,难道现在买房的都不是老百姓?
  • h
    hellblack
    有大笔资金注入和税收优惠的政策扶持倒是有动力。
    不过更大的可能性是一窝蜂傻上硬干,比如光伏产业:D

    光靠引导和文件禁令,转型个毛线……
  • c
    casiosushi
    机工怎么这么兴奋
  • h
    hudihutian
    也是,这个发展基础工业要产学研结合,不是光搞搞政策扶植就行的事

    这个高校科研冲着骗经费,研究所的研究和产业脱节,你光是政策扶持,能扶持什么东西?

    国内几个民用基础研发搞得好的企业,反倒是没爹没娘的民企做得好
  • 装机工
    我瞎说点实话,咋又兴奋了呢!?
  • c
    casiosushi
    主要你这个肥雀表情导致的:D
  • 来自六年前
    那是 现在4万亿怎么都不够了 下次出12万亿的了
  • 装机工
    城镇化编排的不是40万亿么,呵呵厚
  • 一条僵尸
    我还是老观点,产业升级不应当是政府该管的事情,由政府主导的产业升级,不会有好结果。
  • h
    hudihutian
    看看台湾和韩国,一个是学美国,由民间主导,一个是学日本,由政府指导,韩国做得比台湾差么?
  • 来自六年前
    冷~~~~~~~~~~~~~~~~
  • 一条僵尸
    台湾也由政府主导过,他造船炼钢都搞过。台湾有个李国鼎,搞过很多事情。
    至于你说三星是韩国政府主导的,韩国政府腿过智能机项目吗?甚至可以问问,三星老总的资历深还是韩国总统的资历深?他们谁主导谁?
  • 一条僵尸
    而且三星现代都是国际型企业,他们的主要利润都是从海外市场挣的。他们都是积极参加国际竞争并大获成功的。韩国国内市场小,挣不了多少钱。韩国企业想做大,就不可能把眼光停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上。我去三星面试过,那个棒子张口闭口就是“我们是国际化企业,要和世界一流企业去竞争”。
    而中国国企被政府主导,立即有了垄断特权,从国内市场捞足钱了。但根本没有竞争力,出了国门就被打回原形。
  • h
    hudihutian
    但是总体上看,韩国模式和台湾模式的区别,与日本模式和美国模式的区别很像

    韩国那些个三星现代大宇鲜京等等财阀,基本上就是日本模式的翻版

    而台湾是以自由发展的中小企业为主,和韩国那种大财阀一统天下是明显不一样的

    实际上亚洲金融危机也表明,韩国模式虽然看起来进步速度更快,但是风险更高,而台湾模式虽然看起来搞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搞不过韩国,但是更健康,更能抵抗金融风暴

    扯远了
  • 装机工
    和大陆没有半毛钱关系……
  • h
    hellblack
    既得利益者是不会放弃的
  • h
    hudihutian
    就不谈走韩国模式了

    三星现代这些,也不是靠垄断行业赚钱

    中国就是搞个山寨版的三星现代,它就算是窝里横,它就算出不得国门,只要它不是搞垄断行业,只要政府不要包销包售,国内的竞争也能促使它强大进步

    政府如果扶持的是那种本身就有自然垄断趋势的企业,比如电信、石油等等,它不需要国外市场,它国内又没有竞争对手,唯一的结果就是坑害老百姓
  • h
    hudihutian
    这个不现实,中国广大地区还那么落后,要政府缩手,全部交给民间,民间资本也未必有那个力量
  • 装机工
    没看到我上面举得例子?

    汽车工业,竞争够惨烈了吧

    人家大国企N多个亿砸进去,最后根本就不准备卖给老百姓………………

    想不通吧,想想这是中国,什么都想通了
  • h
    hudihutian
    政府为汽车行业砸钱不是不可以

    我看倒是应该组织行业协会,造血供应链,把纳税人的钱不是砸到造车企业,而是砸到更基础的产业去

    这个才是真正的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点
  • 装机工
    OK,你说这个思路也能把中国汽车水平搞上去

    但是在哪搞呢?

    长春有一汽,武汉有东风,重庆有长安

    你要这么玩肯定投资大的不得了,以后的利益也大的不得了

    你长春要占了我重庆别人武汉肯定不干

    难不成3个地儿一起上一起搞!?40万亿怕不够分吧……